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美术课堂的有效教学
单星星
薛城区实验高中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教育背景下,高中美术教师创新课堂教学手段时,应当以学生为本,考虑学生的成长需求,继而展开多样化的教学工作,达到充分发挥美术学科育人价值的目的,同时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教师也要定期汇总教学成果,进行教育反思,进而不断调整教学方向,提高教学水平。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美术;有效教学
在高中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也逐渐提升,很多学生已经形成了独特的审美趣味。而教师要做的就是通过展开系统性的引导,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美术课堂的有效教学策略,希望通过引入多样化的教育资源,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一、利用丰富的艺术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在新课程改革教育背景下,高中美术教师进行教学创新时,可以利用丰富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进行艺术鉴赏,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教师也可借助这些丰富的艺术作品,让学生感受美术学科的魅力,达到丰富学生知识储备的目的。比如,在高一美术鲁美版《美术鉴赏》第1课《学习鉴赏美术作品》该课教学时,教师就可利用丰富的艺术作品,来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在该课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美术作品不同角度的鉴赏和分析,理解美术鉴赏活动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教师也要让学生从理性层面上了解美术鉴赏活动的基本特点,在实践层面上初步了解美术鉴赏的具体方法。理清教学目标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欣赏美术作品《梅竹双雀图》、《木鸟图》、《弹鲁特琴的小丑》和《乐师小丑》这四幅作品,并表达每件作品的感受。借助这些丰富的艺术作品,能够激发学生交流沟通的欲望,也能让学生在语言表达中提高审美鉴赏能力。教师还可配合理论知识讲解,让学生理解美术学科的一些概念和抽象知识,达到帮助学生打好学习基础的目的。
二、引导学生对比分析,了解不同国家的艺术差异
在传统的高中美术学科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相对单一化,且很多教师未能通过对教育资源的整合,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识。新时期,在新课程改革教育背景下,教师应着眼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开拓学生的学习视野,来创新教学手段,丰富教育资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美术课堂中对比分析不同国家的艺术作品,了解不同国家或不同文化体系下艺术作品的差异性,进而开拓学生的学习视野,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美术学科的知识,达到培养自身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例如,在高一美术鲁美版《美术鉴赏》第2课《美术作品是如何创作的》该课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了解不同国家的艺术差异,进而开拓学生的学习眼界,提高美术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需要在教学时引导学生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以大型人物画创作为例,概括三个主要阶段。教师可以将《最后的晚餐》和《临荆浩山水》加以对比,让学生了解中外艺术创作的差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材料的角度分析油画、国画的本质差异性,分析《最后的晚餐》在空间与透视方面的关系,解读《临荆浩山水》中笔墨的应用特点,了解其在中国画中的重要地位。在艺术作品的对比分析中,学生能够开拓学习眼界,了解更多的艺术知识,进而达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教师也能以此满足新课程标准中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教育要求[1]。
三、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多样化教学资源
在传统的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依据为教材,教师在授课时引入的教育资源相对较少,以至于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在新课程改革教育背景下,高中美术教师需根据学生的综合情况以及教育教学的要求,合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多样化资源,继而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和理解美术学科的知识内容。比如,在高一美术鲁美版《美术鉴赏》第3课《生活蕴美 书画寄情》该课教学时,教师就可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多样化教学资源,提高课堂的教学水平。教师可以在课程中播放《洛神赋》小视频,并提出问题促进学生思考:“同学们,在这段小动画中能发现哪些知识点?哪些关键词呢?”教师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和交流时间,继而让学生总结出最终的答案:《洛神赋》-曹植-辞赋、《洛神赋》-赵孟頫-书法、《洛神赋》-顾恺之-中国画。以视频展现美术学科的知识内容,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以直观的方式记忆知识点。教师在整合多样化教学资源的过程中,还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2]。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教育背景下,高中美术教师为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可以利用丰富的艺术作品,来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比分析不同的知识内容,了解不同国家的艺术差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教师也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多样化的教学资源,进而开拓学生的学习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参考文献:
[1]孙亚伟.探析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美术课堂的有效教学[J].中华活页文选(高中版),2024(5):128-130.
[2]吴海燕.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美术教学方法[J].天津教育,2024(6):13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