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蒙语文课堂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建构研究
春梅
呼和浩特市蒙古族学校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010000
一、小学蒙语文核心素养内涵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
在小学蒙语文学习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是基础。蒙语具有独特的语音、词汇和语法体系。学生要能够正确地认读、书写蒙文字母,掌握基本的词汇和语法规则,进而构建自己的语言表达体系。例如,在人教版蒙语文教材中,通过简单的课文阅读和字词练习,学生逐渐积累词汇,学会用蒙语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如描述身边的事物、表达自己的喜好等。
(二)思维发展与提升
蒙语文学习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蒙语文的故事、诗歌等文学形式蕴含着丰富的逻辑关系和文化内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理解文本的结构、情节发展,这有助于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蒙语文中独特的文化元素也能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例如,在学习蒙语民间故事时,学生要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关系、情节的起承转合,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
(三)审美鉴赏与创造
蒙语文有着独特的审美价值。蒙语的文字形态优美,蒙语文作品中的诗歌、散文等充满了韵律美和意境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能够感受这种美,鉴赏蒙语文作品的艺术魅力。并且,学生在掌握一定的蒙语文知识后,能够进行简单的创作,如创作蒙语小诗,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在人教版教材中的蒙语诗歌单元,学生可以学习到不同风格的诗歌,领略蒙语诗歌的美,进而激发自己的创作灵感。
(四)文化传承与理解
蒙语文是蒙古族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学习蒙语文,学生能够深入了解蒙古族的历史、文化、习俗等。例如,在教材中关于蒙古族传统节日的课文中,学生可以了解到那达慕大会等节日的意义、传统活动等,从而传承和弘扬蒙古族文化。
二、小学蒙语文课堂教育评价现状及问题
(一)评价现状
目前,小学蒙语文课堂教育评价主要集中在学生的考试成绩上。学校和教师往往以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成果,以成绩排名来判断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多是针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如字词的听写、课文的背诵等。
(二)存在的问题
1. 评价维度单一
现有的评价主要关注知识层面,而忽略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其他方面。例如,很少关注学生在思维发展、审美鉴赏等方面的表现,不能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2. 评价主体单一
评价的主体主要是教师,学生自身、同学之间缺乏参与评价的机会。这样不利于学生全面地认识自己的学习情况,也不能从多方面获取反馈。
3. 缺乏过程性评价
目前的评价多是结果性评价,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进步缺乏及时的评价和鼓励,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蒙语文课堂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建构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维度
1. 知识与技能
包括蒙语文字的认读、书写规范,词汇量的掌握,语法知识的运用,口语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等。这一维度可以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测试等方式进行评价。例如,在人教版教材学习完一个单元后,教师可以通过单元测试来考查学生对本单元字词、语法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课堂上的口语表达练习来评价学生的口语能力。
2. 思维能力
关注学生在学习蒙语文过程中的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等的发展。可以通过对学生分析课文结构、理解故事寓意等表现进行评价。例如,在学习一篇蒙语寓言故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故事中的逻辑关系,根据学生的分析情况评价其思维能力。
3. 审美素养
评价学生对蒙语文作品的审美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对蒙语诗歌、散文等作品进行赏析,评价学生的审美素养。例如,在学习一首蒙语诗歌后,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诗歌意境和韵律的理解。
4. 文化素养
考查学生对蒙古族文化的了解、传承意识。可以通过学生对涉及蒙古族文化内容的课文的理解、对蒙古族传统习俗的介绍等方面进行评价。如在学习关于蒙古族服饰的课文后,让学生介绍蒙古族服饰的特点及其文化内涵。
(二)评价主体多元化
1. 教师评价
教师要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在各个维度的表现,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给予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
2. 学生自评
学生通过自我评价,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例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在蒙语诗歌创作中的表现,评价自己在审美素养方面的发展情况。
3. 学生互评
同学之间相互评价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自己的学习情况,同时也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例如,在小组合作学习蒙语课文后,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评价对方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知识的掌握、思维能力的展现等。
(三)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
1. 过程性评价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对学生的积极参与、创新思维、合作能力等给予肯定和鼓励。例如,当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一个独特的见解时,教师要及时表扬,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
2. 结果性评价
通过定期的测试、考试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但是结果性评价不能仅仅以分数为标准,要结合学生在各个评价维度的表现综合评定。
通过构建这样一个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蒙语文课堂教育评价指标体系,能够更加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小学蒙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更好地传承和发展蒙语文及蒙古族文化。
参考文献:
[1]李欣桐.初中现当代散文教学现状分析及优化策略[J]. 文学教育(下),2021(04)
[2]褚慧.基于蒙古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混合式学习课程设计[J]. 教学研究,2019(03)
[3]陈燕.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学科教学设计——以《端午的鸭蛋》为例[J]. 中国教师,2017(23)
[4]周建平.让学生激情飞扬——浅论初中散文阅读教学的情感激发[J].学周刊,201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