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风力发电机组状态监测与故障预警研究

作者

宋晓阳 张文清 姜鹏标 陈珂焜 高宣龙

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1199

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风力发电作为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方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快速的发展。风力发电机组通常安装在偏远地区,运行环境复杂多变,且机组结构复杂,包含众多关键部件,如叶片、齿轮箱、发电机等。这些部件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风速波动、温度变化、机械磨损等,从而导致故障的发生。一旦机组出现故障,不仅会影响发电效率,还可能导致机组停机,增加运维成本,甚至可能引发安全事故。因此,对风力发电机组进行实时、准确的状态监测与故障预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风力发电机组运行数据特性分析

1.1 数据量大

随着风力发电行业规模持续扩张,风力发电机组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量极为庞大。其涵盖风速、风向、功率、转速、温度、振动等多种传感器数据。这些数据以高频率实时采集,机组每时每刻都在生成新数据。随着机组运行时间的不断延长,数据量呈几何级数增长,对数据存储、处理和分析能力提出了极高要求。

1.2 数据类型多样

风力发电机组运行数据的类型丰富多样,包括数值型、文本型、图像型等多种形式。像风速、功率等可直接量化的数据属于数值型;机组的运行日志、报警信息等以文字形式记录的数据为文本型;借助红外热成像技术获取的机组部件温度分布图像,则属于图像型数据。不同类型的数据为全面分析机组状态提供了多维度的信息。

1.3 数据具有时序性和关联性

机组运行数据严格遵循时间顺序采集,不同时间点的数据紧密相连,存在明显的时序关系。这种时序性反映了机组运行状态的动态变化过程。同时,机组各部件的运行数据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关联。例如,齿轮箱温度升高可能暗示齿轮磨损,而齿轮磨损又可能进一步影响发电机的输出功率,各数据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1.4 数据噪声和不确定性

受传感器精度、环境干扰等多种因素影响,采集到的风力发电机组运行数据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噪声和不确定性。这些噪声数据会干扰对机组真实运行状态的判断,降低数据分析的准确性。若不进行有效预处理,可能会导致错误的故障诊断和预警,影响机组的稳定运行,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数据进行清洗和处理。

2 状态监测与故障预警系统架构

2.1 数据采集层

数据采集层主要负责采集风力发电机组各个部件的运行数据。通过在机组的关键部位安装各种传感器,如风速传感器、风向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振动传感器等,实时获取机组的运行状态信息。同时,还需要采集机组的控制系统数据,如功率设定值、转速设定值等。

2.2 数据传输层

数据传输层将采集到的数据从机组现场传输到数据中心。可以采用有线通信方式,如光纤通信,也可以采用无线通信方式,如4G/5G 通信、ZigBee通信等。根据数据量和传输距离的要求,选择合适的通信方式,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

2.3 数据处理层

数据处理层是整个系统的核心,主要包括数据存储、数据预处理、特征提取与选择以及故障预警模型构建等功能。数据存储采用分布式文件系统或数据库,如 Hadoop 分布式文件系统(HDFS)、HBase 数据库等,以存储海量的机组运行数据。数据预处理对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清洗、去噪、归一化等操作,提高数据质量。特征提取与选择从预处理后的数据中提取能够反映机组运行状态的特征参数,并选择对故障预警最有效的特征。故障预警模型构建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如支持向量机(SVM)、人工神经网络(ANN)、决策树等,构建故障预警模型,对机组的运行状态进行评估和预测。

2.4 应用层

应用层为用户提供交互界面,展示机组的运行状态信息、故障预警结果等。用户可以通过该界面实时查看机组的各项运行参数、历史数据趋势图,接收故障预警通知,并根据预警信息制定相应的运维计划。

3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状态监测方法

3.1 数据预处理

数据预处理是提高数据分析质量的关键步骤。首先对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清洗,去除明显错误或异常的数据点。然后采用滤波算法,如卡尔曼滤波、中值滤波等,去除数据中的噪声。最后对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将不同量纲的数据映射到相同的区间,便于后续的特征提取和模型训练。

3.2 特征提取与选择

特征提取是从原始数据中提取能够反映机组运行状态的本质特征。对于风力发电机组,可以从时域、频域和时频域等多个角度提取特征。例如,在时域可以提取数据的均值、方差、峰值等统计特征;在频域可以通过傅里叶变换提取数据的频谱特征;在时频域可以采用小波变换等方法提取数据的时频特征。特征选择是从提取的特征中选择对故障预警最有效的特征,以减少特征维度,提高模型的训练效率和预测准确性。常用的特征选择方法有相关系数法、主成分分析法(PCA)等。

4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故障预警模型构建与优化

4.1 模型构建

利用机器学习算法构建故障预警模型。支持向量机(SVM)通过寻找一个最优的超平面将不同类别的数据分开,具有较强的泛化能力,适用于小样本数据的分类问题。人工神经网络(ANN)具有强大的非线性映射能力,可以模拟复杂的系统关系,但需要大量的训练数据和较长的训练时间。决策树算法通过递归地将数据集划分为更小的子集,构建决策树模型,具有直观易懂、训练速度快等优点。根据风力发电机组故障预警的特点和数据情况,选择合适的机器学习算法构建故障预警模型。

4.2 模型优化

为了提高故障预警模型的性能,需要对模型进行优化。可以采用交叉验证的方法评估模型的性能,选择最优的模型参数。同时,利用集成学习的方法,如随机森林、梯度提升决策树(GBDT)等,将多个弱分类器组合成一个强分类器,提高模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此外,还可以采用在线学习的方法,使模型能够实时更新,适应机组运行状态的变化。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风力发电机组状态监测与故障预警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分析风力发电机组运行数据的特性,设计了状态监测与故障预警系统的架构,探讨了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状态监测方法和故障预警模型构建与优化方法。研究表明,大数据分析技术能够有效处理风力发电机组的海量运行数据,提取有价值的信息,提高状态监测的准确性和故障预警的及时性。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状态监测与故障预警系统为风力发电行业的智能化运维提供了有力支持,有助于降低运维成本,提高风力发电的经济性和可靠性。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未来还可以进一步探索更先进的数据分析算法和模型优化方法,以更好地满足风力发电行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姚建国.智能化技术在风力发电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产业科技创新,2023,5(04):65-67.

[2]陈洲洋,汝会通,邓宾宾,等.风力发电中的电机状态监测与故障定位技术分析[J].集成电路应用,2023,40(05):318-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