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班幼儿阅读习惯的早期阅读指导策略探索
竹泉宇
四川省芦山县幼儿园
摘要:阅读习惯的培养对小班幼儿的成长具有深远影响,早期阅读指导是助力幼儿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关键。本文深入剖析小班幼儿的阅读特点,阐述早期阅读指导对幼儿阅读习惯养成的重要意义,从阅读环境创设、阅读材料选择、阅读活动组织等方面提出具体的指导策略,并针对实施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提出应对方法,旨在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参考,促进小班幼儿阅读习惯的养成和阅读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小班幼儿;阅读习惯;早期阅读指导;策略
一、引言
小班幼儿正处于语言发展和认知能力提升的关键时期,阅读习惯的培养对于他们的语言表达、思维发展、想象力拓展以及情感认知等方面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早期阅读指导能够引导幼儿接触阅读、喜欢阅读,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基础。然而,小班幼儿由于年龄小,在阅读过程中存在诸多特点和需求,需要教师和家长给予科学、有效的指导。
二、小班幼儿阅读特点分析
(一)注意力易分散
小班幼儿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通常在 3 - 5 分钟左右。在阅读过程中,他们容易被周围的环境、其他事物或自身的情绪所干扰,难以长时间专注于阅读内容。例如,在集体阅读活动中,可能会因为窗外飞过的小鸟、同伴的小动作等而分心。
(二)以形象思维为主
幼儿的思维方式主要是形象思维,他们对色彩鲜艳、形象生动、富有童趣的画面和故事更感兴趣。对于抽象的文字和复杂的情节,理解起来较为困难。比如,在阅读绘本时,他们更关注画面中可爱的动物形象、有趣的场景,而对文字的关注度较低。
(三)语言表达能力有限
小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在发展阶段,词汇量较少,表达不够准确和流畅。在阅读过程中,他们可能无法清晰地表达自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和感受,更多地通过动作、表情等非语言方式来传达自己的想法。
三、早期阅读指导对培养小班幼儿阅读习惯的重要意义
(一)激发阅读兴趣
通过科学的早期阅读指导,选择适合小班幼儿的阅读材料,采用有趣的阅读活动形式,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阅读的兴趣。当幼儿对阅读产生兴趣时,就会主动参与阅读活动,为阅读习惯的养成奠定基础。例如,教师通过生动的故事讲述、有趣的绘本展示等方式,让幼儿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从而喜欢上阅读。
(二)培养阅读技能
早期阅读指导能够帮助幼儿掌握基本的阅读技能,如正确的翻书方法、观察画面的技巧、理解简单故事情节的能力等。这些阅读技能的培养有助于幼儿更好地进行阅读活动,提高阅读效果,进一步促进阅读习惯的养成。例如,教师引导幼儿从左到右、从上到下观察绘本画面,帮助幼儿理解画面之间的逻辑关系,提高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促进语言发展
阅读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早期阅读指导过程中,幼儿通过倾听教师或家长的讲述、自己阅读绘本等方式,接触到丰富的词汇和规范的语言表达,从而促进自身语言能力的发展。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够增强幼儿在阅读过程中的自信心和参与度,有利于阅读习惯的形成。例如,在阅读绘本时,教师引导幼儿学说故事中的对话,丰富幼儿的词汇量,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培养小班幼儿阅读习惯的早期阅读指导策略
(一)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
班级阅读区的创设:在班级中设置专门的阅读区,阅读区要光线充足、安静舒适,布置温馨、富有童趣。摆放适合小班幼儿的低矮书架,书架上摆放丰富多样的绘本、故事书等阅读材料。阅读区可以铺上柔软的地毯,放置可爱的抱枕,为幼儿营造一个舒适、放松的阅读空间。例如,在阅读区的墙壁上张贴幼儿喜欢的卡通形象、阅读标语等,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二)选择适宜的阅读材料
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选择:小班幼儿适合选择画面简洁、色彩鲜艳、形象生动、文字简单易懂的绘本。绘本的内容要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如关于动物、家人、幼儿园生活等方面的故事。例如,《大卫不可以》《猜猜我有多爱你》《我爸爸》《我妈妈》等绘本,文字简短,画面有趣,非常适合小班幼儿阅读。
(三)组织多样化的阅读活动
故事讲述活动:教师或家长通过生动的语言、丰富的表情和动作,为幼儿讲述故事。在讲述过程中,可以适当提问,引导幼儿思考和参与。例如,在讲述《小红帽》的故事时,教师可以问幼儿:“小红帽去看外婆的路上遇到了谁?”“如果你是小红帽,你会怎么做?” 通过提问,激发幼儿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绘本阅读活动:教师引导幼儿阅读绘本,让幼儿观察绘本画面,理解故事情节。可以采用集体阅读、小组阅读、自主阅读等方式。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说一说自己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例如,在集体阅读绘本《好饿的毛毛虫》时,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毛毛虫每天吃的食物,让幼儿用语言表达出来,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角色扮演活动:选择一些情节简单、角色鲜明的绘本故事,让幼儿进行角色扮演。幼儿通过扮演故事中的角色,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感受阅读的乐趣。例如,在阅读《三只小猪》的故事后,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幼儿分别扮演三只小猪和大灰狼,在表演过程中,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和记忆。
(四)采用有效的阅读指导方法
提问引导法:在阅读过程中,教师或家长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观察画面、思考问题、理解故事。提问要具有启发性,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例如,在阅读绘本《小熊宝宝》时,可以问幼儿:“小熊宝宝在做什么?”“你觉得小熊宝宝做得对不对?” 通过提问,引导幼儿积极思考,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示范模仿法:教师或家长为幼儿示范正确的阅读方法,如正确的翻书姿势、观察画面的顺序等。幼儿通过模仿,学习正确的阅读方法。例如,教师在阅读绘本时,一边示范正确的翻书方法,一边说:“我们要轻轻地翻开书,从第一页开始看。” 让幼儿模仿教师的动作,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互动交流法:鼓励幼儿在阅读过程中与教师、家长或同伴进行互动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例如,在阅读绘本后,组织幼儿进行讨论,让幼儿说一说自己最喜欢故事中的哪个角色,为什么喜欢。通过互动交流,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五、结论
培养小班幼儿的阅读习惯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通过深入了解小班幼儿的阅读特点,认识到早期阅读指导的重要意义,采取创设良好阅读环境、选择适宜阅读材料、组织多样化阅读活动、采用有效的阅读指导方法等策略,并积极解决实施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能够有效地促进小班幼儿阅读习惯的养成,提升幼儿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养。在今后的幼儿教育实践中,教师和家长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持续优化早期阅读指导策略,为幼儿的阅读成长之路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朱家雄。幼儿园课程(第 3 版)[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周兢,余珍有。幼儿园语言教育 [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 崔丽霞。幼儿阅读习惯培养的策略研究 [J]. 教育导刊(下半月), 2013 (11):33 -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