缩略图

文化对比视角下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作者

刘小波

江苏省泗洪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省宿迁市 223900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文化对比视角,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西文化差异,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增强文化自信。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有效实现德育渗透。

1 中西文化差异对比

1.1 价值观念比较

中西方价值观念存在显著差异。在东方文化中,集体主义观念深入人心,个人利益往往服从集体利益,重视家族、社会关系的和谐。例如,在传统中国家庭中,家庭成员相互扶持,为家族荣誉共同努力。而西方文化强调个人主义,注重个人的自由、独立和自我实现。西方人更倾向于凭借自身努力追求个人目标,实现个人价值。这种差异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在职业选择上,中国人可能会考虑家庭期望和社会需求,而西方人更多基于个人兴趣和职业发展。价值观念的不同,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引入此类对比,有助于学生理解文化根源,培养包容的文化态度。

1.2 礼仪与习俗对比

礼仪与习俗是文化的直观体现,中西方在这方面各具特色。中国作为礼仪之邦,礼仪注重长幼有序、尊卑有别。例如,在传统节日如春节,晚辈要向长辈拜年,表达尊敬与祝福。在社交场合,注重谦逊、含蓄的表达方式。西方礼仪则强调平等、尊重个体。以西方婚礼为例,新人在婚礼上的誓言强调双方的平等与承诺。西方社交中,直呼其名较为常见,更注重个人空间和隐私。习俗方面,中西方节日差异明显,春节、中秋节等承载着团圆、丰收等美好寓意;而西方的圣诞节、万圣节等则充满宗教色彩和欢乐氛围。了解这些差异,能让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中避免误解,展现良好素养。

1.3 教育理念对比

中西方教育理念差异较大。中国教育注重基础知识的扎实掌握,强调勤奋刻苦和应试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大量练习和记忆,在知识积累上具有优势。例如,在数学等学科上,中国学生在国际竞赛中常取得优异成绩。西方教育更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力培养,鼓励学生提问、质疑和自主探索。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形成独立思考能力。如美国的项目式学习,让学生通过实际项目锻炼综合能力。这种对比使中职学生认识到不同教育理念的优势,拓宽学习视野,为自身发展汲取多元养分。

2 德育渗透于英语教学

2.1 文化教育融入教学内容

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将文化教育融入教学内容是德育渗透的重要途径。教师可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中西文化素材,如英语教材中的经典文学作品、文化背景介绍等,引导学生分析其中蕴含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例如,在讲解西方文学作品《鲁滨逊漂流记》时,可探讨鲁滨逊的冒险精神、坚韧品质以及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同时与中国传统文化中艰苦奋斗的精神相联系,让学生在对比中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道德观念。通过这种方式,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还能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德育教育,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2.2 实践活动促进德育培养

实践活动是促进中职学生德育培养的有效方式。组织英语角、文化主题演讲比赛、英语短剧表演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感受中西文化差异。例如,在英语角活动中,学生围绕中西节日文化展开讨论,分享自己对不同文化习俗的理解和感悟。在短剧表演中,学生通过演绎西方经典故事,深入理解西方文化中的道德内涵。这些实践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以及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与尊重,使德育在实践中得以强化。

2.3 文化体验强化文化自信

通过文化体验活动强化学生的文化自信,是德育渗透的关键环节。安排学生参与中外文化交流活动,如接待外国友人、参与国际志愿者服务等,让学生在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互动中,亲身体验中西文化差异。同时,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如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学习传统手工艺等,使学生在文化对比中发现中国文化的独特价值,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这种文化自信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保持清醒的文化认知,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3 提升学生文化素养

3.1 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

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至关重要。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习惯、非语言沟通方式以及文化禁忌等知识,使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中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避免因文化差异造成的误解。例如,通过模拟商务谈判、国际会议等场景,让学生练习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沟通,学会尊重对方文化,灵活调整交流方式。同时,培养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能力,使他们能够在不同文化环境中迅速融入,开展有效的交流与合作,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和国际交往奠定基础。

3.2 增强文化自觉意识

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是提升文化素养的重要方面。让学生明白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了解自身文化的起源、发展和特色,以及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课堂讨论、文化研究项目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意义。例如,鼓励学生研究家乡的传统文化,挖掘其中的价值,以英语形式进行展示和传播。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本土文化,还能培养他们对文化的敏锐感知和主动探索精神,增强文化自觉意识,使学生成为文化传承与交流的积极推动者。

3.3 塑造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利用中西文化对比和德育渗透,塑造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通过分析中西方文化中关于人生追求、道德品质等方面的内容,引导学生汲取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例如,中国传统文化中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的进取精神,西方文化中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的理念,都能为学生提供有益的人生启示。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使学生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保持坚定的信念,努力实现人生价值。

4 结语:

3.1 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

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至关重要。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习惯、非语言沟通方式以及文化禁忌等知识,使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中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避免因文化差异造成的误解。例如,通过模拟商务谈判、国际会议等场景,让学生练习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沟通,学会尊重对方文化,灵活调整交流方式。同时,培养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能力,使他们能够在不同文化环境中迅速融入,开展有效的交流与合作,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和国际交往奠定基础。

4 结语

中职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实践对学生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通过文化对比视角,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文化差异,提升文化素养和文化自信,是当前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在未来的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探索创新,将德育更深入地融入英语教学,充分利用中西文化差异资源,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文化自信和良好道德品质的高素质中职人才,以适应全球化时代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王明, 李华. (2021). 文化对比视角下中职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研究.《教育研究》,(3), 45-58.

[2]张伟, 刘强. (2020). 中西文化差异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讨.《外语教学与研究》,(2), 3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