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照明施工质量问题及控制对策分析
李中锋
身份证号:412726198312051613
引言
建筑电气照明施工质量问题在建筑行业中日益凸显,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安全性能以及能源消耗。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业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与此同时,建筑电气照明施工质量问题也日益引起广泛关注。因此,旨在分析建筑电气照明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并探讨相应的控制对策,以提高施工质量,保障建筑物的使用安全。
1 建筑电气照明工程施工特点
建筑电气照明工程施工遵循建筑工程的一般规律,但也具有自身的特点。这主要体现在:第一,系统设备布置复杂,管线布置长,占建筑空间较大。一个30 层写字楼的照明系统管线总长约为 120km ,设备数量可达万余件。这需要设计合理的线槽,并优化线路布置,减少管线交叉。第二,照明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建筑功能、人们活动特点、室内装修风格等因素。不同场所对照度和照明品质要求不同,如办公室照度为 300~500lx ,会议室为 500~750lx 。第三,照明对建筑电力负载影响很大,可占总用电量的 30% 以上。因此,照明系统设计要注重节能,选择高效光源和控制装置,采用自动调光、分区控制等措施。第四,施工期间系统易受污染和机械损伤,需要加强防护。同时,线路和设备布置较为复杂,施工空间受限,需要精心组织设计。采用预制装配式施工,可以提高灯具安装效率,缩短工期。第五,竣工后,照明系统需要进行全面检查和调试。重点是测试各类灯具是否正常工作,照度是否达标,控制系统是否可靠,保证设备运行安全。
2 建筑电气照明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
2.1 电气设备的选型不当
(1)电气设备的选型不当是指在施工过程中,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忽视技术参数、盲目追求低价等,选择和使用不符合设计要求和技术标准的电气设备,如线管、线槽、电缆、灯具、配电箱等,影响电气系统的性能、安全、寿命。(2)缺乏专业知识,不了解电气设备的性能、规格、参数、用途等,不能根据设计要求和技术标准合理选择电气设备,或者受到利益驱动,忽视技术参数,盲目追求低价,选择和使用不合格的电气设备。(3)影响电气系统的性能。如,选用不合适的灯具,造成照明的亮度不足、色温不适、色彩失真,或者选用不合适的配电箱,造成控制不准确、不灵敏、不可靠;影响电气系统的安全。如,选用不合适的线管、线槽、电缆等,造成线路的过载、短路、漏电、火灾等,危及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影响电气系统的寿命。如,选用不合适的电气设备,造成电气设备的损坏、老化、故障等,增加维修和更换的成本和频率。
2.2 电线接头接触不良
电线接头接触不良是指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操作不规范、工具不合适、材料不合格等,导致电线接头的接触面积不够、接触压力不足、接触电阻过大,影响电线的导电性能。(1)施工人员操作不规范:不按照技术标准和工艺要求进行电线的剥皮、扭接、压接、焊接等,造成电线的断裂、松动、氧化,或者施工人员未经许可,随意改变电线的长度、方向、位置等,造成电线的拉伸、弯折、挤压。(2)工具不合适:使用不符合要求的工具,如剪刀、钳子、电焊机等,造成电线的损伤、变形、烧毁。材料不合格:使用不符合要求的材料,如电线、接头、胶带等,造成电线质量不佳、接头不牢固、胶带不绝缘等。造成电线的电压降,影响电气设备的正常工作,如灯具的亮度降低、配电箱的控制失效等。造成电线的电流增大,影响电气系统的安全,如电线的发热、熔断、火花等。造成电线的电阻增大,影响电气系统的效率,如电线的功率损耗、功率因数降低等。
3 建筑电气照明施工中的质量控制策略
3.1 加强施工组织管理
施工组织管理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人员、设备、材料、工期、质量、安全等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监督,以确保施工过程的有序、高效。(1)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根据施工图纸、技术标准、工程特点、现场条件等,制定科学、可行、经济的施工方案,明确施工的目标、任务、步骤、方法、工艺、工期、成本等,为施工提供指导和依据。(2)建立健全的施工管理制度。根据施工方案和施工标准,制定和完善施工管理制度,如施工人员的分工、责任、考核、奖惩等,施工设备的选用、维护、检测等,施工材料的采购、验收、储存、使用等,施工质量的控制、检测、评价等,施工安全的防范、教育、监督等,施工文明的规范、培训、考核等,以规范施工的各个环节,提高施工的管理水平。(3)加强施工现场的协调和沟通。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及时协调施工人员、设计人员、监理人员、业主人员、供应商等各方的关系,解决施工中遇到的问题,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3.2 加强施工质量的控制和改进
首先,需要对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识别。这包括评估施工人员的技能水平、专业素质和工作态度,因为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到施工的准确性和质量。同时,施工设备的性能、质量和维护状况也是关键因素,因为设备的问题可能导致施工质量下降。此外,施工材料的品种、规格和质量也会对最终的建筑质量产生重大影响。施工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和风力等自然条件也需要被考虑在内,因为它们可能会影响施工过程和材料性能。施工方法的选择、操作和工艺流程同样重要,因为不当的方法和工艺可能会导致质量问题。最后,施工管理的计划、组织、协调和监督能力也是确保施工质量的关键。接下来,建立和完善施工质量的控制和改进机制至关重要。这包括设定明确的施工质量目标和责任分配,确保所有施工人员都清楚自己的职责和期望。同时,建立记录和检测系统,以监控施工过程和最终产品,确保它们符合预定的质量标准。定期的质量评价和反馈机制也应该建立,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3.3 重视防雷接地设计施工
防雷接地设计施工是指在建筑电气照明施工中,根据建筑物的防雷等级、功能、结构、地理位置等因素,合理设计防雷接地系统,以保护建筑物和人员免受雷电的危害,实现施工的安全化。(1)根据建筑物的防雷等级,选择和使用符合技术标准和规范的防雷接地设备和材料,如避雷针、避雷网、避雷带、引下线、接地体、接地线、等电位连结器、防雷保护器等,以满足建筑物的防雷接地要求。(2)结合建筑物的功能,选择和使用合适的防雷接地方式和方法,如,利用建筑物的结构钢筋、金属构件、金属管道等作为接地体或引下线,或者设置人工接地体(接地极、接地网等),以满足建筑物的功能性和安全性要求。(3)按照建筑物的结构,选择和使用合适的防雷接地位置和方向,如,在建筑物的顶部、外围、角部、变形缝处等设置接闪器、引下线、均压环等,以符合建筑物的结构特点,满足其稳定性要求。
结语
总而言之,近年来,随着建筑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其对电气工程的依赖程度也在不断加深,而照明系统又是电气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需要施工单位对照明系统施工予以足够的重视,明确施工质量问题,有针对性地提高照明系统施工质量,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的功能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王国强.建筑电气工程照明系统施工质量控制研究[J].光源与照明,2021(10):28-30.
[2] 张 鹏 . 建 筑 电 气 施 工 中 照 明 节 能 技 术 的 运 用 [J]. 百 科 论坛,2021(13):2163.
[3]陈强.建筑电气工程中智能化技术的应用[J].休闲,202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