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幼儿劳动能力发展的种植活动实施策略研究

作者

卢少莹

肇庆市端州区锦绣山河家禾幼儿园 526060

一、引言

幼儿阶段是培养良好品德和生活技能的关键时期,劳动能力的培养对于幼儿的成长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种植活动作为一种贴近自然、富有实践意义的活动形式,能够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劳动体验机会,帮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劳动技能、培养劳动习惯和责任感。然而,如何有效地开展种植活动以促进幼儿劳动能力的发展,仍需要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二、种植活动对幼儿劳动能力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培养基本劳动技能

在种植活动中,幼儿需要参与诸如挖土、播种、浇水、施肥、除草等一系列操作。这些活动能够锻炼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和大肌肉运动能力,例如,幼儿在使用小铲子挖土时,需要掌握合适的力度和角度,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手部控制能力;浇水时,需要提着水壶行走并准确地将水浇在植物上,锻炼了身体的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

(二)增强劳动意识和责任感

幼儿亲自参与种植的全过程,从种子的选择到植物的生长照料,他们会逐渐意识到自己的劳动行为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当看到自己种植的植物茁壮成长时,会产生成就感和责任感,明白劳动是有价值和意义的,从而激发他们主动参与劳动的意愿。

(三)促进观察和学习能力的提升

种植活动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幼儿需要观察植物在不同阶段的生长变化,如种子的发芽、叶子的生长、花朵的开放等。这不仅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还促使他们主动思考和探索植物生长的规律,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观察和探索中学习到自然科学知识。

三、当前幼儿种植活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活动目标不明确

部分教师在开展种植活动时,没有清晰的目标设定,只是简单地让幼儿参与种植过程,而忽视了通过活动培养幼儿劳动能力和其他相关品质的重要性。活动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难以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二)活动内容和组织形式单一

一些种植活动仅仅局限于在幼儿园的种植区进行简单的种植操作,活动内容缺乏多样性和趣味性。组织形式上也多以集体活动为主,没有充分考虑到幼儿的个体差异和兴趣需求,导致部分幼儿参与度不高。

(三)教师指导不足

在种植活动中,教师可能由于自身对种植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有限,无法给予幼儿及时、准确的指导。或者在指导过程中过于注重结果,而忽视了幼儿在劳动过程中的体验和学习,影响了幼儿劳动能力的发展。

(四)家园合作不够紧密

种植活动往往局限于幼儿园内部,没有充分发挥家庭的教育资源和作用。家长对幼儿在园种植活动的参与度较低,缺乏家园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合作,无法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幼儿劳动能力的发展。

四、幼儿劳动能力发展的种植活动实施策略

(一)明确活动目标

1.制定分层目标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制定分层目标。对于小班幼儿,侧重于培养他们对种植活动的兴趣和简单劳动技能的初步掌握,如认识常见的种植工具、学会用小铲子挖土等;中班幼儿则进一步提高劳动技能要求,如能够正确播种、掌握浇水的量等,并开始培养劳动习惯和责任感;大班幼儿除了熟练掌握种植劳动技能外,还应注重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能力,如能够观察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变化并记录,与同伴合作完成种植任务等。

2.融入多领域目标

将种植活动与语言、科学、艺术等多个领域的目标相结合。在语言领域,鼓励幼儿用语言描述植物的生长过程和自己的劳动感受;在科学领域,引导幼儿探索植物生长与环境、水分、阳光等因素的关系;在艺术领域,让幼儿用绘画、手工等形式表现植物的形态和生长变化,使种植活动成为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综合性活动。

(二)丰富活动内容和组织形式

1.拓展种植活动内容

除了常见的蔬菜、花卉种植外,可以增加一些特色植物的种植,如香草植物、药用植物等,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同时,开展与种植相关的主题活动,如 “植物的生命周期”“春天的播种节” 等,让幼儿在主题活动中深入了解种植知识和劳动的意义。

2.多样化组织形式

采用小组合作、个别探究等多种组织形式。小组合作可以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让幼儿在与同伴的交流和合作中共同完成种植任务;个别探究则能满足幼儿的个性化需求,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法进行种植实验,如探究不同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等。

(三)加强教师指导

1.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教师要不断学习种植知识和技能,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规律和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可以参加相关的培训课程、阅读专业书籍或向有经验的园艺师请教,提高自己在种植活动方面的指导能力。

2.注重过程指导

在种植活动中,教师要关注幼儿的劳动过程,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当幼儿遇到困难时,引导他们思考和尝试解决问题,而不是直接代劳。例如,当幼儿不知道如何正确播种时,教师可以启发他们观察种子的形状和种植说明书,让幼儿自己探索播种的方法。

(四)促进家园合作

1.开展家园共育活动

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的种植活动,如亲子种植日等。在活动中,家长和幼儿一起合作完成种植任务,增进亲子关系的同时,也让家长了解种植活动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提高家长对幼儿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在每年的植树节,我们不仅开展植树活动,同时也邀请家长一起走进我们的种植园,和孩子亲手种下一颗花,让植树活动不在局限于植树,而是通过亲子种植,通过种植园,让大家更懂得保护环境需要每一个人的力量。

2.建立家园沟通平台

通过班级微信群、家园联系手册等方式,及时向家长反馈幼儿在园种植活动的情况,包括幼儿的劳动表现、学习成果等。同时,鼓励家长在家中与幼儿一起开展种植活动,如在阳台或庭院种植一些小型植物,为幼儿提供更多的劳动实践机会,并将幼儿在家中的种植情况反馈给教师,实现家园教育的有效衔接和互动。每学期开学初,班级老师给每个孩子分发一袋蔬菜、花卉种植,鼓励孩子们回家种植,观察植物的生长并和家长一起制作植物观察手册,一起记录植物的成长过程,等植物长到一定程度后,植物便移栽回幼儿园的种植园,等待植物开花结果

五、实施案例分析

在开园时,我园便把种植园——种植活动作为我园特色教学之一,在幼儿园楼顶开拓了了一大片种植区域,里面分为两大类别,一个区域用于种植我园特色植物——黄艾叶,它不仅成为了孩子们餐桌上的一道美食,还是孩子们每到做艾糍的季节的重要主角,每个班级的孩子轮流照顾这一片特色美食,总会对它满怀期待,期待做艾糍的季节的到来。

同时开展了以 “小小园艺师” 为主题的种植活动。在活动前,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制定了详细的活动目标,包括培养幼儿的劳动技能、观察能力、合作能力和责任感等。活动内容丰富多样,每个班级的都在另一片区域都分得一片土地,根据种植季节,他们各自种植不同的蔬菜花卉,从翻土、播种、植物照料、收获整个过程都是孩子们完成。成熟的蔬菜,有的会每个孩子各自带回家和父母分享收获的喜悦,以至于幼儿园放学时常会出现这样一个景象——有某一个班级的每一个孩子都手拿一个胡萝卜、一颗青菜或者一个水果,分量不多,但是每个孩子和家长看到这场景,都是很开心。还有的蔬菜孩子会在幼儿园内的儿童厨房进行烹饪,孩子们真正了解到我们餐桌的食物来源,不在单纯认为玉米是没有叶子的,苹果不是黄色的这种想法。

参考文献

[1] 陈颖婷.会计师事务所转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25-01-21].DOI:CNKI:CDMD:2.1016.766002.

[2] 张钰.种植劳动中促进幼儿探究能力发展的策略研究[J].世界儿童, 2024(2):0014-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