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字孪生的风电场全生命周期运维管理平台设计
颜金超 宋晓阳 张文清 姜鹏标 陈珂焜
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1199
随着全球清洁能源需求激增,风电作为关键可再生能源,其应用与发展愈发广泛。风电场规模持续扩张,设备数量不断增多,运维管理难度与日俱增。传统运维管理依赖人工巡检与定期维护,效率低、成本高且故障发现滞后。数字孪生技术作为新兴手段,能创建物理实体虚拟模型,达成物理与虚拟世界实时交互融合。将其应用于风电场运维管理,可实时监测设备状态、预测故障、优化运维策略,提升运维效率、降低成本,保障风电场安全稳定运行,设计相关平台意义重大。
1 风电场全生命周期运维管理需求分析
1.1 设备实时监测需求
风电场设备体系复杂,涵盖风力发电机组、变压器、开关柜等多种类型。不同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其运行参数会实时变化,且这些参数直接反映设备的健康状况。像温度、振动、转速、电流、电压等关键参数,任何异常波动都可能预示着设备存在潜在问题。因此,对这些参数进行实时监测至关重要,它能够及时捕捉设备的异常状态,为后续的运维工作提供准确依据,避免故障的进一步恶化。
1.2 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需求
传统运维方式往往是在设备发生故障后才进行维修,这不仅会使设备停机时间大幅增加,严重影响风电场的发电效率,还会增加维修成本。为改变这一现状,亟需实现对设备故障的精准预测。通过提前掌握设备可能出现的故障,运维人员可以提前制定维护计划,采取针对性的维护措施。这不仅能有效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还能显著提高设备的可靠性,保障风电场的稳定运行。
1.3 运维决策支持需求
风电场运维管理涉及设备维护计划制定、备品备件管理、人员调度等多个关键环节。在实际运维过程中,运维人员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然而,仅凭经验往往难以达到最优效果。因此,需要为运维人员提供强大的决策支持工具,通过数据分析、模型预测等手段,帮助他们制定合理的运维策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运维效率和质量,降低运维成本。
1.4 全生命周期管理需求
风电场的生命周期涵盖规划、设计、建设、运行和维护等多个阶段,各阶段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目前,各阶段的信息往往存在孤岛现象,缺乏有效的共享和协同机制。这不仅导致信息传递不畅,还增加了管理成本和难度。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个覆盖全生命周期的运维管理平台,实现各阶段信息的无缝对接和协同工作,提高风电场的整体管理水平,为风电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 平台设计架构
2.1 数据采集层
数据采集层承担着采集风电场各类设备运行数据与环境数据的重任。通过在设备上合理安装温度、振动、电流、电压等多种传感器,能够实时且精准地获取设备的运行参数。同时,对风速、风向、气温等气象数据进行采集,为后续深入分析风电场运行状况以及制定科学运维决策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
2.2 数据传输层
数据传输层负责将采集到的数据从设备现场安全、稳定地传输至数据中心。可依据实际情况选择通信方式,若数据量大且传输距离远,光纤通信等有线方式是可靠之选;若对灵活性要求高,4G/5G、ZigBee 等无线通信方式则更为合适。需综合考量数据量和传输距离,确保数据可靠传输。
2.3 数字孪生模型层
数字孪生模型层是平台的核心枢纽,通过构建风电场设备的虚拟模型,达成物理设备与虚拟模型的实时精准映射。该模型涵盖几何、物理、行为和规则模型等。几何模型展现设备外观结构;物理模型模拟力学、热学等特性;行为模型反映运行逻辑;规则模型定义运行规则与约束。
2.4 应用服务层
应用服务层依托数字孪生模型,为风电场运维管理提供丰富多样的应用服务,涵盖设备实时监测、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运维决策支持以及能耗分析等方面。它借助先进的数据分析算法和模型,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深度剖析与处理,从中提取出极具价值的信息。这些信息能为运维人员提供精准可靠的决策依据,助力提升风电场整体运维管理水平。
2.5 用户交互层
用户交互层宛如一座畅通的沟通桥梁,为用户打造直观便捷的交互界面。界面上,风电场运行状态、故障预警以及运维决策建议等信息一目了然。用户借此能实时查看设备运行参数、纵览历史数据趋势图,第一时间接收故障预警通知。依据清晰的决策建议,用户可快速制定合理的运维计划,有效缩短运维响应时间,显著提高运维效率。
3 平台关键技术实现
3.1 多源数据融合技术
风电场数据采集渠道多元,源于不同传感器和系统,导致数据格式与精度差异显著。为提升数据质量与可用性,需采用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它能将分散数据整合处理,消除格式与精度差异带来的干扰。常用的加权平均法、卡尔曼滤波法、神经网络法等各有优势,可根据实际需求灵活选用,实现数据优化。
3.2 数字孪生模型构建与更新技术
构建精准的数字孪生模型是平台功能实现的关键。借助三维建模与仿真软件,结合设备实际参数和运行数据,可建立几何与物理模型。同时,利用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算法,依据设备实时运行数据对模型动态更新,让模型与设备实际运行状态高度契合,为运维提供可靠依据。
3.3 智能运维决策算法
智能运维决策算法是平台核心算法。通过分析设备运行数据和故障历史数据,可建立故障预测与健康评估模型。采用支持向量机、人工神经网络、决策树等机器学习算法,能对设备故障精准预测和分类。再结合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等优化算法,能为运维人员提供最优运维决策方案。
3.4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技术
风电场数据涉及设备运行参数、运维计划等海量敏感信息,犹如风电场运转的“ 核心密码” ,一旦泄露,不仅会使企业蒙受经济损失,还可能扰乱电力供应秩序。为此,需借助数据加密、访问控制、身份认证等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技术,从加密传输、权限管控、身份核验等多维度筑牢安全防线,全方位保障数据安全保密,杜绝非法获取与篡改。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风电场全生命周期运维管理平台,通过分析风电场全生命周期运维管理的需求,设计了平台的架构,并探讨了平台各层的关键技术实现。该平台能够实现风电场设备的实时监测、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为运维人员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提高风电场的运维效率和质量,降低运维成本,保障风电场的安全稳定运行。随着数字孪生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未来还可以进一步优化平台的性能和功能,提高平台的智能化水平,为风电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峰,张悦。风电场全生命周期运维成本分析与优化策略[J].可再生能源,2023(05):45-52.
[2]刘浩,陈晨。基于 BIM 技术的风电场运维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能源工程,2022(06):60-66.
[3]赵刚,孙明。风电场运维风险管理体系构建及其在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23(04):3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