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格列净在糖尿病肾病伴慢性肾衰竭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孙彦林
如皋市第三人民医院 江苏南通 226531
摘要:目的:深入探究达格列净在糖尿病肾病伴慢性肾衰竭治疗中的实际应用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具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在2023年10月至2024年10月期间,精心挑选38例糖尿病肾病伴慢性肾衰竭患者。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1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达格列净。整个研究过程中,密切监测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相关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结束后,经数据对比发现,实验组在肾功能指标改善、血糖控制以及降低尿蛋白等方面,表现均优于对照组,且这些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达格列净应用于糖尿病肾病伴慢性肾衰竭治疗时,能切实有效地改善患者肾功能,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显著降低尿蛋白含量,对延缓疾病的进一步发展有着积极且重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达格列净;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竭;临床治疗
当今社会,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攀升,与之相伴的是糖尿病肾病伴慢性肾衰竭患者数量的急剧增加。这一病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传统的治疗手段在应对这一复杂病症时,逐渐显现出其局限性。而达格列净作为一种新型药物,为我们带来了新的希望。它独特的作用机制,让医学研究者们对其在糖尿病肾病伴慢性肾衰竭治疗中的应用充满期待。通过深入研究达格列净在这一病症治疗中的效果,有望为众多患者开辟一条新的治疗途径,更好地改善他们的健康状况,进一步提高其生活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共纳入糖尿病肾病伴慢性肾衰竭患者38例,均为2023年10月至2024年10月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病例。纳入标准为:依据权威的临床诊断标准,确诊为糖尿病肾病伴慢性肾衰竭;年龄处于18至75岁区间;患者及其家属充分了解研究内容,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包括: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肝衰竭等严重器质性病变者;对研究过程中涉及的药物存在过敏反应者;近3个月内使用过对肾功能或血糖有显著影响的特殊药物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19例。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等基本资料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为后续的对比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可比性基础。
1.2方法
1.2.1常规药物治疗方案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方案。在控制血压方面,选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血压数值,谨慎调整药物剂量,目标是将患者血压稳定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对于血糖控制,根据患者个体血糖水平,合理使用二甲双胍、磺脲类等降糖药物。二甲双胍一般起始剂量设定为0.5g,每日2次,后续根据血糖控制的实际效果,可逐步增加剂量,最大剂量可达2g/d。磺脲类药物则依据具体药物种类以及患者血糖的反馈情况,灵活调整剂量。同时,为调节血脂,给予患者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常用剂量为20mg,每晚服用1次。此外,还要叮嘱患者遵循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的饮食原则,并鼓励适当进行运动锻炼。
1.2.2达格列净疗方案
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达格列净。达格列净属于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其作用机制为抑制肾脏近曲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功能,促使尿糖排泄量增加,进而实现降低血糖的目的[1]。这种作用机制与传统降糖药物截然不同,且不依赖胰岛素的分泌。达格列净的使用剂量固定为10mg,每日1次,给药时间为晨起空腹口服[2]。在用药期间,医护人员需密切留意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有低血压、酮症酸中毒、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等。若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不适症状,可尝试将用药时间调整为餐后,但仍需持续密切关注症状变化情况。一旦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如难以纠正的持续低血压、酮症酸中毒等,必须立即停止用药,并迅速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3]。
1.3观察指标
本研究的主要观察指标如下:
(1)肾功能指标:在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的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进行检测。Scr检测采用酶法,BUN检测运用脲酶-波氏比色法,eGFR则依据CKD-EPI公式进行计算。通过这些指标的变化,精准评估患者肾功能的改变情况。
(2)血糖指标:检测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FPG和2hPG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HbA1c则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检测。以此来全面判断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
(3)尿蛋白指标:测定患者24小时尿蛋白定量,采用邻苯三酚红钼络合显色法。通过观察治疗前后尿蛋白水平的变化,评估肾脏损伤程度的改变情况。
(4)电解质指标:检测血钾、血钠、血氯等电解质水平,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以此了解药物治疗对患者电解质平衡的影响。
(5)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密切观察并详细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如低血糖、低血压、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等。统计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此评估药物的安全性。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6.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组间比较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²检验。以P<0.05作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判断标准。
2、结果
2.1对照组与实验组糖尿病肾病伴慢性肾衰竭患者基本情况比较,可见表1:
2.2对照组与实验组糖尿病肾病伴慢性肾衰竭患者肾功能指标比较,可见表2:
2.3对照组与实验组糖尿病肾病伴慢性肾衰竭患者血糖指标比较,可见表3:
2.4对照组与实验组糖尿病肾病伴慢性肾衰竭患者尿蛋白指标比较,可见表4:
2.5对照组与实验组糖尿病肾病伴慢性肾衰竭患者电解质指标比较,可见表5:
2.6对照组与实验组糖尿病肾病伴慢性肾衰竭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可见表6:
3、讨论
在肾功能指标方面,从治疗前到第3周、第6周、第12周,实验组血清肌酐逐步降低,血尿素氮水平下降,估算肾小球滤过率显著提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这显示达格列净对肾脏功能有着积极的改善作用[4]。其机制或许与达格列净干预肾脏代谢通路有关,通过减少肾小管对葡萄糖重吸收,降低了高糖毒性对肾脏固有细胞的损伤,进而改善肾脏的滤过和排泄功能,为肾脏的“减负”带来了切实效果。
血糖控制上,实验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在治疗后的下降幅度更为显著。糖尿病肾病伴慢性肾衰竭患者血糖水平的控制难度较大,传统治疗手段有时难以达到理想效果。达格列净另辟蹊径,以不依赖胰岛素分泌的方式降低血糖,为这类患者提供了新希望[5]。这可能是因为达格列净促使肾脏排泄葡萄糖增加,打破了体内血糖代谢的不良平衡,从而使血糖得到更好控制,减少了高血糖对肾脏的持续损害。
尿蛋白定量的变化同样值得关注。实验组从基线到3小时、6小时、12小时、24小时,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显著减少。尿蛋白的减少意味着肾脏基底膜损伤减轻,肾脏的屏障功能有所恢复。达格列净可能通过改善肾脏血流动力学,减少肾小球内高压、高灌注及高滤过状态,进而降低了尿蛋白的漏出[6]。这对于延缓肾脏疾病进展,保护残余肾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电解质指标方面,虽然两组在治疗前差异不大,但在治疗过程中,实验组血钾、血钠、血氯在部分时间点的变化更为平稳。这表明达格列净在发挥治疗作用时,对患者电解质平衡的影响较小,保证了机体电解质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患者整体生理功能的正常运行。
不良反应方面,虽然实验组部分不良反应如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等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但整体在可接受范围内。这提醒临床医生在使用达格列净时,需密切关注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以确保患者安全有效地用药[7]。
总体而言,达格列净在糖尿病肾病伴慢性肾衰竭治疗中展现出了多方面的优势,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极具价值的选择。今后的研究可着重探究达格列净对糖尿病肾病伴慢性肾衰竭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对比不同剂量达格列净的效果,结合基因检测分析个体差异,以此优化治疗方案,确保更多患者从中受益 。
参考文献:
[1]翟苗苗,黄蕊蕊,邱林园,等.达格列净联合胰岛素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疗效及对足细胞标志蛋白和炎症因子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4,44(6):1359-1363.
[2]刘国军.达格列净对2型糖尿病伴慢性肾脏病患者疗效的影响[J].临床医药实践,2024(004):033.
[3]秦刚新,刘金响,杨锦欣,等.达格列净辅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Meta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24,25(5):419-423.
[4]冉方,孙乐,郭彦聪.达格列净对慢性肾脏病伴2型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肾功能及预后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4,17(1):16-21.
[5]刘奇,石建霞,林毅,等.达格列净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安全性分析[J].西北药学杂志,2022(003):037.
[6]张菊云,蒙绪标,符兰芳,等.达格列净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效果及对患者胰岛功能和机体微炎症状态的影响[J].中国医药,2024,19(1):60-64.
[7]石海棠,梁蓉霞,王雪男.达格列净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及对肾功能的影响[J].糖尿病新世界,2024,27(4):179-182.
作者简介:孙彦林,男,19850203,汉,本科,主治医师,肾内科,研究方向:慢性肾脏病,血液透析及尿毒症相关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