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实施策略与有效评价
翟晨晖
河北省廊坊市第一小学 065000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大单元教学作为一种系统化、整体化的教学模式,正逐渐成为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然而,如何有效实施大单元教学并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仍是当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核心问题。本文将从实践策略与评价方法两个维度,深入探讨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优化路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实施策略;评价
前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大单元教学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为大单元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但是,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中,大部分的教学依然遵循以往的教学思路,即结合课本确定内容,并没有真正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培养的目的。因此,小学语文大单元的教学工作,任重而道远。
一、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实施策略与有效评价的意义
(一)大单元教学的实施策略应以“整体性”为核心。教师需从单元主题出发,将多篇课文、知识点与技能训练有机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框架。例如,在“自然之美”主题单元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写作、口语表达等多种方式,深入理解自然与人类的关系,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此外,教师还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通过分层教学、小组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1]。
(二)大单元教学的有效评价是确保教学目标达成的重要保障。传统的评价方式往往过于注重结果,而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在大单元教学中,评价应更加多元化,既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也重视其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观察、作品展示、学生自评与互评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与进步。同时,评价应具有激励性,帮助学生发现自身优势,增强学习信心。
二、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实施策略与有效评价
(一)明确大单元的目标,将教学活动分层
制订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是保证语文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的关键,它影响着教师对教学活动的安排与设计。小学语文教师必须从教材材料的内容规划、教学程序开放、测试准备等多方面对教学活动进行优化[2]。在实际使用大单元教学方法时,教师首先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寻找教材内容中的“语文要素”与“人文要素”,而后分化教学活动主次,为学生创造更加良好的自学环境。
例如,在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教师首先会选择与课本内容相关的素材,并明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即对自然景物和人文风光的描写。在这一单元中,我们将学习许多关于景物的文章,如《白鹭》《桂花雨》《落花生》等等。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教师可以运用整体教学模式来解释文章。通过引导学生从整体的角度分析这些文章,以及深入理解文章的写作手法,学生们能够更好地欣赏和领会作品的内涵。在学生们通过欣赏了这些文章后,教师可以组织一些课堂活动来拓展他们对文章的了解。例如,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头脑风暴,想一想我们学过的与本单元写作手法相似的文章,并探讨这些景物之美的所在。此外,在课堂上进行自由写作的实践活动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通过这些课堂活动,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感,还能够回顾和运用他们先前学过的文章知识。
(二)把握单元内容设定,明确单元教学导向
整体教学目标在实施单元整合教学的过程中依据单元内容以及教学情况设定大单元教学目标至关重要,对于课堂教学具有导向作用[3]。大单元教学目标的设定需要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前提,将教材内容作为目标设定的基础。
例如,以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为例,该单元包括《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红楼春趣》这几篇文章,从这几篇文章的特点来看,主要取材于四大名著,从知识传授层面出发,需要学生能够了解古典小说的写作特点,学习古典小说中的写作技巧,从核心素养培养的层面出发,则需要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古典文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在以上两点教学目标的指导下,教师实施课堂教学。针对知识层面的教学目标需要引导学生对该单元的文章进行整体阅读,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分析古典小说的写作特点,从而促进学生掌握写作技巧。
(三)实施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中,实施多元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传统的评价方式往往过于注重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多元评价通过多种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实施多元评价时,教师应注重评价的全面性和多样性。评价内容应涵盖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个维度,评价方式应包括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自我评价、同伴评价等多种形式。通过多元评价,教师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评价的激励性和发展性。评价不仅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反馈,更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激励和引导。教师应通过积极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促进学生的持续进步。同时,教师还应注重评价的个性化,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评价标准,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四)注重教学反思,持续改进教学
教学反思是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实施的重要环节。通过教学反思,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教学反思不仅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4]。
在教学反思中,教师应注重反思的全面性和深入性。反思内容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多个方面,反思方式应包括自我反思、同行反思、学生反馈等多种形式。通过全面的教学反思,教师能够全面了解教学中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促进教学进程的优化。
结语:
综上所述,大单元教学模式在保障教学过程的整体性、联系学生新旧知识、构建知识结构的完整性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优化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教师要精心设计,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实施有效的教学评价。
参考文献:
[1]章丹. 小学语文整合大单元教学研究——以统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教学为例[J]. 2021.
[2]刘玉琦.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研究[J]. 新课程研究, 2021(23):2.
[3]陈惠娟. 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策略探析[J]. 新课程导学, 2021(14):2.
[4]张劲. 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以及运用策略[J]. 安徽教育科研, 2022(1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