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全域旅游"景区消防安全治理探索与实践

作者

彭万新

永州市双牌县消防救援大队425200

摘要:双牌县“全域旅游”被永州市定位为“一张王牌”,本研究围绕双牌县“全域旅游”背景下景区消防安全治理展开,分析了阳明山、云台山、桐子坳、青龙岩等景区的消防安全现状及问题。主要探讨了隐患排查整治、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专职志愿消防队伍建设和消防宣传等方面的挑战,提出了隐患排查整治、完善消防基础设施、提升应急响应以及提升消防安全意识等优化对策,旨在加强景区消防安全,推动“全域旅游”消防安全治理的深化实施。

关键词:“消防”全域旅游;景区;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专职志愿消防队伍;消防宣传

随着“全域旅游”概念的推广与实施,旅游业已成为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柱。双牌县作为典型的全域旅游示范县,拥有阳明山、云台山、桐子坳、青龙岩等多个景区,吸引了大量游客[1]。然而景区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消防安全隐患,尤其是在游客密集的高峰期,消防安全治理问题日益突出。本研究将结合双牌县的实际情况,从隐患排查整治、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专职志愿消防队伍及消防宣传等方面,深入分析其景区消防安全治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优化对策,旨在加强景区消防安全,并推动全域旅游背景下的消防安全工作深入开展。

一、双牌县“全域旅游”景区特点

(一)景区分布广泛、类型多样

“全域旅游”作为双牌县打造的“一张王牌”,景区分布广泛且类型多样。阳明山、云台山、桐子坳和青龙岩等景区在地理上呈现出分散的特点,各自具有不同的自然景观与文化背景,吸引着大量游客[1]。这些景区不仅涵盖了山地、峡谷、湖泊等多种自然景观类型,还融合了历史遗址、宗教文化等人文资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旅游体验[1]。此类多样化的景区特征使得消防安全治理工作面临着更为复杂的挑战。不同景区的地理条件、建筑结构及游客活动区域差异,要求消防管理策略因地制宜。

(二)旅游人流密集、消费需求多元

双牌县各旅游景区的游客流量在节假日和旅游旺季时呈现出显著增长,阳明山、云台山、桐子坳、青龙岩等景区由于自然景观独特,吸引了大量游客。特别是在旅游高峰期间,游客的集中流动对景区的消防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人流的密集性使得消防设施的承载压力增加,紧急疏散和火灾应急响应的难度也随之加大。不同类型的建筑和设施在安全标准、应急处置能力上存在差异,这种多元化需求增加了消防安全治理的复杂性,暴露出在高密度游客环境下消防设施规划和应急响应体系存在的薄弱环节。

二、双牌县景区消防安全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消防安全隐患排查不彻底

在双牌县研发景区的消防安全治理过程中,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存在不彻底不兜底的情况,亟需政府、部门引起重视。景区在初期建设或改造时未充分考虑消防安全的长远需求,导致一些潜在风险未能及时发现和消除。尽管部分景区已开展了隐患排查,但排查的频次和覆盖范围往往不足,导致一些重要区域或设施的隐患被忽视。景区的管理层和相关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在隐患排查时缺乏系统化的思维,未能从整体消防安全的角度全面评估风险。

(二)公共消防基础设施薄弱

双牌县部分景区在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导致消防安全防范能力较弱。许多景区的消防设施未能达到应急处置的基本要求,尤其是在自动消防设施、消防水源、灭火器、消防车道等方面,存在不合规或缺乏的现象。

(三)专职志愿消防队伍建设滞后

在双牌县旅游发展的进程中,部分景区在专职志愿队建设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缺口。当下全域旅游理念正深入人心,它着重强调将整个区域作为一个完整的旅游目的地进行系统规划与打造,致力于实现旅游产业的全景化、全覆盖发展[1]。在这一理念的推动下,旅游活动早已不再局限于传统景区的范畴。

(四)消防安全宣传不到位

目前,双牌县景区在消防安全宣传方面存在明显短板,宣传力量较为薄弱。相关部门尚未根据不同旅游场景的特点,未有针对性地制定消防安全宣传内容。在旅游景区方面,消防安全宣传本应着重强调用火用电安安全以及森林防火的重要性,让游客了解建筑火灾以及森林火灾的危害及预防方法,普及景区电气设备使用安全知识,避免因电气设备使用不当引发火灾。而现实中这类宣传却十分匮乏。

三、双牌县景区消防安全治理的优化对策

(一)加强隐患排查与隐患整改

加强隐患排查与隐患整改是提升景区消防安全治理水平的关键措施。双牌县景区应建立常态化的隐患排查机制,定期对景区内的建筑、设施、设备等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各项消防安全措施得到落实。隐患排查不仅要覆盖所有景区区域,还需特别关注易发生火灾的高风险区域。对于排查过程中发现的隐患,必须及时制定整改计划,并落实整改责任。

(二)完善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是提升景区消防安全防控能力的基础保障。在双牌县部分景区,消防基础设施的建设亟需加强,尤其是在消防水源、灭火设备、疏散通道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景区应根据其地理环境、游客流量及火灾风险评估,合理规划消防设施布局,确保覆盖所有重要区域。

(三)专职志愿消防队伍建设全覆盖

为了切实提升景区消防安全水平,保障游客及景区设施的安全,应依据景区的实际规模和所面临的消防安全风险状况,科学合理地组建专业的专职消防队。对于规模较大、游客流量密集且消防安全风险较高的景区,要组建规模与之相匹配的专职消防队,在人员配备上需招募充足且经过严格专业训练的消防队员。

(四)消防安全宣传多样化

为提升双牌县景区消防安全水平,加强消防安全宣传刻不容缓。相关部门应依据不同旅游场景特点,制定针对性宣传内容,在景区内着重宣传消防安全知识、森林防火知识,通过标识牌、广播等形式,让游客了解森林火灾危害及预防方法,普及电气设备使用安全知识。同时可以根据景区特点和季节变化制定相应的宣传手册,让消防安全始终和旅客“在一起”。

四、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双牌县“全域旅游”背景下多个景区消防安全现状的分析,揭示了当前消防安全治理中存在的隐患排查不彻底和公共消防基础设施薄弱、专职志愿消防队伍建设滞后、消防宣传不到位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强隐患排查整治、完善公共消防设施建设、专职志愿消防队伍建设全覆盖及消防安全宣传多样化等优化对策。

参考文献

[1]蔡富强.科技赋能向新而行湖南双牌争当“以竹代塑”推广应用排头兵[J].世界竹藤通讯,2024,22(04):7-10.

[2]奉定勇,谢志强.山区县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挑战路径——以湖南省双牌县为例[J].社会治理,2022.(03):87-90.

[3]姜海军,王晓明.双牌县毛竹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中国林副特产,2020,(04):82-85.

[4]许霞.打造全域旅游发展先行区[N].国际商报,2025-03-07(005).

[5]郭子腾.构建全域全季全龄旅游发展大格局[N].中国旅游报,2025-03-06(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