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AI 技术融合小学语文课堂的应用与探索

作者

陈媛婕 马月

南漳县李庙镇李庙完全小学

一、引言

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语言表达、思维发展和文化素养培养起着关键作用。传统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教学方法单一、个性化不足等问题。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AI 技术正逐步改变传统语文教学模式[1]。在小学语文教学中,AI 技术能够提供智能化、个性化的学习支持,为师生创造更高效、更有趣的教学体验。

二、AI 技术在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中的应用

2.1 个性化识字学习

通过图像识别技术,AI 可以实时检测学生的书写笔顺和字形结构[2] 。AI 学情分析系统可以收集学生日常识字练习数据,如学生对不同汉字的认读、书写准确率,分析高频错字、薄弱字形,如同音字“ 在” 和“ 再” 、形近字“ 已” 和“ 己” 的混淆情况,从而生成个性化识字清单。针对每个学生的薄弱环节,推送专属的识字练习和学习建议。例如,对于经常写错“ 未” 和“ 末” 的学生,系统可以推送包含这两个字的组词、造句练习,以及关于它们区别的详细讲解资料 。同时,根据学生识字熟练度,AI 自动调整学习难度。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优先强化常用字学习,借助图像联想等方式降低记忆难度,如学习“ 日” 字时,展示太阳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其含义和字形关联;对能力较强的学生拓展汉字文化,如讲述“ 日”字在古代的演变过程和相关的成语典故。

2.2 多模态情境化识字

运用生成式AI 创建与汉字相关的虚拟场景,增强识字教学的趣味性和情境性。比如在学习“ 山、水、田、林” 等字时,通过AI 生成式技术创建一个美丽的乡村场景,有连绵的“ 山” 、清澈的“ 水” 、整齐的“ 田” 和茂密的“ 林” ,并配以生动的语音讲解,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轻松掌握汉字的含义和用法。此外,借助AR/VR 技术,让学生与汉字进行互动。通过 AR 识字 APP 扫描卡片,呈现 3D 汉字演变动画,从甲骨文到楷书的动态变化过程[3],让学生直观感受汉字的历史变迁。还可以模拟汉字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如店铺招牌、交通标志等,强化学生对汉字实用性的认知 。

2.3 智能书写指导

配备压力传感器的智能书写板或移动端 APP,能够实时捕捉学生书写轨迹。AI 自动判断笔画顺序、笔画长短比例等问题,即时标注错误并演示正确写法。例如,当学生书写“ 为” 字时,若笔画顺序错误,系统会立即提示并展示正确的笔顺动画。同时,在电子课本或教学课件中嵌入AI 田字格,根据汉字结构自动调整占位比例,帮助学生掌握间架结构规律。如书写“ 好” 字时,提示“ 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女字旁的横画变为提画” 。

三、AI 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3.1 个性化阅读资源推荐

AI 可以分析学生的阅读日志,包括阅读速度、理解准确率、兴趣偏好等数据,为学生生成个性化书单。对于喜欢科幻故事且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推荐刘慈欣的《流浪地球》等作品的青少年版;对于阅读基础较弱的学生,推送简单易懂的童话书籍,如《安徒生童话》的精简版。同时,借助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解析文本难度,为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适配的阅读材料。例如,对于文言文阅读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带有详细注释、翻译和讲解的版本,逐步过渡到原版阅读 。

3.2 沉浸式阅读体验

结合AI 图像生成、语音合成技术,将文字转化为可视化场景和生动的语音,辅助学生理解文本。在学习《桂林山水》时,AI 生成桂林山水的3D动画场景,展现漓江的清澈、山峰的奇特,同时配以优美的语音朗读课文,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利用VR/AR 技术构建虚拟阅读场景,如学习《景阳冈》时,学生可以通过 VR 设备置身于景阳冈的环境中,感受武松打虎的紧张氛围。通过AI 语音交互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分析人物对话中的语气、隐含意图,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

3.3 阅读分析与思维培养

借助AI 文本解析工具,可视化呈现文章结构,如生成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理文章脉络;展示情感倾向,用正负情绪热力图让学生直观了解文章的情感基调;标注写作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高频词,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文章的写作特色。例如,在学习《落花生》时,通过AI 分析可以清晰呈现文章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以及作者对花生默默奉献品质的赞美之情。此外,设计“ AI 辩论伙伴” 功能,学生提出对某篇课文的观点,如《将相和》中蔺相如的做法是否明智,AI 模拟不同立场进行辩论,促使学生从多角度论证观点,提升思辨能力 。

四、AI 技术在小学语文作文批改中的应用

4.1 智能批改与即时反馈

AI 作文批改系统能够快速识别学生习作中的错别字、错误的标点符号和病句等基本问题,并给出修改建议。例如,当学生写出“ 我去商店买了一只铅笔和一块像皮” 时,系统会自动标注“ 像皮” 为错别字,并提示正确写法。同时,对作文的语法、词汇运用、逻辑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如指出段落之间衔接不自然,建议使用合适的过渡词。学生提交作文后,能立即获得批改结果和反馈,及时了解自己的写作问题,进行针对性修改 。

4.2 写作指导与资源推送

根据批改结果,AI 系统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写作指导。如果发现学生在描写景物时词汇匮乏,系统会推送描写景物的好词好句、优秀范文片段等学习资源,帮助学生丰富词汇量,提高写作技巧。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写作问题,生成专项练习,如针对语句不通顺的问题,设计语句重组、扩写缩写等练习题目,助力学生提升写作能力 。

七、结论

AI 技术在小学语文识字写字、阅读和作文批改教学中具有显著优势,能够实现个性化教学、增强学习体验、提高教学效率。然而,在应用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通过加强教师培训、筛选优质资源、合理运用技术和保障数据安全等策略,可以有效应对这些挑战,充分发挥AI 技术的优势,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发展,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和全面成长创造更有利的条件,让学生在 AI 技术赋能的语文课堂中收获更多知识与技能,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S]. 2022.

[2] 王晓燕. 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2021(5).

[3] 李强. 智能时代的小学语文教学创新[M]. 北京教育出版社,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