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建筑装配式施工技术在高层住宅建筑中的应用

作者

邸继龙

身份证号:131121198710100019

1 装配式施工技术应用于高层住宅建筑的特点与优势

1.1 应用特点

1.1.1 施工周期较短通常情况下,由于装配式施工技术主要是由大量钢构件相结合所成的结构,当其应用于现代建筑工程施工时,施工单位需要事先联系工厂进行制作预制构件。当工程实际施工时,工厂可以将构件运至施工现场进行装配,由施工人员借助现代化技术与设备器材等进行控制,有效提高了现代建筑工程施工的效率与质量,节省了施工周期,同时还可以对施工现场人员及设备的安全性进行充分保障。

1.1.2 灵活性较强

相比于传统框架式或砖混施工方式,当装配式施工技术实际应用时,由于其模数化构件尺寸的应用,在空间布置过程中有着充分的灵活性、自由性,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对工程结构可靠性的影响,为现代建筑工程施工领域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充分保障与促进作用。

1.1.3 综合性能完善

除此之外,当装配式施工技术应用于现代高层住宅建筑施工时,由于其所使用的构件大多以强度高而质量轻的钢材为主。相比于传统构件,其截面较小,能够有效减少资源材料的消耗;同时,在对钢构件进行制造时,其大多采用工厂流水线生产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与破坏,同时还可以节省模板及人工成本的消耗,由此而促进了现代建筑施工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提高。

1.2 应用优势

1.2.1 节省场地资源

研究表明,当装配式施工技术应用于现代高层住宅建筑施工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障户型设计的标准化,同时保障建筑内部有效使用面积的提高,减少施工现场对土地资源的占用,确保后期工程能够正常稳定的进行下去。

1.2.2 减少材料消耗

众所周知,在任何一项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材料都属于关键性的环节,对施工效率、质量及经济效益有着极大的影响。当高层住宅建筑应用装配式施工技术时,施工单位会联合工厂根据统一标准对构件进行生产加工。在对建筑整体进行施工时,施工人员还可以借助现代化技术与工艺方式,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出建筑材料及模板的利用率,以此来提高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1.2.3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由于工程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烟尘与污染物质,其与水混合后会产生大量污水。如果不对其进行科学处理直接排放的话,将会对周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影响与污染破坏,影响着城市整体的健康发展,甚至还会对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与安全造成危害。为此,施工单位可以加强装配式施工技术的应用,实际施工之前在工程内完成预制混凝土及钢构件的生产制造,同时还可以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有效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在另一方面还可以减少施工污水的产生,有效提高了施工环境的健康性。

2 建筑装配式施工技术应用的具体现状

高层建筑作为现代城市建设中的重要基础设施,对人们日常工作生活有着极大的影响;而由于现代城市内部土地资源越发紧张,为了满足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有关部门对高层住宅建筑施工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标准;在对高层住宅建筑进行施工时,装配式施工技术属于基础环节,施工单位对其重视程度决定着该技术的应用水平,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工程整体的施工质量,为此,施工单位领导及管理人员需要加强对装配式施工技术的了解,并为其提供大量人力、物力及财力支持,确保工程正常稳定的

施工运转与发展下去。

3 建筑装配式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

3.1 严格管控预制构件的质量

在现代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提高装配式施工技术的应用水平,施工单位及人员首先需要对预制构件的质量进行严格管控;在实际施工之前,施工单位需要根据工程设计等方面的要求,将构件的尺寸、型号、质量等参数信息提供给生产加工企业,并组织人员对构件预制生产环节进行实时监控,且当构件生产加工完成之后还需要对其进行仔细检测,确保构件自身尺寸、质量等条件符合标准要求,以此来对建筑结构自身质量、强度、稳定性及抗震性能得到充分提高。

3.2 科学选择吊装施工模式

当预制构件完成生产加工之后,工作人员需要将其运至施工现场进行安装,在现代建筑工程施工时,施工单位大多采用干式或湿式系统对构件进行吊装施工,这两类方式有着相近的操作流程,不过,当采用干式系统时,施工人员需要在施工后期阶段进行构件缝隙灌浆处理,并对机电设备进行统一规划设置,而采用湿式系统时,构件缝隙灌浆处理需要在吊装施工之前进行操作;为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根据工程自身用途、规模等条件科学选择合适的吊装施工模式,确保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工程施工效率与质量。

3.3 将预制构件与整体结构相连接

同时,在装配式施工过程中,连接构件同样占据着关键性的位置,在实际施工时,同样存在两种常用方式,分别是:现浇式;该方式能够有效保障工程施工质量,并提高连接效果与稳定性,由此而被大量工程施工单位所引用;机械式;该方式主要是对工程整体结构与装配构件连接的钢筋质量进行保障,以此来强化提高预制装配构件连接的质量与稳定性。

3.4 加强防水施工处理

众所周知,在任何一项工程施工建设时,防渗性都属于关键性特点之一,在过去,当对建筑施工防水处理时,施工人员大多以隔水材料为主,在建筑结构外部设置隔水层,避免外界水分渗入建筑内部;而当装配式施工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结构主要是由各个构件装配形成,构件连接处存在明显的缝隙,仅凭借传统防水处理方式无法有效保障建筑自身的防水性,为此,施工单位需要加强现代化防水处理技术的应用,例如高分子密封材料,将其填充进构件缝隙中,并借助密封胶对拐角位置进行密封处理,同时设置大量的排水系统,将建筑内存在的积水排除,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建筑自身的防水性。

总结

综上所述,装配式施工技术在现代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属于常见技术之一,能够对传统施工过程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并提高工程质量、成本、工期等管理工作的水平,加强对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有效保障了现代高层住宅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稳定性及安全性,进而推动现代建筑行业及社会整体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倪占东.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水泥基复合夹芯墙板安装连接节点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553(30):144.

[2]马健,肖方辉.高层住宅预制装配式建筑及施工技术工艺研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4):38-39.

[3]李张鹏,李庆达,赵冰杰.BIM 技术在超高层装配式建筑体系中的应用[U].施工技术,2019,48(2):134-137.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