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浅谈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张会妹

鲁东大学 山东烟台 264025

摘要: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是一种全面的音乐教学方法,它不仅关注音乐技能培养,更注重学生情感、创造力和综合音乐素质的提升。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体验音乐,从而培养出对音乐的深厚情感和理解。

关键词:达尔克罗兹教学法;体态律动;小学音乐

一、达尔克罗兹教学法概述

达尔克罗兹教学法是通过运动学习和实践音乐的方法,由瑞士音乐家、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埃米尔·雅克·达尔克罗兹提出,是当今世界三大音乐教学体系之一。该教学法的核心理念是将身体的运动与音乐的表达相结合,通过体态律动、视唱练耳和即兴音乐活动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达尔克罗兹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通常对所聆听的音乐缺乏情感共鸣,无法感受和反映音乐的美感,表演技巧与内心的音乐感受严重脱节,书面符号与真实音响分离,技术与艺术分离。学生的音乐素养较低,缺乏流畅性、创造性和表现力。因此,他开设的课程融合律动、视唱练耳、表演和即兴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

二、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基本内容

体态律动、视唱练耳和即兴训练是构成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三个方面。小学生要想学好音乐,需要让手、眼睛、脚等充分参与,再通过体态、姿势、动作等,将情绪转化为音乐。这种教学方法与基本的音乐课大致相同,但不以授课为主,而是听音乐,用动作表现音乐。

(一)体态律动

达尔克罗兹认为音乐本身离不开律动,而律动和人体本身的运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他提出了“体态律动”的教学法,通过身体的运动来学习和实践音乐。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法的基本思想是将身体作为乐器,通过身体动作来体验音乐节奏的速度、力度和时值变化,以培养学生利用听觉获得轻松、协调自如的节奏感。

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法的动作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原地动作包括拍掌、指挥、摆动、弯腰、语言和歌唱等,二是空间动作包括走、跑、爬、蹦和滑等。这些动作可以结合身体的不同部位组成各种形式,也可以用脚来表示时值,手来表示节拍等。

以人教版小学音乐简谱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四课时《幸福拍手歌》为例,在学习本首歌曲时,教师应指导学生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通过初步聆听音乐,让学生对歌曲有一个完整的印象,从中感受到歌曲是表现欢快活泼的情绪,当学生对本首歌曲有了基本的了解以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边唱边做动作,头跟随节奏左右晃动,手可以拍拍,肩部可以拍拍,脚可以踏踏踩踩,音乐出来的时候可以随着节奏有规律地与身体部位有机结合,教师带领学生反复练习。在这种以原地动作为主的音乐课堂,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用动作的方式,表达出歌曲的欢快情绪,这对学生形成节奏感起到重要作用。

(二)视唱练耳

达尔克罗兹视唱练耳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通过训练耳朵听力,学生能够更准确地辨别音高、音长、音色等音乐元素,提高对音乐的敏感度和理解能力。达尔克罗兹认为音乐的感受发展离不开听觉,学生通过不断反复练习,能够更好地记住音乐的旋律、节奏和音符,从而提高学生记忆力和学习效果。达尔克罗兹视唱练耳的方法逐步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音乐符号,通过不断地练习,加强学生对音高和节奏的感知能力。

以人教版小学音乐简谱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时《时间像小马车》为例,教师应指导学生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本首歌曲,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节奏练习。首先按节奏读歌词,教师在黑板上出示《时间像小马车》的歌词,教师拍击节奏,学生将歌词按节奏读出来,随后教师将音符板书在歌词上,学生按节奏唱歌谱。在“嗒嗒嗒嗒嗒嗒嗒嗒谁也少不了”这句歌词中,力度上可以根据旋律的走向做减弱演唱。在此次教学过程中很好地提高了学生对于节奏、音高、节拍、力度以及旋律的把握,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

(三)即兴训练

即兴训练也可以说是即兴创作能力的发展,是指在体态律动和视唱练耳的基础上进行更高阶段的学习,学生将在体验、感受和理解音乐之后进行表达和创作,鼓励学生发挥创作力和想象力,基于他们对音乐元素的理解和感受进行即兴创作,这种活动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想象力,还能增强他们对于音乐的个人理解,这也是学习的最后阶段,也是完善学习框架的重要部分。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即兴训练的培养要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的原则,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个人才能,从音乐的各个方面进行创作。

以人教版小学音乐简谱教材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课时《我的家在日喀则》为例,本首歌曲是一首藏族民歌,曲调活泼跳跃,节奏感强,学生通过不断欣赏歌曲,能够自己体验探索藏族踢踏舞的节奏特点,并用舞步表现出来,从而增强学生对于民族舞蹈的热爱。在初步了解歌曲的背景以后,欣赏藏族舞蹈,并让学生找出舞蹈的步伐特点,并作出简单的模仿动作。鼓励学生进行创编,创编出节奏用踢踏舞的舞步来表现歌曲,这不仅可以让学生参与其中,也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创作力,增强学生对于舞蹈的喜爱,最后可以让个别同学进行单独展示,教师进行指导。通过这种即兴的训练方式,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内提升自己的音乐素养,同时也锻炼了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达尔克罗兹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优势

达尔克罗兹强调以人为本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将学生置于学习的中心,尊重和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需求。这种教学法强调教师作为引导者和伴随者的角色,而不是权威和主导,为学生提供一个积极、关怀和尊重的学习。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强调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情感表达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音乐表达和音乐创造能力,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并将音乐融入他们的生活中。

四、结语

综上所述,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该教法被认为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心理氛围因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课堂的意愿。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由于小学生活泼好动,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做一些律动,这能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喜爱,增强学生的参与度,从而提升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印鑫.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琴童,2023(08):72-74.

[2]刘竞婷.浅述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博览,2023(02):149-151.

[3]廖玲玲,王朕.中小学视唱练耳教学中应用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的实践探索[J].戏剧之家,2022(28):163-16

作者简介:张会妹(2000-01-16)女,汉族,河北省迁安市人,鲁东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音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