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防火监督难点及解决对策研究
李岳鹏
天水市消防救援支队秦州区大队741000
摘要:高层建筑因其高度、结构复杂性及人员密集性,使得火灾防控与扑救面临诸多挑战。本文分析了高层建筑防火监督的特点,包括建筑结构复杂、疏散难度大及消防设施依赖性强等方面,探讨了现存的监管体系不完善、消防安全意识薄弱及应急救援能力受限等问题,并提出了完善消防监管体系、提升消防安全意识及优化消防设施配置的优化对策。研究结果可为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以提高火灾防控能力,减少火灾事故损失。
关键词:高层建筑;防火监督;消防安全;监管体系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建筑已成为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高层建筑的结构复杂、功能多样及人员密集,其火灾风险相较于普通建筑更为突出。一旦发生火灾,扑救难度大、人员疏散受限、消防设施依赖度高等问题将严重威胁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加强高层建筑的防火监督工作,对于提高消防安全水平、降低火灾风险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高层建筑的防火监管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法规体系不健全、消防意识薄弱及应急救援能力受限等问题。本文将围绕高层建筑防火监督的特点、现存问题及优化对策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如何构建高效的消防管理体系,以提升高层建筑的整体消防安全水平。
一、高层建筑防火监督的特点
(一)高层建筑结构复杂,火灾扑救难度大
高层建筑因其高度和复杂结构,火灾扑救难度大。建筑空间高度增加和封闭性设计限制了消防设备的有效覆盖范围,外部灭火难度增大。新型建筑材料的燃烧特性可能加速火势蔓延[1]。火势在高层建筑中竖向蔓延尤为突出,受烟囱效应和通风系统的影响,火灾容易沿电梯井、管道井等竖向通道迅速扩展,进一步加大扑救难度。
(二)人员密集,疏散难度大
高层建筑人员密集,疏散难度大。人员集中区域多,密度大且流动性强,火灾时疏散容易因混乱受阻,延长疏散时间。疏散通道可能因空间限制难以满足防火要求,部分建筑疏散楼梯数量不足或宽度受限,增加疏散风险。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残疾人)逃生难度大,现有设施未充分考虑其需求。
(三)消防设施依赖性强,管理要求高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依赖于自动消防设施的正常运行,带来管理挑战。消防系统复杂,涉及喷淋、报警、排烟等多个子系统,任何故障都可能影响整体消防安全[2]。部分建筑存在设施检查不到位、维保记录不完善等问题,导致设备无法发挥作用。随着建筑年限增长,部分消防设施性能下降,影响火灾应急响应能力。
二、高层建筑防火监督存在的问题
(一)消防监管体系不完善,执行难度大
当前高层建筑的消防监管体系在法律法规、部门协作和技术手段上存在不足,导致监管执行难度较大。部分法规滞后于现代建筑发展,未能覆盖新型建筑材料、智能消防系统等领域,导致监管依据空白。多部门协作机制不畅,责任界定不清,消防部门、住建部门、物业管理单位等职责交叉,影响监管有效性。监督检查手段单一,缺乏科技手段,消防监督仍以传统人工检查为主,难以满足高层建筑的动态监管需求。消防监管体系的完善与执行力提升,已成为高层建筑防火工作的核心问题之一。
(二)消防安全意识薄弱,预防能力不足
在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中,公众的消防意识薄弱和预防能力不足是影响整体安全水平的重要因素。物业管理与业主的消防责任落实不到位,部分物业单位缺乏主动防火意识,业主对消防义务认识不足,忽视日常消防安全管理。消防培训和应急演练不规范,部分高层建筑即使组织了消防演练,也仅为应付检查,未形成系统化的应对机制,导致突发火灾时住户和工作人员难以有效反应。
(三)应急救援能力受限,火灾处置难度大
高层建筑火灾的应急救援能力受限,火灾发生后的处置难度显著增加。高层建筑专用消防设备不足,消防车辆的高度和供水能力有限,部分建筑难以有效覆盖高层火点,尤其是超高层建筑的灭火需求超出现有装备能力。消防通道被占用问题普遍存在,部分物业管理不力,消防通道常被违法停放的车辆或杂物占据,影响消防车辆和人员的快速抵达。复杂的建筑结构增加了灭火和人员救援的难度。
三、高层建筑防火监督的优化对策
(一)完善消防监管体系,提高执法效率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监管体系的完善是提高执法效率、降低火灾风险的关键。应强化法规建设,结合现代建筑特点和消防安全需求,细化监管要求,确保法律法规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3]。推进智慧消防建设,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建立消防信息化监管平台,实现消防设施、火灾报警数据、隐患排查的实时监测与动态管理,提高监管效率。应强化跨部门协作,构建高效监管机制,明确消防、住建、物业等单位的责任边界,建立联合执法和信息共享机制,提升监管的系统性和协同性。
(二)提升消防安全意识,加强预防措施
提高公众和相关管理方的消防安全意识,是有效降低火灾事故的基础性工作。首先,应强化物业与业主的消防责任落实,明确物业管理单位在消防检查、设备维护、疏散通道管理等方面的责任,同时强化业主在消防安全管理中的义务,形成全员参与的消防管理机制。应常态化开展消防培训与应急演练,确保居民和工作人员能掌握基本的灭火、报警、疏散、自救技能,提高应对能力。推动消防安全宣传,通过社区活动、媒体宣传等方式,增强居民对火灾风险的认知,减少火灾事故发生。
(三)优化消防设施配置,提高救援能力
高效的消防设施配置对于提高火灾应急救援能力至关重要。应加强高层建筑专用消防设备的投入与维护,确保消防电梯、自动喷淋系统、火灾报警系统等设施长期处于良好状态,同时配备高效灭火器材,如高压细水雾系统、固定消防水炮等,以应对复杂火灾场景。应规范消防通道管理,确保畅通无阻,严格执法,避免因通道堵塞导致救援延误。应研究新型消防技术,如无人机侦察火情、智能机器人协助灭火等,提升应对能力,确保火灾快速响应与有效处置。
结论
高层建筑的防火监督工作关系到城市消防安全的整体水平,其复杂的建筑结构、人员密集性及消防设施的特殊要求,使得火灾防控与扑救工作面临诸多挑战。本文分析了高层建筑防火监督的特点,指出当前存在的消防监管体系不完善、消防安全意识薄弱及应急救援能力受限等问题,并提出了完善消防监管体系、提升消防安全意识及优化消防设施配置的对策。只有通过健全法规、加强技术手段应用、强化公众消防安全意识及优化救援设施配置,才能有效提高高层建筑火灾防控能力,减少火灾损失,为城市安全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应进一步加强智慧消防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以提升高层建筑消防监管的智能化和精准化水平。
参考文献
[1] 邱帅哲.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问题及防火监督策略研究[J].水上安全, 2024(1):137-139.
[2] 张仁荣.高层建筑防火监督检查要点及消防监督管理研究[J].消防界(电子版), 2024, 10(7):58-60.
[3] 黄周舟.高层建筑消防隐患及防火监督措施研究[J].消防界(电子版), 202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