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减” 背景下小学语文大单元作业设计研究
王珍 朱丽萍
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田畈街镇第二小学 江西上饶 333105
引言
在“ 双减” 政策下,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和素质教育的推进,小学语文教师对作业形式及作业内容进行调整,实现由单课到大单元、由机械重复到精简高效的巨大转变。小学语文大单元作业设计,要求教师站在大单元的视角,从“ 大” 处着眼,将零散的知识片段、孤立的技能训练有机整合起来,进而从“ 大” 处着手设计作业,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再迁移应用,以落实学生核心素养,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1“ 双减” 背景下设计小学语文大单元作业的意义
在“ 双减” 政策下,学生的作业量缩减,作业设计的有效性要求随之上升。大单元作业设计旨在构建教学的整体意识,结合大任务、大情境,先整体设计作业,再将知识点有机融合,前后统筹,从而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小学语文大单元作业设计,从大单元视角通盘梳理教学重难点,构建完整的单元任务体系,再呈阶梯状分配到相应课时中,从而加强单元学习任务群之间的逻辑关联性。这样的作业设计也让学生学习得心应手,核心素养得到提升。
2′′ 双减” 背景下小学语文大单元作业设计的原则
2.1 素养导向原则
素养导向原则的核心要求是重素养、轻负担,强调转变以往重复性训练的作业模式,聚焦核心素养发展调整作业设计模式,改变以灌输式教育为主导的作业设计,利用作业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帮助其全面掌握课程知识。在开展小学语文大单元作业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应将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作为作业设计目标,突出作业设计素养导向的特征,引导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锻炼语言文字运用、审美鉴赏与实践表达能力,促使其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主动探究、总结反思的良好学习习惯。
2.2 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是指对知识内容进行系统整合,将有关联的知识内容进行逻辑化排列,实现不同课程作业的跨界连接。该原则的本质是将分散在不同学科中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建构具有有机联系的作业系统,突破传统学科作业之间的边界,助力学生成长为高素质的全面型人才。在开展小学语文大单元作业设计时,教师应坚持贯彻系统整合的教学原则,先对语文教材中的知识内容进行整合,再联系其他学科的相关内容,聚焦共性知识组合作业内容,以满足现代化教育理念的要求,提高语文大单元作业设计的深度。
2.3 情境性原则
情境性原则强调在真实情境中解决作业任务,使学生了解学科知识的应用特点,拓展认知理解范围,增强学习体验,有效发展学生的思维认知与解题能力。该原则的本质是通过模拟真实的生活场景,唤醒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从而提高知识应用与迁移能力。在开展小学语文大单元作业设计时,教师应分析语文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关联,不断调整作业设计形式,将学生带入真实的语文问题解决中,使其能在独立思考中深入掌握知识,启发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推动思维向批判性、开放性方向发展。
3′′ 双减” 背景下小学语文大单元作业设计策略
3.1 基于教材内容,精准制订作业目标
精准制订作业目标是开展作业设计的首要环节,在科学化作业目标的指引下,教师能组合高质量的作业内容,确保每项作业任务都有明确的设计意图。为此,在开展小学语文大单元作业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应解读与整合教材内容,了解“ 双减” 政策与语文课程的教育要求,并将其作为制订作业目标的重要参考,让作业目标对接语文能力发展的不同领域。
3.2 提取单元大概念,创设单元作业大情境
“ 双线组元” 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主要特点,每个单元都有主题。教师可以根据语文单元主题来设计作业,让作业内容始终围绕单元主题开展,以加强学生对单元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教师要综观单元的课文内容,找出每一篇课文中与单元主题相对应的词语或中心思想,进而明确本单元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要点,然后结合学生所需要掌握的知识点,立足单元整体教学来设计大单元作业。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应该遵从大单元整体设计。大概念是大单元整体教学的核心,因此作业设计也应该以大概念为目标。教师结合学情综合考虑提炼具有概括性和可迁移性的观点,即为单元学习的大概念。
3.3 设计单元作业大任务,细化大单元作业子任务
在大单元作业设计过程中,大任务要以学生的学习为主线进行设计,确定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好的单元大任务应当具有可操作性、连贯性、开放性和探究性,以满足不同层次和不同背景的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细化大单元子任务是实现作业目标的根本。教师应当提前考虑任务的实施,细化子任务,为学生准备好所需资源、制作所需文档、提供详细的指导方针等,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自我实践能力。
3.4 制定大单元作业反思评价表,优化大单元作业设计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及时对学生完成的任务进行评价和反馈,以促进学生学业质量的提高和核心素养的落实。作业设计后,教师还应该制定大单元作业反思评价表,通过分析统计,从科学性、结构性、分层性和多样性等角度,反思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弥补作业设计中思考的不足。当然,对于一些具有综合要求的作业,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在作业中的具体表现,形成反思内容,不断提高作业设计质量。
结束语
“ 双减” 背景下,小学语文大单元作业符合课程视域目标性、系统性等理念,是现阶段学校广泛采用的作业形式。教师要精心优化小学语文大单元设计策略,加强研究分析,综合思考,不断丰富完善作业内容和作业形式,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既巩固基础知识,又提升核心素养,发挥大单元作业的作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
参考文献
[1]付小娟.基于思维型教学理论的小学语文“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学习任务群教学探究[J].甘肃教育研究,2023(12):81-83.
[2]崔姝华.大语文教学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研究[J].甘肃教育研究,2023(12):90-92.
[3]高晓娟.刍议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华夏教师,2023(36):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