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建筑通风空调工程的节能减排措施分析

作者

陈磊

身份证 21088219820714062X

1 建筑通风空调组成及节能存在问题

建筑通风空调是民居建筑项目中的主要构成,其中不仅包括综合性空调设备,也包括与通风空调使用相关的采暖、温度调节、通风装置,将所有与之相关的构件进行集成与匹配,便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通风空调装置。此装置在实际应用与相关研究中,涉及的学科与工程领域较广,主要包括物理学、流体学、热力学、电力学、机械学等。尽管相关此方面的工程较为复杂,但将其合理规划与部署在建筑结构中,其最大优势便是为建筑居住群体创造或提供一个相对适宜的室内环境,此种设计与普通的在家庭中安装空调解决室内环境温度问题是存在较大差异的。

目前,我国已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与人力用于开发此类工程项目,并提出了要实现此类工程在市场内的推广与持续化发展,应做好对工程的节能减排设计。而在此过程中的节能减排便是指在使用空调调节室内环境温度时,可以做到碳排放的降低、对不可再生能源的节约使用等。在建筑行业高速发展的当下,如何实现在设计建筑工程项目时,创造友好型社会、坚持节约理念是十分关键的。但在深入建筑行业的研究中发现,大部分建筑设计方在进行建筑通风空调工程的设计与施工规划时,受到个人利益的驱使,忽视了在此过程中融入环保与节能理念,也有部分工程方认为环保工作的实施并不是其个人需要考虑的问题。尤其在建筑暖通工程设计与开发时,设计方只关注工程数量,却忽视了工程的质量,导致此项目在建成投入使用后,不仅存在前期投入高的问题,还存在后续运行耗能严重的现象。在对市场建筑行业建设项目的质量抽检时发现,大部分建筑在建成后的能耗超出了国家设计标准,而此种问题也映射了我国现有的建筑设计空调工程技术在应用中存在短板。为实现对此类工程在建设中的全面优化,施工方与设计方制定了多种可操作性较强的工程方案,但由于不同的设计方案在设计时所考虑的角度不同,因此方案在应用中可以解决的问题也是片面性的。

2 建筑通风空调工程的节能减排措施

2.1 建筑内节能型通风空调设施安装

在开展建筑通风空调工程时,首先需要完成对各个通风空调设施的安装,为了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在选择设施时应当尽可能选用节能型材料。以建筑通风空调工程中所需的水泵设施为例。在对其配管结构设计和安装时,配管与水泵的出水口和进水口直接连接,并且在管网结构上配备吊架结构,避免水泵主体承受过大重量,造成其承载力过大,无法实现管道正常运输。除此之外,在确定水泵配管支撑点位置时,应当确保其不会对水泵主体的正常运行以及维护工作开展造成影响。

2.2 通风空调机组风量控制

在完成对各个节能型通风空调设施的安装后,对通风空调机组的风量进行控制,确保其能够在满足建筑通风条件的基础上,降低能源的消耗以及废物的排放量。在施工过程中应当严格控制管路的整体设置,并做好对各个管路的降阻处理。针对不同的线路在接头位置上存在交叉的问题,应当按照优先无压管线施工、优先不可弯折管线施工、高成本管线施工的原则完成。

为实现对其风量的合理控制,在按照上述原则完成对管线的配置后,在布设管路的过程中,应当尽可能选用直线管路,尽可能避免使用弯头或直角管线。若针对特殊条件必须安装弯头结构,则应当对其曲率半径进行严格控制,可通过增设导流片的方式降低涡流出现的可能性,从而达到降低阻力的目的。

2.3 通风空调水系统平衡阀方位设计

对于建筑通风空调工程而言,其空调管线的施工是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确保整个通风空调体系稳定运行的基础条件。在后期运行过程中,若出现水网循环不流畅的问题,则可能是由于以下两点原因造成:其一为,不同专业交叉造成碰撞;其二为,管线内部被杂物堵住。针对上述造成水网循环不流畅的原因,在施工时应当充分考虑到管线布设路线的合理性,对不同专业管道的位置进行科学设置,以此避免出现存气的问题产生。同时,在对管网进行安装时需要对其中是否含有污泥、铁锈等杂质进行检查,在运行的过程中也需要保证管网始终处于干燥状态,防止返锈问题产生。

在完成对空调管线的施工后,为了确保空调水系统的水流始终保持均衡,对其静态平衡阀和动态平衡阀的方位进行设计。在对平衡阀安装时,应当将其安装在直管段内,并且在平衡阀前需要预留出一个高于管径总长度的 4倍及以上。同时需要判断平衡阀的位置是否能够方便其使用,并为其预留出维护和拆装的空间。

4 结束语

本文以某建筑项目为例,开展了建筑中通风空调工程节能减排措施研究,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新建项目的通风空调耗能显著低于其他早期建设项目在实际使用中的耗能,说明此次设计的措施具有节能减排良好效应。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相关空调工程设计的研究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与重视,为了提供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保障,应在后续的工作中,继续进行此项工程的优化,保证我国在建筑节能减排方面的研究位于国际领先地位。例如,在后续的研究中,将引进智能化技术,对功能叠加型建筑的节能进行设计、对建筑的温控系统展开优化等。

参考文献

[1]黄志祥,李丽.夏热冬暖地区超高层建筑自然通风节能潜力数值模拟分析[J].低碳世界,2021,11(12):67-69.

[2]刘浩恺,马飞,张德胜,等,地铁车站通风空调系统风水控制工艺节能难点及实现方法[J].工程技术研究,20216(21):38-39.

[3]王志成,张宇,张玥,等.适用于寒区的智能节能通风系统实验研究[J].节能技术,2021,39(2):117-122,143

[4]李玉鹏,任万兴,李洪杰.高效节能动叶可调轴流式主通风机在通风系统改造中的应用[J].能源技术与管理,2021,46(3):136-137.

[5]赵力,刘健,陈英杰,等.基于自然通风的疆内外住宅户型节能设计对比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1,24(19):1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