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高校图书馆在公共文化体系中的服务功能探究

作者

吴丹

辽东学院图书馆 118001

摘要:高校图书馆不仅是高校内部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也在社会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展现出独特的优势和潜力。其丰富的资源和专业的服务,为满足社会公众的文化需求提供了有力支持。本文旨在深入剖析高校图书馆在公共文化体系中的服务功能,明确其定位,挖掘其潜力,探索其更好服务于社会公共文化建设的路径。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公共文化体系;服务功能

引言

高校图书馆作为知识与文化的重要载体,拥有丰富的馆藏资源、专业的服务团队以及先进的技术设施。社会对公共文化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高校图书馆在公共文化体系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对其服务功能进行深入探究,有助于更好地发挥其在公共文化建设中的价值,推动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1]。

一、高校图书馆在公共文化体系中的定位

高校图书馆在公共文化体系中占据着独特且重要的定位。它不仅是高校教学与科研的重要支撑,也是社会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补充力量。一方面,作为高校知识与文化的汇聚地,拥有丰富的馆藏资源、先进的技术设备和专业的人才队伍,是传播学术文化、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场所。另一方面,面向社会公众,高校图书馆可凭借自身优势,参与公共文化建设,借助开放资源、举办文化活动等方式,满足公众对知识和文化的需求,提升公众文化素养。

二、高校图书馆在公共文化体系中的服务功能

1.助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

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文献资源、专业的人才队伍和先进的设施设备,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资源优势和文化氛围,能够填补公共文化服务在某些领域的空白,与其他公共文化机构相互补充、协同发展,从资源整合、服务覆盖范围等方面助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和完善。

2.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内容

高校图书馆蕴含着大量的学术知识、文化艺术等资源,涵盖多个学科和领域。借助开放馆藏资源、举办文化活动等方式,将这些丰富多元的内容融入公共文化服务中,为公众提供了更高层次、更具深度和广度的文化滋养。

3.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质量

高校图书馆具备专业的管理和服务团队,能够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手段开展服务。从文献的整理分类到信息的精准推送,从场馆的有序管理到活动的精心策划,都体现了较高的专业水准,以高质量的服务标准为公众提供优质的文化体验,进而提升整个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水平[2]。

三、高校图书馆在公共文化体系中的服务策略

1. 加大公共文化服务宣传力度

高校图书馆具备丰富的文化资源,加大其公共文化服务宣传力度,能够提升社会公众对高校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认知度和认同感,让更多人了解并利用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从而更好地发挥高校图书馆在公共文化体系中的作用。

为加大公共文化服务宣传力度,高校图书馆可与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建立紧密联系,主动走进社会开展宣传活动。比如深入社区举办文化讲座,邀请馆内的专家学者或文化领域的专业人士,围绕大众感兴趣的文化话题,如传统文化的传承、经典文学作品赏析等。还应该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在讲座过程中介绍高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服务项目以及开放时间等信息。还可以与学校合作,开展针对学生群体的图书馆文化体验活动,组织学生到图书馆参观,安排馆员为学生详细介绍图书馆的布局、各类资源的查找方法等,激发学生对高校图书馆资源的兴趣。

2. 注重特色公共文化资源建设

特色公共文化资源是高校图书馆区别于其他文化机构的重要标志,注重特色公共文化资源建设,能够使高校图书馆在公共文化体系中展现独特魅力,满足社会公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提升高校图书馆的文化影响力和吸引力。高校图书馆在特色公共文化资源建设方面,可结合学校的学科优势和地域文化特色来进行,若学校在历史文化研究方面具有深厚底蕴,图书馆可着力打造历史文化特色资源库,收集整理与当地历史相关的古籍、文献、老照片、民间故事等资料,借助数字化技术将这些资源进行存储和展示,方便公众查阅和研究。还可以针对学校的优势学科,如医学、工程技术等,建设专业特色文化资源,不仅包括学术著作、科研成果,还可以有科普读物、行业动态等内容,以满足不同层次读者对专业文化知识的需求。

3. 积极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

高校图书馆作为文化教育机构,积极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是其社会责任的体现,借助与其他文化机构合作、开展文化活动等方式,能够整合资源,丰富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和形式,促进公共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高校图书馆可以与当地的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同策划和举办文化活动。比如与文化馆联合举办文化艺术展览,将高校图书馆的特色馆藏艺术作品与文化馆的民间艺术作品相结合,借助展览的形式展示给公众,同时安排专业人员进行讲解和导览,提升公众的文化艺术素养。与博物馆合作开展文化讲座和培训活动,邀请博物馆的专家为公众讲解历史文物知识,高校图书馆提供场地和设备支持,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还可以组织高校师生志愿者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如到社区图书馆进行图书整理、阅读推广等工作,将高校图书馆的文化服务延伸到基层。

4. 优化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让公众对信息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优化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能够提高信息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更好地满足社会公众获取信息的需求,提升高校图书馆在公共文化体系中的服务水平。高校图书馆应加大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打造智能化的信息服务平台,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读者的借阅记录、浏览行为等数据进行分析,了解读者的兴趣爱好和信息需求,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推荐服务,如根据读者的专业背景推荐相关的学术资源,根据读者的阅读习惯推荐热门书籍等。建立在线咨询服务系统,安排专业的馆员为读者提供实时的信息咨询服务,解答读者在信息获取和利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还可以开发移动图书馆应用程序,方便读者随时随地访问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如在线阅读电子书籍、查询馆藏信息与预约借阅。

结语

高校图书馆在公共文化体系中具有助于体系完善、提升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等重要服务功能。它凭借自身资源与专业优势,为公共文化发展贡献力量。展望未来,社会对公共文化需求的持续增长,高校图书馆应深化与社会的合作,不断创新服务模式以更好地满足公众多元文化需求。

参考文献:

[1]贾红岚,任晓春.高校图书馆在公共文化体系中的服务功能解析[J].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3, 43(1):69-71.

[2]蓝斌.高校图书馆智库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创新路径探析[J].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