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策略在中职机械加工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朱启栋
云和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323600
摘要:在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大背景下,信息化教学策略在中职机械加工技术教学中的应用能有效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时空限制,通过生动直观的数字化资源展示机械加工原理和技术流程,有助于提升学生对复杂抽象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增强学习兴趣。而中职教师则需注重数字化资源的建设和更新,确保其内容的专业性、时效性和适用性,并积极探索和创新师生互动方式,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环境,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在中职机械加工技术教育领域的优势与价值。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中职机械加工技术;教学运用
1中职机械加工技术教学的信息化应用条件
1.1明晰课程目标
中职机电工艺专业是一门技能类专业,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时,应特别注重明确的教学目的。在制定课程目标时,要充分认识所学的内容,使其具有可实施性。教学目的是以整体的教育活动为基础来进行的,所有的教育活动都是以这个目的为中心进行的,它们是互补的,互相支持的。如果教学目的太过模糊和宽泛,那么对学生的学习将会缺少一个清晰的导向。所以,只有确定好的教学目的,才能真正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优势。
1.2科学选择信息化教学工具
中职《机器制造工艺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采用高质量的信息系统是保证其信息化教学质量的前提。如果在实践中发生了信息系统的失败,轻则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无效,从而对整体的教育进行了不利的影响;从而大大降低了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性。还应注意实用性,在上课之前,老师要研究相关的资讯工具与课程内容,并不断地检查两者之间的配合。在此基础上,结合以上几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信息技术的教学资源的选取。
1.3教学策略科学合理灵活运用
教育对策是决定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而信息科技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手段,它要求教师采取科学、合理的教育对策。在评价教学战略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时,应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三个角度来分析。在制定了教学战略之后,要做到“活用”。教学本质上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动态的进程,尽管在课堂上已经准备好了一份教案,但在实践中,还会有很多的不确定性,所以,我们需要改变自己的教学设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既有针对性又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2中职机械专业教学开展现状
2.1巩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
中职的教育气氛不如普通高中,这是由于中等职业教育以特长为主,招生标准也不算太严格,所以大部分的高中毕业生,都会被挂科。中职校有的同学不注重学业,有较高的自尊,有的有较强的反抗意识,有的则不愿意和教师沟通。部分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过分强调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技能的重视,而忽略了高职院校毕业生与学员之间的交流。这一现状导致了师生之间的紧张,也使得老师把学生放在了被动的地位。久而久之,大学生就会产生对学业的负面情绪,从而不利于他们的健康发展。
2.2偏重于理论性的讲授
目前,我国机械类院校普遍存在着重视知识传授、应用等方面的问题,而忽视了对其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导致一些老师将理论与实践割裂开来,仅仅停留在理论上的角度上。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往往不自觉地采取一种“灌输”的方法,使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法将所学的理论和内容牢牢记住。这样的教学方法束缚了学生的思维,阻碍了他们的创新思维。
3信息化教学策略在中职机械加工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3.1研发多维度立体教材内容
借助数字化教学资源,教师可以有机整合文字、图像、视频以及三维模型等多种媒介形式,以构建出丰富、立体、多层次、多维度的教学内容体系。下面展开说明:首先,在机械加工技术教学中,详尽准确的文字描述有助于学生理解复杂的机械原理和工艺流程,但单靠文字解释仍很难高效完整诠释机械加工技术相关教学。因此,教师可将文字解释与图像、视频展示相结合,让信息化技术助力教学,以直观生动地展示机械加工过程。三维模型的引入能够为教学增添新的维度。教师借助相关软件建立的三维模型,可以让学生从各个角度观察、拆解和组装机械设备,模拟实际加工环境,进行虚拟操作训练。这种沉浸式的学习方式能极大地提升中职生的学习体验和动手能力。总结而言,在中职机械加工技术教学中,巧妙整合并应用文字、图像、视频以及三维模型能够形成一种全方位、立体化的教学模式,满足不同认知风格学生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同时也更符合现代职业教育注重实践与创新的要求。
3.2开展沉浸式模拟实训课程
沉浸式模拟实训课即通过呈现高度仿真的环境和情境,让学生如同置身实际工作场景,深度参与到学习实践中。此教学模式有助于强化理论联系实际,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技能,增进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同时,沉浸式实训还能锻炼学生的决策判断、团队协作以及应急处理等综合素质,缩短学校教育与就业岗位之间的距离,为社会输送更多具备实战经验的高素质技能人才。而开展沉浸式模拟实训课旨在借助先进的数字化技术,使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并实际操作复杂的机械加工过程。比如,CAD软件的引入能够让中职学生在电脑上设计出三维实体模型,模拟零件的设计过程。这不仅能锻炼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还能让他们亲自参与从构思到图纸生成的全过程,深刻体会产品设计阶段的关键环节。这样,学生在设计过程中能不断调整优化设计方案,逐步掌握机械制图、尺寸标注、公差配合等基础知识,并熟悉工业标准和规范。
结论
让信息化教学策略助力中职机械加工技术教学,能够直观地展示抽象复杂的机械加工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智能化教学管理系统的引入,有助于教师精准掌握学生学习动态,实现个性化教学指导。因此,信息化教学策略在中职机械加工技术教学中的运用,能够显著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有力推动职业教育现代化进程,为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佳乐.“1+X”证书制度下湖北省中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变革与实践研究———以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为例[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3(8):236.
[2]孙志新.中职机械加工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探析[J].广西农业机械化,2022(3):36.
[3]罗志春.中职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技能教学模式创新及其有效性研究[J].科技风,2022(1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