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课程下乡村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开展综合与实践类活动

作者

李炳德

广西南宁横州市校椅镇第一初级中学

引言:在新课程改革浪潮的强力推动之下,初中数学教学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综合与实践类活动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日益突出。这类活动犹如一座桥梁,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同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紧紧联系起来,给学生给予了将理论知识付诸实践的宝贵机遇,有力地推进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乡村初中数学教学的现存问题

(一)资源匮乏

乡村地区在教育资源的配备上同城市相比较而言差距明显,数学教具的数量有限并且种类单调,不能够满足多种多样的教学需求,相关的数学图书资料老旧、稀缺,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比较狭隘,信息技术设备陈旧,致使学生不能及时接触到先进的数学教学资源和工具。由于这些资源的缺乏,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受到极大限制,常常只能在有限的条件下开展,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学生参与度低

长久以来,乡村学生被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所牵绊,习惯于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探究和动手操作的意识,对于综合与实践活动这样一种需要自主思考并积极动手去做的学习方式。他们往往存在着畏难心理。一些学生因为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够牢固,对自己能否做好数学学习缺乏信心,觉得综合与实践活动太难,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因而对待参加活动的态度是消极的。

(三)教师指导能力不足

乡村教师担负着繁重的教学任务,日常工作的压力大,这就使他们参加专业培训的时间和精力受到极大的限制,而且由于地域和资源的限制,他们接触到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机会也较少。所以,在综合与实践活动的设计,组织和实施,过程指导等方面,乡村教师存在明显的不足,不能给学生提供全面,有效地指导,从而影响了活动的质量和效果[1]。

二、乡村初中数学教学中引导开展综合与实践类活动策略

(一)整合资源策略

通过对各类分散资源展开系统整理,改良结合以及协作运用来做到资源的最大价值。在乡村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当中,积极整合校内外资源,可冲破资源瓶颈,给活动的推行营造出更为充裕且有益的环境。整合不同种类的资源,会产生资源互补的好处,从而迎合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提升活动的丰富度与趣味性。

乡村初中的数学老师想要开展一次“ 测量校园里不规则的土地面积”的综合实践活动。在准备活动时,教师清楚学校缺少专门的测量仪器这个难题,于是教师首先在学校内部搜集资源,利用学校仓库里闲置的竹竿、绳子这些简单的工具,指导学生运用相似三角形原理大致估算出土地面积。

(二)激发学生兴趣策略

当个人对于某项活动具有浓厚兴趣的时候,便会产生内在的动力,促使自己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其中。在乡村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当中,若设计出紧密关联学生现实生活实际并充满趣味性的主题活动,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与好奇心,激发他们参与到活动中的积极性,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探寻。

乡村的一位数学教师开展“ 设计校园运动会奖品方案” 这一综合实践活动时,充分考虑到学生对于校园运动会比较熟悉并且很关注,活动一开始,教师就拿出了以前举办运动会时候的奖品照片和视频,引发了学生的议论和兴趣。随后,教师提问:怎样才能在给定的预算之内,设计出既符合同学们的需求又很有吸引力的奖品方案呢?学生开始思索并展开讨论,他们分成小组去调查市场,弄清楚各种奖品的价格以及受欢迎的程度。然后利用自己学到的数学知识,像数据分析,成本核算,比例分配等,制订出多个奖品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积极主动,既学会了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又对数学学习产生很大的兴趣[2]。

(三)提升教师指导能力策略

教师的专业成长永无止境,教师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反思才能使自己的专业得到提高。乡村初中数学教师积极参加各种培训,观摩学习优秀的教学案例等活动,可以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技能,提高自己对综合与实践活动的指导水平,更好地引导学生开展高质量的活动。

乡村学校想提高数学教师关于综合与实践活动的指导能力,于是安排教师参加为期一周的线上培训课。课程内容很充实,包含综合与实践活动的目标设置,活动设计的基本准则和办法,活动开展的过程技巧,以及合理的评价体系等。培训期间,教师通过看专家讲座,参加线上讨论,剖析优秀案例等方式,全面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

结束语:新课程环境之下,乡村初中数学综合与应用类活动的推进可谓“ 路漫漫其修远兮” ,当下存在资源短缺,学生参与积极性差,教师引导能力弱等难题,但通过整合资源,调动学生兴趣,加强教师引导能力这些办法,可以一步步战胜艰难险阻,给此类活动的推进奠基。

参考文献:

[1]温蓓.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合作学习模式探究[J].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2025(1):013-016.

[2]邢诗豪.聚焦STEAM 教育理念,优化初中数学“ 综合与实践” 教学[J].数理天地(初中版),2025(4):1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