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英语戏剧教学

作者

柯美玲

宁阳县复圣中学 山东泰安 271400

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初中英语教育的目标已不仅限于单纯的知识传授,而是更加注重培育学生的语言实践运用能力与跨文化交流技巧。戏剧教学法,凭借其生动、有趣及创造性强的特点,正逐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占据一席之地。通过融入戏剧元素,学生能在更加轻松的环境中学习英语,深入理解并自如运用这门语言,“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引入,为戏剧教学法的实施提供了更为系统科学的指导框架,有助于最大化教学效果,推动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

一、“教—学—评”一体化理念在初中英语戏剧教学中的体现

(一)教学目标与戏剧内容的融合

在“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指引下,教学目标的设定显得尤为关键。初中英语戏剧教学中,教师需紧密结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实情,制定出既明确又具体的教学目标,并将其巧妙地融入戏剧内容之中。挑选戏剧剧本时,教师应全面考虑剧本的主题思想、语言难易度以及角色分配等因素,确保所选剧本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有效达成教学目标,这样,教学目标与戏剧内容便形成了有机整体,共同推动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学习过程与戏剧活动的互动

戏剧教学实施过程中,学习过程与戏剧活动的紧密结合是提升教学效果的关键,教师应通过设计丰富多样的戏剧活动,如角色演绎、情境对话、剧本改编等,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感受英语的魅力,提升语言运用能力。教师还应注重活动的趣味性和互动性,鼓励学生在活动中自由发挥、大胆创新,使学习过程成为一场师生、生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和情感交流。

(三)评价策略与戏剧效果的结合

在“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下,评价策略的运用对于提升戏剧教学效果同样至关重要,初中英语戏剧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通过课堂观察、学生自评与互评、教师点评等多种手段,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戏剧表演能力、英语应用水平以及团队协作精神。教师还应注重评价结果的及时反馈与有效利用,帮助学生认清自身不足并制定改进方案,在这样的评价体系下,戏剧教学的效果得到了充分展现,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全面提升。

二、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英语戏剧教学实践策略

(一)精选剧本,创设情境

初中英语戏剧教学中,剧本的甄选环节尤为关键,教师需以学生的年龄层次和认知水平为基准,精心挑选那些既富含吸引力又兼具深远教育意义的剧本。以“How was your school trip?”为教学主题,教师可节选一段描绘学校旅行的精彩剧本,其中应囊括学生们在旅途中的新奇发现、情感体验,以及他们间的互动交流。此类剧本因贴近学生真实生活,故能轻易引发学生共鸣,进而点燃他们投身戏剧表演的热情。

剧本确定之后,接下来便是情境的营造。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技术的力量,为学生打造一个栩栩如生、身临其境的戏剧世界,通过展示旅行途中的迷人风景、播放应景的背景音乐,乃至模拟旅行途中的各种声响,教师能迅速引领学生进入角色,使他们完全沉浸在剧情的海洋中,此种情境化教学手段,为戏剧教学增添了更多趣味与真实感,更为后续学习与评价环节筑牢了根基。

在“教”的层面,教师需对剧本进行深入浅出的解读与角色剖析,以此引导学生领悟并掌握剧本中的核心词汇与句型结构,在“学”的过程中,学生则通过身临其境的角色扮演与对话演练,亲身体验英语语言的实际运用,从而在实践中锤炼自己的语言技能。至于“评”的环节,教师则需充分发挥观察与评价的艺术,通过观察学生在戏剧表演中的表现,教师可从语言运用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多个维度给予他们全面而中肯的评价。及时的反馈与指导也是不可或缺的,能帮学生认清自身不足,明确改进方向,在戏剧教学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不断进步。

(二)分组合作,角色扮演

初中英语戏剧教学中,分组合作与角色扮演的教学策略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经典故事教学为例,“教”的环节,教师需要精心铺垫,对“愚公移山”的故事背景、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情节的发展脉络进行详尽生动的讲解。这样的引导能帮学生全面把握剧本内容,更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教师可进一步提出问题,如“愚公坚持不懈的精神体现在哪些方面?”“山神面对愚公的坚持有何感想?”等,引发学生对故事深层寓意的思考。转入“学”的阶段,学生将被分成小组,并在小组内分别承担起愚公、智叟、山神等角色的扮演任务,角色扮演过程,让学生有机会亲身体验角色的情感波动,还能在实战中锤炼他们的英语口语和表达能力。为更贴近角色,教师可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自行设计符合人物性格的台词、动作乃至微妙的表情变化,这样的表演无疑会更加鲜活和真实。分组合作形式,除能提升学生的表演技艺,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小组内部,成员需要共同商讨角色的分配、台词的修改以及表演的细节等问题,密切的沟通协作会极大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到了“评”的环节,教师则需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通过结合学生的自我评价、小组成员之间的互评以及教师自身的专业点评,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表演技巧、语言运用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针对“愚公移山”的表演,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角色诠释、情感的传递以及语言的流畅度等方面进行细致的点评,给予建设性反馈,帮助学生明确改进方向[1]。

(三)多元评价,激励进步

初中英语戏剧教学中,评价环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确保对学生表现的全面、客观评估,教师需要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以“Sad movies makeme cry.”为例,“教”的层面,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悲伤电影”所带来的情感冲击及如何在戏剧中传达这种情感。通过对剧本的解读、角色性格的剖析以及情感表达技巧的指导,教师为学生后续的戏剧表演与评价环节奠定坚实基础。进入“学”的阶段,学生将通过角色扮演、台词演练等方式,亲身体验并尝试表达“Sad movies make me cry.”这一主题所蕴含的情感,学会如何用英语准确传达悲伤情感,在实践中逐步提升了自身表演技巧。到了“评”的环节,教师则需运用多元化评价手段全面评估学生表现,除传统的笔试与口试,学生自评、同伴互评以及观众反馈等方式也被纳入评价体系。学生自评有助于他们反思自己的表演,认识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同伴互评则提供了一个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平台;观众反馈则能从更加客观的角度反映学生的表演效果[2]。

结束语: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英语戏剧教学,通过巧妙结合教学目标、学习实践与多元评价,有效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助力学生英语实用技能与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蒋京丽.以评促教促学,落实英语教、学、评一体化的五点实施建议[J].英语学习 2021(9):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