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中班级自主管理模式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
闫德军
扬州市江都区丁沟中学
引言:高中班级自主管理模式下的核心素养培养作为新课改教育推进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不仅为高中班级管理者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同时也为学生全方位培养提供了重要媒介。而且,相对而言,高中阶段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且逐渐走向成熟的时期,其自我意识不断增强,也渴望能够独立地去参与、决策和承担责任。因此,班级自主管理模式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下文便从这一角度作深入阐述。
一、让学生成为班级自主管理“主体”,培养学生个人修养
高中阶段的班级自主管理,本质上也是在强调学生自我管理,需有效引导学生逐渐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体”,从初中阶段事事以来教师的环境中走出来,激发学生“自主发展”,切实培养其个人修养。从这一角度来说,一方面,需构建民主的班级管理氛围,教师需转变传统角色,从主导者变为引导者,给予学生充分的话语权,且无论是班级规章制度的规定,抑或是班级活动的策划,都需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发表意见,让学生逐渐意识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从而强化其责任感以及归属感,这一过程也是对个人修养中责任感的一种塑造。另一方面,也应设立多样化的班级管理岗位,比如根据班级事务的不同需求,来设置不同岗位的管理人员,如从学习角度来说,可设置如班长、学习委员等常规学习岗位,也可进一步进行拓展,如绿植管理员、图书角负责人等一系列特色岗位,使其都可在班级中找到自身参与管理的角色,并在这一岗位中履行岗位职责,以锻炼其自律能力、耐心和细心等优秀品质,久而久之,学生的个人修养,便会得到显著提升。
二、打造独特的自主管理班级文化,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与学校、社会一样,一个班级也需要拥有与众不同的班级文化,让高中生得以在舒心、愉悦的学习环境中感受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的乐趣,也最大程度激发学生在繁杂学习中保持一种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对此,教师可引导学生共同来参与班级文化理念的凝练,从班名、班训到班级口号,也全都摆脱千篇一律的传统模式,而是鼓励学生发挥想象、畅所欲言,结合班级特色与大家共同的追求来进行创造。同时,在班级环境布置方面,也需打破传统的窠臼,不再局限于简单张贴一些名人名言或者规章制度,而是自主设计展示板块,比如可设置创意作品展示区,用以将学生创意制作、小发明进行展示,并定期进行更换,让学生在班级中获得一定成就感,并营造出充满创意的空间氛围,激发班级内学生不断推陈出新的热情。在班级活动方面,也应结合自主管理这一理念,比如活动全部由学生自主策划组织,从主题班会到文体活动,都可融入独特的创意元素,让学生在这一充满创新气息的班级文化中,激发其创新潜能,行之有效地培养其创新能力。
三、营造民主开放的班级氛围,培养学生自主意识
为建设自主管理模式为主的班级形态,教师必须营造民主、开放的班级氛围,不仅可让学生在绝对自由的班级环境中尽情驰骋,也为学生自主意识培养提供了重要基础。具体来说,一方面,教师可在班级内部搭建多样化沟通平台,除了日常的班会,还可设置班级意见箱或者线上交流群,以方便学生随时表达对班级管理以及学习活动方面的看法,在收纳意见过程中,对于学生所提出的合理意见,教师需积极采纳并及时进行反馈,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声音是被重视的,是对班级产生影响的,以增强其参与班级事务的主动性。而另一方面,则可鼓励学生自由组织班级活动,从活动的策划,再到具体实施环节,全部交由学生主导,教师只在必要时提供帮助,在这一过程中,充分锻炼学生的自主性,使其真切意识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随之自主意识在这一民主开放的氛围中不断滋长。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高中班级自主管理模式下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既是教育改革下的大势所趋,也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正确引导,让学生个人修养、创新能力在这一班级形态下不断被激发,逐步成长为兼具扎实基础与综合素养的新时代人才。然而,也应清醒认识到班级自主管理模式推进并非一蹴而就,后续仍需持续引导、完善与调整,不断优化和创新,让高中班级自主管理模式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这一重要目标,助力每一位高中生成长、进步!
参考文献:
[1] 李锋. 构建高中班级自主管理模式的实践探索[C]//大数据背景下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交流会论文集. 2024:1-3.
[2] 林玉伟. 培养自主管理能力,让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J]. 基础教育论坛,2024(17):107-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