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幼儿户外美术创意自主活动的实践与探究

作者

邓淑君

东莞市虎门镇则徐幼儿园 523900

摘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强调:“要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为更有效实现艺术教育,本文从初步认知、自主创作、欣赏感知三个角度出发,探索了户外美术创意自主活动的开展路径,旨在促进幼儿拥抱自然,开发幼儿想象力与创造力,培养幼儿艺术思维。

关键词:户外美术;自主活动;曼陀罗之花

户外美术活动,是幼儿接触自然,感受艺术,激发创意思维的重要教育模式。为进一步培养幼儿对美的感悟力与创造力,探索应如何开展户外美术活动,了解幼儿活动表征及指导路径,我开展了“曼陀罗之花”户外美术游戏活动,让孩子们体验了用各种自然材料、辅助材料创造美的过程。借此开拓幼儿想象力,唤醒幼儿创造精神。

一、“相遇”曼陀罗,叩响艺术窗棂

理论是实践的先行者,创作活动开始前,教师应关注幼儿对创作主题的理解度,合理利用绘本及典型作品,加深幼儿对主题的认知,同时激发幼儿创作灵感,为后续的创作活动提供支撑条件。

(一)绘本为媒,启色彩之旅

幼儿生活经验有限,教师需关注幼儿兴趣点,在一日活动中合理引入绘本启发幼儿思维,加深幼儿对活动主题及相关知识的了解,使其能够在后续活动中将阅读经验转化为具体实践。为启迪幼儿的色彩辨识及理解能力,我与幼儿共同阅读了有趣的绘本《神奇的色彩女王》。绘本中用颜色表示了大臣的个性:“蓝色柔和又干净、红色热情又危险……”绘本中色彩鲜艳的图画,给予了幼儿较大的视觉冲击力。通过阅读绘本,幼儿进一步明晰了自己喜爱的颜色,以及该如何运用颜色,期间,幼儿对色彩及其应用形成了初步认知。

(二)作品引思,刻创意印象

欣赏艺术作品,可以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引发幼儿对作品主题、内容、创作形式等方面的思考,从而获得激发幼儿创造力的效果。如,“曼陀罗之花”户外美术活动中,我在电子屏幕上向幼儿展示了一些曼陀罗画作,其中包含千姿百态的曼陀罗花作品,在逐一展示的过程中,引导幼儿发现画作中的规律特点,原来曼陀罗图式里也有对称,从中心出发,一个圈一个圈向四周扩散的,每个圈上的花纹都是有规律的。幼儿在不断欣赏作品以后,幼儿不仅摸索出了曼陀罗画的绘画规律,还能从画中看出创作者的心情,关联颜色、形状与心情,逐渐深化对曼陀罗画的认知。

二、“相知”曼陀罗,启迪艺术思维

当幼儿接触自然,其感知力也会随之被唤醒,丰富的自然环境,不仅可以为幼儿的艺术创作提供创意材料,还可以启发幼儿思维,增强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一)精巧构思,设计曼陀罗图案

培养幼儿设计思维,能够更有效萃取幼儿的思维方式,助其形成系统化的做事方式,建构创作原则。在户外美术活动中,我鼓励幼儿开展集体活动,交流思想,逐步优化,凝聚集体智慧,对艺术作品进行精巧构思,而后再付诸实践。活动时,我选择了操场周围较为繁茂、宽敞的区域,到达现场后,我向幼儿投放了一个圆形簸箕,并鼓励幼儿设计簸箕版面。孩子们经过思考后,大家决定用木棍作笔,以地作纸,记录设计方案。活动中,大家的想法各有千秋,如晓云提出以向日葵为设计主题,表示可爱与朝气;菱心提议以花园小路为主题,中间设置一个圆形花坛,向外圈延伸出花坛与小路,从设计中还能看出一些构图感。最后,大家决定以向日葵为核心,以花园小路为主体进行设计。从幼儿的设计中可以看出,幼儿的创意天马行空,且颇具艺术性,巧妙的构思中彰显着童心与智慧。

(二)潜心实践,创作曼陀罗作品

艺术创作的过程,也是释放心灵的过程。户外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幼儿合理利用户外的天然材料,让幼儿在自然环境中放松身心,专注于思考、行动与创作,并给予适当指导,在培养幼儿平衡色彩、运用色彩的能力的同时,激发幼儿创造力,获得良好的美育效果。

例如活动中,幼儿需要依据设计好的方案进行实操创作。簸箕是一件较为特殊的创作材质,幼儿一时不知该从何入手,于是,我提醒大家:“大家在画画时,一般最先做的事情是什么呀?”幼儿:“先画线稿!”我:“对呀,那么用簸箕也是一样的!”听到我的话,大家顿时明白了,开始用马克笔在簸箕上按照设计图绘制轮廓线,接着,按照方案内容填充。在填充时,我提醒大家,可以使用一些现实中的事物作为材料。比如,大家找到了很多树叶,将树叶涂成黄色,用作向日葵的叶子,另外又找到了一些松果、石子等,用于填补小路部分。在大家的努力下,一幅兼具美感与艺术感的曼陀罗作品逐渐呈现在大家面前。

三、“相拥”曼陀罗,乐享艺术成果

《指南》提出:要“营造安全的心理氛围,让幼儿敢于并乐于表达表现。”艺术创作是接触艺术的重要途径,而欣赏可以再次回顾艺术创作过程,在欣赏他人画作的过程中反思自身,总结经验,生发新的思考。

(一)展示作品,反思总结

作品展示是创意美术活动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展示作品,可以培养幼儿的审美鉴赏能力,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创作结束后,教师要积极为幼儿创设展示作品及欣赏他人作品的平台,由此促进幼儿生发审美感受,增强幼儿的活动体验感。如创作结束后,我组织了一次作品展览,将大家的曼陀罗画作陈列在操场醒目的位置,并鼓励大家进行参观鉴赏。幼儿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画作,也看到了他人的作品,并相互给予了评价。小萍说:“我觉得颜色还能再调整一下,让颜色从中间到四周能有一些明暗的过渡。”……作品交流中,大家又对这次创作活动形成了新的认知,创作热情又一次燃了起来。

(二)创意舞蹈,活动延伸

有效的活动延伸,能够作为户外美术活动的补充,丰富幼儿的活动体验,使之从不同情境中感受到乐趣,提升户外美术活动对幼儿思维、情感影响的持续性。例如,本次活动结束后,我组织了一场有趣的舞蹈活动,大家发动集体力量,将画作摆在空旷的位置,又在周围找到了一些树叶、石子等,在簸箕周围摆放,形成了一个大的曼陀罗花,接着,大家一边唱歌,一边围着画跳舞,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表情。

总之,户外美术创意自主活动为幼儿提供了自由想象与创作的空间,幼儿凭借双手与创意,完成了美好的艺术作品,在享受艺术之美的同时,也获得了愉悦的体验。与曼陀罗之花的相遇,相知,相拥,在幼儿的心灵中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参考文献:

[1] 徐银.浅议幼儿户外美术区域活动中教师有效指导的策略[J].山海经:教育前沿, 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