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闻采编与创作的困境突围及特色发展路径探索
赵增莉
临沂市融媒体中心
摘要:在媒体格局深刻变革的当下,地方新闻面临诸多挑战,采编与创作困境亟待突破。本文深入剖析地方新闻在当前发展中遭遇的问题,从内容、形式、人才等多个维度探索突围策略,并结合实际案例阐述实现特色发展的有效路径,旨在推动地方新闻提升质量,更好地服务地方受众,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赢得发展空间。
关键词:地方新闻;采编创作;困境突围;特色发展
一、引言
在媒体行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地方新闻作为地方信息传播、文化传承和舆论引导的关键力量,其采编与创作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地方的形象塑造和社会的和谐发展。随着新媒体的兴起,信息传播的速度和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既为地方新闻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使其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地方新闻如何在困境中突围,实现特色发展,成为当下新闻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
二、地方新闻采编与创作面临的困境
(一)内容同质化严重
在地方新闻报道中,内容同质化现象较为突出。许多地方媒体在选题上缺乏创新,常常局限于相似的领域和角度。多家媒体的报道几乎千篇一律,都是围绕桃花的观赏价值、开幕式的表演内容进行,没有展现出各自的特色和深度,导致受众对这类报道逐渐失去兴趣。
(二)新闻敏感度不足
部分地方新闻工作者缺乏敏锐的新闻洞察力,不能及时发现具有新闻价值的线索。一些潜在的新闻事件在地方上悄然发生,但由于记者没有足够的敏感度,未能及时进行采访报道,错失了新闻传播的最佳时机,使得本地的新闻报道滞后,无法发挥地方新闻的引领和服务作用。
(三)采编形式陈旧
当前,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但部分地方新闻的采编形式依然较为传统。在新闻呈现上,主要依赖文字和图片,视频的运用也相对简单,缺乏创新性和吸引力。在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形式盛行的时代,地方新闻未能充分利用这些技术优势,导致新闻的传播效果不佳。例如,在报道当地的旅游资源时,只是简单地发布一些景点的图片和文字介绍,没有制作生动有趣的短视频或开展直播活动,无法让受众直观地感受景点的魅力,难以激发他们的旅游兴趣。
(四)专业人才短缺
地方媒体由于受到地域、薪资待遇、发展空间等因素的限制,在吸引和留住专业新闻人才方面存在较大困难。一些地方新闻团队中,专业记者的数量不足,而且部分记者的知识结构老化,对新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力有限,缺乏创新思维和跨领域的知识储备。这使得地方新闻在采编与创作过程中,难以满足受众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影响了新闻的质量和传播效果。
三、地方新闻采编与创作的困境突围策略
(一)深耕本土内容,挖掘独家价值
地方新闻应充分发挥贴近地方、了解地方的优势,深入挖掘具有本土特色的内容。通过与地方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获取独家的新闻资源。例如,某地方媒体与当地的一家传统手工艺企业合作,对该企业传承百年的手工技艺进行深入报道。记者不仅详细记录了手工技艺的制作流程,还采访了企业的传承人,了解他们在传承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以及为保护和发展这一技艺所做出的努力。通过一系列的报道,不仅展示了地方传统文化的魅力,还为企业提供了宣传推广的平台,实现了媒体与企业的双赢。
(二)提升新闻敏感度,强化选题策划
为了提高地方新闻工作者的新闻敏感度,媒体机构应加强对记者的培训和培养。通过定期组织业务培训、邀请行业专家进行讲座、开展案例分析等方式,让记者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和分析问题,培养敏锐的新闻洞察力。例如,在培训过程中,可以选取一些成功的地方新闻案例,让记者分析其中的新闻线索是如何被发现的,报道的角度是如何选择的,从而提升记者的业务能力。
(三)创新采编形式,融合多元技术
在新媒体时代,地方新闻应积极创新采编形式,融合多元技术,提升新闻的吸引力和传播效果。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短视频、直播、VR 等新媒体技术,丰富新闻的呈现形式。例如,在报道当地的文化活动时,可以采用直播的方式,让受众实时感受活动现场的氛围;制作短视频,将活动中的精彩瞬间进行剪辑和包装,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进行传播,吸引更多的受众关注。另一方面,要创新新闻叙事方式,采用故事化、可视化的叙事手法,让新闻更加生动有趣。在报道地方的民生问题时,可以通过讲述普通百姓的生活故事,展现民生政策的实施效果,让受众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新闻内容。
(四)加强人才培养,打造专业团队
为了解决地方新闻专业人才短缺的问题,地方媒体应采取多种措施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首先,要提高薪资待遇和职业发展空间,吸引优秀的新闻人才加入。通过制定合理的薪酬体系和晋升机制,让记者能够看到自己在媒体机构中的发展前景,从而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忠诚度。其次,要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建立实习基地,为地方媒体储备人才。高校的新闻专业学生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和创新思维,通过实习可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地方新闻事业注入新的活力。此外,地方媒体还应加强对现有团队成员的培训,定期组织内部培训课程,鼓励记者参加各类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提升他们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四、地方新闻的特色发展路径
(一)打造地方文化品牌
地方文化是地方新闻的重要资源,地方新闻应充分挖掘和利用地方文化特色,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通过策划一系列与地方文化相关的新闻报道、专题节目、文化活动等,展示地方文化的魅力,提升地方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例如,某地方媒体推出了 “探寻家乡非遗” 系列报道,深入挖掘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传统手工艺、民俗文化、民间艺术等。通过实地采访非遗传承人、拍摄制作精美的纪录片、举办非遗文化展览等形式,全方位展示了当地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不仅保护和传承了地方文化,还为地方新闻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地方新闻应围绕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专业的新闻服务和信息支持。通过开设经济专栏、举办经济论坛、开展市场调研等方式,为地方企业和投资者提供有价值的经济信息和决策参考。在报道地方产业发展时,不仅要关注产业的发展现状,还要分析产业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为企业提供针对性的建议和解决方案。例如,某地方媒体针对当地的农业产业发展,推出了一系列专题报道,包括农产品市场行情分析、农业新技术推广、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探讨等。这些报道为农民和农业企业提供了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和技术支持,促进了地方农业经济的发展。
(三)强化社区新闻服务
社区是城市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地方新闻的重要服务对象。地方新闻应加强对社区新闻的关注和报道,建立社区新闻服务平台,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加贴近生活的新闻信息和服务。通过设立社区记者站、开通社区新闻热线、开展社区新闻活动等方式,及时了解社区居民的需求和意见,报道社区内的好人好事、邻里纠纷、社区建设等内容。例如,某地方媒体在社区设立了 “社区新闻站”,每天安排记者深入社区采访,收集新闻线索,及时报道社区内发生的各类新闻事件。同时,还通过社区新闻热线,接受居民的投诉和建议,并及时进行反馈和处理,受到了社区居民的广泛好评。
结语
地方新闻在采编与创作过程中虽然面临着诸多困境,但只要能够找准问题的关键,采取有效的突围策略,积极探索特色发展路径,就一定能够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脱颖而出。通过深耕本土内容、提升新闻敏感度、创新采编形式、加强人才培养等措施,地方新闻可以不断提升自身的质量和影响力;通过打造地方文化品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强化社区新闻服务等特色发展路径,地方新闻可以更好地满足地方受众的需求,为地方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在未来的发展中,地方新闻应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和发展,以适应媒体行业的变革和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师维.地方新闻网站的创新与发展策略. 记者摇篮,2021(12)
[2] 丁南.走好群众路线打通驻地方新闻机构转型“三道关”. 新闻传播,2023(19)
[3] 徐秋鸣;易铭.论地方新闻媒体的困境与创新发展之路. 新闻传播,2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