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学思践悟习近平文化思想中涵养新时代检察精神
张纪彩 蔡佳妮
1电力大学 2国际关系学院
文化是精神的母体,什么性质的文化就孕育出什么状态的精神。检察精神具有人民性、职业性和法律监督性的特征。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为新时代检察机关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正当履行法律监督职能,满足人民公平正义需求提供了思想支撑、理论指导、方法遵循与政治保障,为涵养新时代检察精神提供了源头活水与方法路径。在具体检察工作实践中,系统把握培育和弘扬新时代检察精神的着力点,凝聚检察力量、涵养检察品质、展现检察形象,让精神的力量转化为检察工作的生动实践,才能更好推动开创新时代检察工作新局面,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一、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内涵与时代价值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诸多新思想、新观点与新论断,深化对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丰富并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内涵,引领并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持续发展与进步,通过整合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国际的文化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成功创新了文化发展的理念和方法路径,使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一)坚强保证:党的全面领导
习近平的文化思想突出要加强党对文化工作的统领,加强对文化工作的领导,这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延续,更是对我们做好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对中国共产党对文化领导权的性质和规律的科学理解,是加强中国共产党在文化工作中领导作用的重要体现。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期的文化自觉与信心的体现,也是汇聚全党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的根本保证。
(二)价值取向:以人民为中心
文化的创造源自人民群众,故而文化建设的各项任务需紧密围绕人民群众的核心需求来部署,其成果理应惠及全体民众,并且,文化建设成效的评价权在于人民。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文艺要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1,“人民的需求是文艺存在的核心价值所在”2,凸显文化建设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服务全体人民,人民需求的满足程度成为评判文化建设成效的关键尺度。习近平文化思想主张文化建设应以人民为核心,着重指出“以人民为中心,即是将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创作及其工作的起始点与归宿点”3。
(三)不竭动力:坚持自信自立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4 它与国家的兴衰紧密相连,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缺乏高度的文化自信与文化繁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便无从谈起。”5 文化自信不仅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基石,亦是民族团结与向心力的重要源泉。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结合党的文化建设实践与中国国情,坚定不移地走独立自主、彰显中国特色的文化发展道路,将文化自信全面融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极大地提振了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心,并深化了他们对中华文化的骄傲与自豪感。
(四)引领风尚: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全国宣传文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正式提出并全面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强调“要重点培育并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6。中国梦蕴含着“中国人民与中华民族对价值的认同与追求”7。为实现中国梦,必须大力弘扬中国精神,而“中国精神的弘扬需以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石,深入挖掘并传承中华民族长久以来形成的积极向上、向善的文化精髓”8。
二、新时代检察精神的内涵与实践要求
全国检察长会议强调,培育“忠诚、为民、担当、公正、廉洁”的新时代检察精神。大力培育和弘扬新时代检察精神是新时代检察文化建设的核心和根本任务,新时代检察精神应该成为全体检察人员的思想之魂、行为之基、立身之本,应贯穿检察工作的全过程各环节,在检察业务工作、文化建设、队伍建设中一体培育践行,使之成为各级检察机关和全体检察人员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日用而不觉的内在信念和行为准则。新时代检察精神的内涵可以从检察人员的五重身份来把握,即坚定不移做党的领导捍卫者、法律监督承担者、公平正义维护者、公平正义维护者和清正廉洁的践行者。
(一)要坚定不移做党的领导捍卫者
坚守忠诚的政治品格,秉持坚定的政治立场,坚定不移地维护党对检察事业的绝对领导地位,从政治高度审视,从法治维度发力,将政治要求贯穿于监督办案与司法服务的每个环节,全面彰显检察工作者忠诚不渝、矢志奉献、秉持真理、捍卫理想的政治本色。
(二)要坚定不移做法律监督承担者
坚守担当的职业使命,牢记时代责任和人民重托,做到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勇于开展自我监督,自觉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充分展现检察人员恪尽职守、爱岗敬业、无私无畏、崇法护法的职业使命。
(三)要坚定不移做公平正义维护者
坚守公正的核心特质,把维护公平正义作为检察工作的根本使命,深入践行新时代检察工作新理念,始终秉持客观公正立场,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既做犯罪的追诉者,又做无辜的保护者,更做正义的捍卫者,充分展现检察人员公正司法、刚直不阿、明察秋毫、不偏不倚的核心特质。
(四)要坚定不移做人民利益守护者
坚守为民的价值目标,把为人民司法、让人民满意作为一切检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持续加强人权司法保障,守护社会公共利益,充分展现检察人员情系民生、一心为公、解民之忧、护民安民的职业宗旨。
(五)要坚定不移做清正廉洁的践行者
坚守廉洁的基本操守,把廉洁从检作为检察人员立身之本、从业之基,自觉正己修身,严守党纪国法,严格执行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新时代政法干警“十个严禁”等工作纪律,杜绝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充分展现检察人员淡泊名利、清正廉洁、不徇私情、接受监督的基本操守,以自身正、自身净确保自身硬。
三、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涵养新时代检察精神的源头活水
思路清,则方向明;循大道,可至万。党的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新时代新征程,涵养新时代检察精神,坚持不懈习近平文化思想,做到学思想和用思想有机统一、讲政治与讲法治有机统一。
(一)从习近平文化思想中获取涵养新时代检察精神的思想支撑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是党领导人民在法治领域的伟大创举。把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到检察工作各方面全过程,涵养新时代检察精神,根本是要在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引领下,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自信。
(二)从习近平文化思想中获取涵养新时代检察精神的力量源泉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 2 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2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
3 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 社,2020.
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3(17):7-11
5 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3(17):7-11
6 徐中 王庆杰.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人民日报,2023-11-23(2).
7 吴潜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305.647.
8 彭玉京,黄韬.文化自信与文化育人[M].湖南大学出版社:202308.222.
9 胡海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总体性研究[M].学习出版社:202208.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