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措施

作者

纪仁龙

烟台飞龙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烟台市 264003

前言: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因其具有良好的整体性、抗震性和空间分隔灵活性等优点,在现代建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耐久性和使用功能。

1.施工前准备工作① 技术准备

在施工前,施工技术人员必须认真熟悉施工图纸,了解设计意图和要求。组织图纸会审,对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与设计单位沟通解决。同时,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明确施工工艺、技术要求和质量控制标准。此外,还需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其熟悉施工流程和操作要点。

② 材料准备

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进度计划,提前采购所需的钢筋、水泥、砂石、外加剂等建筑材料。材料进场时,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检验和验收,确保材料质量符合要求。例如,钢筋应具有质量证明文件,并对其外观、直径、力学性能等进行检查;水泥应检查其品种、强度等级、出厂日期等,并按规定进行复试。

③ 人员准备

组建专业的施工队伍,包括模板工、钢筋工、混凝土工等。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能,并进行岗前培训,提高其质量意识和操作水平。同时,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各级人员的质量职责,确保施工过程的质量可控。

④ 现场准备

做好施工现场的“ 三通一平” 工作,即水通、电通、路通和场地平整。搭建临时设施,如办公区、生活区、材料堆放区等。根据施工需要,合理布置施工机械和设备,并进行调试和试运行,确保其性能良好。

2.模板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措施

2.1 施工技术要点

① 模板选型:根据工程特点和结构形式,选择合适的模板类型,如组合钢模板、木模板、铝合金模板等。模板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够承受混凝土的侧压力和施工荷载。 ② 模板安装:模板安装前,应先进行测量放线,确定模板的安装位置和标高。模板安装应牢固、平整,拼缝严密,不得漏浆。对于梁、板、柱等构件的模板,应设置足够的支撑和拉结,防止模板变形和位移。 ③ 模板拆除:模板拆除时间应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确定,一般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75% 以上时方可拆除。拆除模板时,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原则,严禁野蛮拆除,避免损坏混凝土表面和棱角。

2.2 质量控制措施

① 加强模板材料的质量检验:对进场的模板材料进行严格检查,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对于不合格的模板材料,应及时退场,不得使用。 ② 严格控制模板安装质量:在模板安装过程中,应加强质量检查,确保模板的安装位置、标高、尺寸等符合设计要求。对于拼缝不严密的模板,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如粘贴密封条等。 ③ 做好模板拆除后的养护工作:模板拆除后,应及时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养护,防止混凝土因失水而出现裂缝。养护时间应根据混凝土强度增长情况和环境条件确定,一般不少于7 天。

3.钢筋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措施

3.1 施工技术要点

① 钢筋加工:钢筋加工应在加工场地进行,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下料、弯曲等加工。钢筋的弯钩和弯折应符合规定,弯钩的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 3 倍(对于箍筋,其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 倍)。 ② 钢筋连接:钢筋连接方式主要有绑扎搭接、焊接和机械连接等。应根据钢筋的直径、部位和使用要求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绑扎搭接时,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且搭接接头应相互错开;焊接连接时,应保证焊接质量,焊缝应饱满、无夹渣、气孔等缺陷;机械连接时,应选择质量可靠的连接套筒,并按照操作规程进行连接。 ③ 钢筋安装:钢筋安装前,应先清理模板内的杂物,并在模板上划出钢筋的位置线。钢筋安装应位置准确,间距均匀,绑扎牢固。对于梁、柱等构件的钢筋,应设置足够的箍筋和拉筋,确保钢筋骨架的稳定性。

3.2 质量控制措施

① 加强钢筋原材料的质量检验:对进场的钢筋进行严格检查,检查其质量证明文件、外观质量和力学性能等。对于不合格的钢筋,应及时退场,不得使用。 ② 严格控制钢筋加工质量:在钢筋加工过程中,应加强质量检查,确保钢筋的加工尺寸、形状等符合设计要求。对于加工不合格的钢筋,应及时进行返工处理。 ③ 加强钢筋连接质量的检验:对于焊接连接和机械连接,应按照规定进行接头检验,如拉伸试验、弯曲试验等。对于检验不合格的接头,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或重新连接。 ④ 严格控制钢筋安装质量:在钢筋安装过程中,应加强质量检查,确保钢筋的安装位置、间距、数量等符合设计要求。对于安装不合格的钢筋,应及时进行调整和整改。

4.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措施

4.1 施工技术要点

①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根据工程要求和原材料性能,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配合比应满足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等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对配合比进行适当调整。 ② 混凝土搅拌与运输:混凝土搅拌应采用强制式搅拌机,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投料和搅拌,确保混凝土的搅拌均匀。混凝土运输应采用专用的运输车辆,运输过程中应保持混凝土的均匀性,避免出现离析、泌水等现象。 ③ 混凝土浇筑与振捣:混凝土浇筑前,应先对模板、钢筋等进行检查和清理。浇筑时应分层进行,每层厚度不宜过大,一般不超过 500mm 。振捣应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时间应适当,确保混凝土密实。对于梁、柱节点等钢筋密集部位,应加强振捣,避免出现蜂窝、麻面等质量问题。 ④ 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养护方法主要有自然养护和加热养护等。自然养护时,应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保湿材料,如塑料薄膜、草帘等,并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养护时间应根据混凝土强度增长情况和环境条件确定,一般不少于 7 天。对于大体积混凝土,还应采取温度控制措施,防止混凝土因内外温差过大而产生裂缝。

4.2 质量控制措施

① 加强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检验:对进场的水泥、砂石、外加剂等原材料进行严格检查,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对于不合格的原材料,应及时退场,不得使用。 ② 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投料,不得随意更改。同时,应定期对原材料进行计量检查,确保计量准确。 ③ 加强混凝土浇筑与振捣质量控制: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加强质量检查,确保混凝土的浇筑顺序、分层厚度等符合要求。振捣时应避免漏振、过振等现象,确保混凝土密实。 ④ 做好混凝土养护工作:养护期间应安排专人负责,定期检查混凝土的养护情况,确保混凝土表面保持湿润。对于养护不到位的部位,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结束语

在施工过程中,须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操作,加强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控制好模板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等关键环节的施工质量。同时,应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和验收,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通过采取有效的施工技术要点和质量控制措施,可以提高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施工质量,保障建筑物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参考文献

[1]]党奇龙,孙巧芳.浅谈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屋顶花园施工技术[J].四川水利,2024,45(S1):6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