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以提升语文核心素养为目标的小学低段识字教学研究

作者

季旭

吉林省榆树市先锋乡中心小学校 130400

摘要:本文围绕小学低段识字教学,以提升语文核心素养为目标,探讨优化教学策略的方法,主要分析了语境识字与多感官教学的理论基础及实践应用,并结合具体汉字教学案例进行阐述,本文认为通过丰富的学习情境和多感官体验可有效提升学生的识字兴趣、理解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促进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本文提出了符合低段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对策,以提高识字教学的有效性,为后续语文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小学;识字教学

引言

在小学低段识字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识字不仅是阅读与写作的基础,更关乎学生的语言理解、思维发展和文化素养的提升,然而传统识字教学往往侧重机械记忆,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探究与应用能力,因此本文分析如何在低段识字教学中渗透语文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语境理解和思维发展,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 . 小学低段识字教学的概念

小学低段识字教学是指针对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开展的汉字认读与书写教学,这是语文学习的基础环节,其核心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识字方法,积累一定数量的常用字,具备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同时培养语言感知能力和阅读兴趣。低段识字教学不仅包括单个汉字的认读和书写,还强调字词的理解、运用以及汉字的构造规律,如偏旁部首、象形意义等,在教学过程中通常采用多种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识字效率,此外识字教学还需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使其逐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语文学习能力,为后续的阅读理解、写作表达及更深层次的语言学习奠定坚实基础[1]。

二.以提升语文核心素养为目标的小学低段识字教学对策

(一)注重语境识字

在小学低段识字教学中,注重语境识字是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策略,语境识字指的是将汉字教学融入真实语言环境,使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和掌握字词的意义及用法,这一方法强调学生通过实际情境获得知识,而非单纯依赖机械记忆,学生能够通过丰富的语言环境,如课文、儿歌、绘本、对话等更自然地感知汉字的用法和意义,从而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语境识字还能帮助学生建立字词间的联结,提高词汇积累和语言运用能力,此外语境识字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生动的故事、生活体验或游戏互动中主动识字,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增强学习的持久性和有效性,因此识字教学应从孤立的字形记忆转向在具体语境中的理解与运用,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从而促进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2]。

在教学“春”字时,教师可通过语境识字方法,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感知和理解汉字,例如教师可通过诵读《春晓》诗歌——“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春”字的意象,理解其代表的季节特征,接着教师可结合绘本或图片展示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如绿草萌芽、燕子归来、花开遍野等,让学生在观察与描述中加深对“春”字的认识,此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春”字造词,如“春风”“春雨”“春天”等,并在课堂上通过对话交流“春天最喜欢的事物”,帮助学生在表达中自然运用新学的字词,课堂还可以组织“寻找春天”活动,鼓励学生在校园或公园里发现春天的变化,并用“春”字造句,如“春天的花朵开了”“春风吹来了温暖”等,学生通过这种语境识字方法不仅能准确理解“春”字的含义,还能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掌握其用法,增强学习体验,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二)运用多感官教学

运用多感官教学是提升小学低段识字教学效果的重要策略之一,它通过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动作等多种感官,提高学习的兴趣和识字的记忆效果,低年级儿童的认知特点决定了他们更容易通过多感官参与来理解和记忆信息,而非仅仅依赖单一的视觉或听觉输入,例如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聆听故事、书写练习、手势动作、游戏互动等多种方式能够在不同感官体验中形成对汉字的深刻印象,此外多感官教学还能增强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使他们在互动和探索中自然识字,从而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这种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枯燥的识字过程变得生动有趣,进一步培养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如语言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文化认知能力,因此在小学低段识字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多感官教学策略,创设丰富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多感官体验中轻松、高效地掌握汉字。

在教学“夏”字时,教师可以运用多感官教学策略,使学生在多种感官体验中理解和记忆这个字的意义和用法,教师可以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夏天的场景,如炎热的阳光、蓝天白云、游泳的人群、茂盛的树木等,让学生通过视觉感知夏天的特点,接着教师可播放蝉鸣、雷雨等夏天的声音,让学生通过听觉体验夏天的氛围,并在课堂上讨论“夏天的声音有哪些?”,随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用肢体动作表现夏天的特征,例如用手臂做出擦汗的动作,模仿蝉的叫声等,以增强身体感知。在书写“夏”字时,教师可以结合字源演变,讲解“夏”字的象形意义,并通过“指空书写”或“沙盘书写”等方式,让学生通过触觉加强记忆,此外教师可以组织“夏天体验”活动,如品尝西瓜、制作风筝、折纸扇等,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进一步理解“夏”字的内涵,最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用“夏”字造词造句,如“夏天很炎热”“我喜欢夏天的游泳池”,并让他们分享自己最喜欢的夏天活动,通过这种多感官教学方式,学生在看、听、动、触等多重体验中自然理解和掌握“夏”字,不仅提高了识字能力,还增强了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从而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三.结语

在小学低段识字教学中,以提升语文核心素养为目标,需要探索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如注重语境识字、运用多感官教学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识字效率和语言运用能力,通过丰富的教学方法学生不仅能高效掌握汉字,还能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从而为未来的语文学习奠定坚实基础,有效的识字教学应注重趣味性、互动性和实践性,让学生在真实情境和多感官体验中轻松学习,全面发展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陈慧玲,谢碧婷.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低学段高效识字教学的研究[J].求知导刊, 2024(30):14-16.

[2] 戴雪娟.”小先生”课堂:小学语文低年段识字教学新样态微探[J].文教资料, 20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