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以分层作业为笔,绘初中生物学习多彩蓝图

作者

黄冬英

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同安中学 350709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更改,为了在初中生物教育教学中落实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生物教师在“以人为本,自主发展”的教育教学理念下,采用“因材施教”的分层教学方法。为了让学生们适应分层教学方法,也为了有更显著的教学效果,我们的课后作业采用分层作业的方式进行。初中生物学科虽是理科但有很多理解性知识,分层作业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同学都理解透彻,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和作业压力。所以分层作业的应用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基于此,本文将阐述初中生物教学中分层作业的应用。

关键词:初中生物;分层作业;应用教学

传统的初中生物教学只针对于应试教学,采用比较守旧的教学观念,教师只“教”,学生只“学”,这种被动式学习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每名学生都具有独一无二的个性与特点,所以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性与特点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其次课后要采用分层作业的形式进行。通过不同层次的教学方法和作业作用于不同的学生,实现教学的针对性和高效性,从而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老师的教学质量达到最佳的效果。

一、初中生物分层作业设计的重要性

(一)落实减负增效的主要目标

在现代初中生物学科教育工作过程中,教育部门作为主导,开始落实“减负增效”。事实也正是如此,在现代初中学科教育当中,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比较多,同时课后作业也比较多。在这一背景下,如果在初中生物学科教育工作中依旧实施统一的作业设计和布置,对于能力稍强的初中生并不会造成比较大的影响,而对于大部分的学习能力一般、不强的学生来说,统一的作业设计无疑极大的增多了初中生生物学科的学习负担。

而在实施初中生物的分层作业设计之后,不仅让学习能力、学习习惯不同的初中生都能够得到适合自身的作业,而且能够为学生减负,同时还能够有效地提升初中生的生物学习兴趣。另外,初中生物学科的作业分层设计和实施还可以有效地提升作业的品质,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同时,尊重个体差异的思想,使得初中生的基本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这对于初中生提高生物核心素养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

(二)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促进其终身发展

现代教育专家认为:组织学生作业的目的,在于巩固和消化所学的知识,并使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从中不难看出,学生作业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和效果,生物学科的作业亦是如此。在分层的作业设计实施之后,学生可以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进行独立的思考和分析,并且在不同层次、程度进行生物知识理论、实践技能的运用,这就有助于学生智力和创造才能的发展,有助于学生独立工作能力与习惯的培养。因此,在现代初中生物学科教育工作过程中,需要重视作业的分层设计,使得学生喜欢上作业,真正实现寓教于乐[2]。

二、初中生物教学中分层作业的应用

(一)以学生实际开展分层,同时动态调整

首先教师要以学生每周的周测成绩为基准,进行班级学生的流动性分层处理。既每进行一次周测都要重新对学生进行分层。这样做的好处是做到完全的公平公正公开,让进步的同学更加有信心有动力的去学习和完成作业。

以初中生物学科为例,我们将班级同学分为三个层次,分别用英文字母X、Y、Z来表示。这里不用英文字母A、B、C或数字1、2、3表示是考虑到分层过于明显伤害到一些自尊心比较强的学生,害怕打击了这部分同学学习的积极性,那就适得其反了。或者也可以让学生们自行命名。这里我们以英文字母X、Y、Z来举例说明[3]。

初中生物满分50分,42分以上优秀,将42分以上的学生划为X小组;30分以上及格,将30-42分之间的学生划为Y小组;30分以下为不合格,将30分以下的同学划为Z组。分别从作业量和作业难度两方面进行分层。

1.分层作业——作业量

以八年级上册人教版教材《细菌》这节课为例,X小组的同学要求背诵本节知识点,并完成《同步》练习册基础测评和能力提升部分习题;Y小组的同学要求背诵本节知识点,并完成《同步》练习册基础测评部分习题;Z小组的同学要求背诵本节知识点,习题不作要求。

2.分层作业——作业难度

以八年级上册人教版教材《病毒》这节课为例,X小组的同学要求背诵本节知识点,并培养学生大单元思维,绘制微生物部分的思维导图,明确细菌、真菌、病毒结构的异同点;Y小组的同学要求背诵本节知识点,明确细菌、真菌、病毒结构的异同点;Z小组的同学要求背诵本节知识点,明确病毒结构。

(二)梯度的设计实现分层引导

在传统的初中生物学科教育工作当中,经常出现“学困生吃不了,优等生吃不好”的情况,进而导致初中生物学科整体的教学效果相对低下。因此,初中生物学科教师在进行分层作业设计的过程中,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梯度的问题,并且在作业当中体现出来,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得到对应的发展。

例如,在初中“消化与吸收”章节的教学过程中,分别设置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①补充完整的消化道器官;

②写出消化腺的对应位置;

③不同消化腺所分泌的不同消化液;

④消化系统中主要消化食物的场所;

以上问题的设置是层层递进的,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可以先让Z层次的初中生进行①②问题的回答,后续的③问题由Y层次学生回答,X层次学生回答④问题。这样就使得初中生物学科作业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夯实了Y、Z层次学生的学习基础,同时有利于激发出X层次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

(三)课堂的分层评价

在正常的教学工作当中,教学评价本身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一点在初中生物学科的分层作业设计实施过程中也是一样的,为此,教师需要重视学生课堂作业的分层次评价。例如,针对设计的Y、Z层次学习能力稍差、现状较差的学生,课堂教学评价主要以激励为主,可以结合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使得初中生能够具有更大的动力进行学习和自我提升。而针对X层次学习现状良好、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则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教师在其中需要发挥出辅助的良好作用,这有利于初中生生物学习效率和质量的提升[4]。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分层作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同一节生物课都能达到吸收最大化,并且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这正符合我校的办学理念“以人为本,自主发展”,从而使学生有信心去学好生物这一学科。分层作业完成的效果好,同时也会促进和提高生物的教学效率和课堂的教学质量,实现了“因材施教”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杜婷婷.论分层作业设计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好日子,2019,000(001):P.1-1.

[2]赖志成.初中生物教学中分层作业的设计与实践探究[J].教学与研究,20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