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优良家风 赋能基层治理
代大梅
安徽金寨干部学院 安徽 金寨 237300
一、引言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在基层治理中作用的机制”[1],这标志着基层治理中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作用,进入了制度建设和完善阶段,也标志着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在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中的重要意义提升到新高度。家风它不仅关乎家庭的和谐与幸福,更是基层治理的重要基础。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良好的家风与基层治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优良的家风能够培养出有责任感、有担当、有道德的公民,这些公民是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他们能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积极参与社区事务,为基层治理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基层治理也为家风的传承和弘扬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通过基层治理的各项工作,可以引导和规范家庭成员的行为,促进家风的建设和发展。
二、优良家风的内涵与价值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是家族成员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关乎一个家庭的价值取向、文化传承和精神风尚。
(一)传统家风的文化底蕴
传统家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如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勤俭持家等。这些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历经千年传承不衰。例如,“孟母三迁”的故事,体现了重视教育、注重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曾子杀猪”的故事,则强调了诚实守信的重要性。这些传统家风故事不仅在家庭中代代相传,也在社会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现代家风的社会意义
在现代社会,家风的内涵不断丰富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的现代优良家风,能够培养家庭成员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使他们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同时,优良的家风也能够促进家庭和谐、社会稳定,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例如,一些家庭注重培养孩子的公益意识,让孩子参与志愿者活动,为社会做出贡献。这种家风不仅培养了孩子的社会责任感,也为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优良家风对个人成长的积极作用
优良的家风对个人的成长有着积极的影响。它能够培养个人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如自律、坚韧、勇敢等。同时,优良的家风也能够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如文化素养、道德修养、社交能力等。这些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以及综合素质,将对个人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使他们在社会上立足并取得成功。
三、家风建设在基层治理中的实践
(一)家庭教育与基层治理的融合
家庭教育是家风建设的重要环节,与基层治理密切相关。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通过家庭教育,可以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为基层治理培养合格的公民。例如,一些家庭注重培养孩子的法治意识,让孩子了解法律法规,遵守法律法规。这种家庭教育不仅有助于孩子的成长,也有助于基层治理的推进。
(二)社区文化建设与家风传播的互动
社区文化建设是基层治理的重要内容,与家风传播相互促进。社区可以通过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如家风讲座、家训展览、家庭美德评选等,传播优良的家风。同时,社区也可以通过家风建设,促进社区文化的发展,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例如,一些社区开展“好家风、好家训”评选活动,通过评选优秀家庭,树立榜样,引导居民树立良好的家风。尤其是在一些老旧小区,居民素质参差不齐,社区治理难度较大。通过积极开展家风建设,居民的文明素质和道德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社区环境得到了改善;居民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感增强,积极参与社区事务,社区治理效果显著;家风文化深入人心,成为社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了社区的和谐发展。
四、优良家风在基层治理中的挑战与困境
(一)现代社会对传统家风的冲击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家风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例如,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方式使得人们更加注重个人利益,忽视了家庭和社会责任;网络文化的普及使得一些不良信息和价值观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了负面影响。这些都给传统家风的传承和弘扬带来了挑战。
(二)基层治理资源不足的问题
基层治理资源不足是制约家风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基层治理经费有限,无法投入足够的资金用于家风建设;同时,基层治理人才短缺,缺乏专业的家风建设人才。这些问题都影响了家风建设的质量和效果。
(三)社会风气对家风建设的负面影响
社会风气对家风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社会风气不良,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盛行,就会对家风建设产生负面影响。例如,一些家庭为了追求物质利益,忽视了家庭的教育和培养,导致家风败坏。
五、促进优良家风赋能基层治理的策略
(一)加强家庭教育立法与政策支持
政府应加强家庭教育立法,制定相关政策,为家庭教育提供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例如,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父母的教育责任和义务,引导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增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家庭教育机构的发展,为家长提供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
(二)构建家风建设的社区支持系统
社区应发挥自身的优势,构建家风建设的社区支持系统。例如,社区可以成立家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家风建设的组织和协调工作;建立家风建设志愿者队伍,为居民提供家风建设的服务和支持;开展家风建设主题活动,营造良好的家风建设氛围。
(三)发挥媒体与网络在家风传播中的作用
媒体和网络是家风传播的重要渠道,应充分发挥其作用。媒体可以通过开设家风专栏、制作家风专题节目等方式,宣传优良的家风;网络可以通过开设家风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方式,传播家风文化。同时,要加强对网络不良信息的监管,净化网络环境,为家风建设提供良好的网络空间。
六、结论
“新时代背景下,基层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石,意义重大,而家庭家教家风文化与其具有同向同行的现实可行性。”[2]优良家风在基层治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培养出有责任感、有担当、有道德的公民,为基层治理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同时,基层治理也为家风的传承和弘扬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然而,在实践中,优良家风的建设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境。面对挑战,我们应持续优化家风建设的路径。不断创新家风建设的方式和方法,提高家风建设的质量和效果。同时,要加强对家风建设的研究和探索,为家风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未来,基层治理中家风建设的前景广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家风建设的重视程度将不断提高,家风建设将成为基层治理的重要内容。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家风建设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家风建设,为基层治理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等.《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辅导读本[M],人民出版社,2024:47.
[2]侯晓.倩推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 助力基层治理现代化[N],青海日报,2024-08-23.
作者简介:代大梅(1978.5.3-),女,汉族,安徽金寨干部学院,硕士研究生,副高职称,高级讲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