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幼儿园新教师班级管理能力提升的策略研究

作者

施婷

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天和幼儿园

摘要:在学前教育阶段,开展幼儿班级管理工作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应使幼儿可以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之中学习与生活。而保证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作为主要负责人的教师应积极调整,积累管理经验,结合幼儿发展特点,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创设一个良好的、自主的学习空间,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科学规划幼儿的学习方向,为幼儿的学习与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班级管理能力提升

1.幼儿园教师班级管理能力的重要性

幼儿园教师的班级管理能力是保障幼儿教育质量的核心要素之一,直接影响了幼儿的身心发展、学习效果以及班级的整体氛围。有序的班级管理是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教师通过合理安排时间、灵活分组、调动幼儿兴趣,能最大化教学效果,帮助幼儿理解社会规范,发展同理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优秀的班级管理能为幼儿提供稳定、支持性的成长环境,使其在安全、自由与规则的平衡中获得全面发展。同时,这也是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体现,直接影响教育目标的实现和幼儿园的整体口碑。

2.幼儿园新教师班级管理能力提升的策略

2.1.全面了解幼儿需求

在学前教育阶段,由于幼儿本身具有着个体差异性,所以在学习和生活的过程当中可能表现出不同的需求,而且广泛的差异性个体的聚集又形成了群体,所以在管理的过程当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每一位幼儿的学习情况,了解幼儿的性性格特点、特长爱好等,可以适当分成学习小组,避免出现方式失当、厚此薄彼等现象。在学前教育时期,幼儿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科学合理的班级管理影响着幼儿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教师必须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管理规则,要确保严格执行,才能进一步提升班级管理效率。且在学前教育阶段,大部分的幼儿正处于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的关键阶段,而且活泼好动,所以所思所想无时无刻不想表现出来,这也为教师了解幼儿在生活和课堂中的表现提供了关键性的契机。为此,教师也可以设计一些游戏活动等,与幼儿展开亲密接触,从而更好地认识其心理特点、实际情况,把握幼儿学习需求,助力幼儿健康发展。

2.2.制定一日常规

在引导和教育幼儿的过程当中也应做出详细的班级一日常规,教师首先应该认识到幼儿在言语理解水平、知识掌握能力等方向上的薄弱性,并因此更加耐心细致的引导和教育,将一日常规落实到班级管理中来,有效规范幼儿的日常行为习惯,使班级内的所有幼儿都养成规则意识。当然,在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死记硬背对幼儿来讲是非常不适用的,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教师应帮助幼儿养成习惯,使幼儿可以下意识的遵守这一行为。所以,教师可以改编一些儿歌,以更符合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规律的方式,使幼儿能够认识到这一行为规范,并逐渐约束自我行为。例如,饭前洗手作为幼儿园一日常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编将其编制到儿歌当中,饭前要洗手,拧开水龙头;先把手打湿,再拿肥皂搓;先搓手心后手背,哎呀小手变白白。诸如此类的儿歌更符合幼儿对字节阅读的特点,使幼儿可以牢记常规,规范自身的行为习惯,从而结合到现实生活当中。

2.3.发挥标兵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幼儿接受知识的关键时期更倾向于模仿身边的优秀同学或长辈,并不自觉地向其学习,这也是学前教育阶段幼儿的显著特点之一。所以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一学习特点,在班级中评选出优秀个体,使其成为群体之中的榜样,为班级内的所有幼儿树立行为模范作用。例如,在用餐的过程当中小明表现非常出色,自主进餐,在进餐后收拾残局,那么教师就可以将小明评选为“文明用餐小标兵”并将小明优秀的用餐习惯讲述给大家,也可以让小明发表演讲,分享自己的心得。再例如,在参加课堂活动的过程当中,小红积极踊跃,课堂表现优异,那么就可以将小红评选为“学习模范小标兵”,以为班级内的其他幼儿树立一个学习榜样,建立积极良好的学习氛围。除此之外,卫生习惯较好的幼儿也可以评为“卫生劳动小标兵”;生活习惯较好的幼儿也可以评为“生活模范小标兵”等等。

2.4.形成教育合力

在学前教育阶段幼儿班级管理的过程当中,除校内管理之外,教师也应注意家庭教育。在幼儿园放学后,幼儿园的教育管理自然会出现一定的空白区,这就需要与家长取得配合,由家长督促幼儿,规范幼儿的行为意识。例如,幼儿过生日,这一点不仅家长比较重视,对幼儿来说也比较敏感,那么教师就可以借助过生日这一机会多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教育活动,邀请家长参与到本次集体活动中来,一起唱生日歌、一起分享蛋糕,再由其他同学为幼儿送上生日祝福。这样一个别开生面的小聚会对幼儿生理和心理上的冲击都是非常重要的,也表现出了更加突出的教育教学效果。而且,在现代社会发展的过程当中,大多数的幼儿都是独生子女,或多或少的都存在一些着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借助这样过生日的集体活动的开展,可以更好的邀请家长介入,形成教育合力,促进积极有爱的学习氛围,帮助幼儿建立一个友好的人际关系。一方面展现出了关心与照顾,另一方面宽严相济才能真正助力幼儿发展。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幼儿园班级管理的过程当中,教师应积极改革,遵循幼儿生理发展规律,助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它是幼儿园教育的关键基础。所以教师可以先了解幼儿的实际发展情况,并以此制定一日常规,评选优秀标兵,发挥带头作用,邀请家长参与,形成教育合力,助力幼儿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廖丽莉.幼儿园新教师班级管理能力提升的行动研究[D].西南大学,2023.DOI:10.27684/d.cnki.gxndx.2023.001004.

[2]周丽冰.幼儿园大班幼儿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分析[C]//中国陶行知研究会.2023年第六届生活教育学术论坛论文集.中央军委机关事务管理总局红星幼儿园(黄寺园);,2023:4.DOI:10.26914/c.cnkihy.2023.025493.

[3]向婉怡,陈德枝.幼儿园教师班级管理能力评价研究进展[J].幼儿教育,2023,(Z3):77-81.

[4]向婉怡.基于情景判断测验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园班级管理能力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