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背景下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
王春军 张学申 闫循猛
嘉祥县孟姑集镇中学
摘要:在教育理念不断更新的当下,跨学科教学成为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跨学科教学还有助于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所需的综合素养,使学生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现实挑战。本文聚焦初中生物课堂,深入探讨跨学科背景下生物教学的实践策略,分析其实施意义、面临问题及解决方法,
关键词:跨学科;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实践
前言:
初中生物学科蕴含着丰富的跨学科元素,为跨学科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生物学科与物理、化学、地理、语文、艺术等多个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实际教学过程中,跨学科教学的实施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有效克服这些困难,实现跨学科背景下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高效开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理化生融合
在初中生物教学里,种子萌发这一生命现象背后蕴藏着物理和化学原理。把物理、化学知识与生物知识有机结合,能助力学生从本质上理解种子萌发过程中的生命活动机制,搭建更完备的科学知识体系[1]。
例如,在《种子的萌发》的真正课堂上,教师在讲解种子萌发条件时,不妨先以物理学知识引人,例如水由种子渗入种子是因为有渗透压,类似于海绵吸水,即水分子透过半透膜由低浓度高浓度的溶液移动的过程,这是种子萌发的过程中首先吸水的物理过程,以此引出之后的化学知识。比如种子里面储存着有机物(淀粉、脂肪、蛋白质)等,这些有机物在酶的作用下逐步分解为小分子的物质来为种子的萌发提供能量及物质的营养来源。例如,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由淀粉分解为葡萄糖,葡萄糖进而通过呼吸作用释放能量来维系种子的生长发育。这样一来,种子萌发条件的课程讲解就可以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了,让学生不再仅仅是单纯的死记硬背种子萌发的条件,而是了解到它背后的物理化学原理,对于种子萌发这一生物现象的认识也将变得更加深刻。
二、史地生联动
地球的地理环境的改变直接影响着植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化。把历史、地理等学科的内容与生物学科结合,让学生从宏观的角度上认识植物生理的活动与环境的联系,促使学生形成综合思维和时空观念。
历史学记载了地球漫长的演化历程,地理学描述的是各个不同地质年代地球环境状况,生物学探讨的是生物在此演化过程中的变化。三者之间相互印证,描绘出生命在地球演化历程中的全貌。植物体内的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受制于地理环境,不同的气候带光照、温度、湿度的不同也会造成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在植物机体中各不相同。
当讲授《植物体内的物质与能量变化》这一节时,教师可以先依据地理知识中的气候类型分布知识,给学生呈现各地区气候特征。例如:热带雨林区常年高温多雨,日光强,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大,受地理条件的影响充分。然后,再结合历史学中地质时空中对气候变化状况的学习,讲授植物生理过程受外界环境影响而进行适应变化,地球历史上存在过数次冰期与间冰期,在冰期气候变冷,日照时间变短,植物生长变缓慢,物质与能量变化也随之发生改变,间冰期气候温暖,植物又迎来又一个发展与繁荣的黄金期。这样学生很直观地了解到植物体内物质与能量的变化与地理环境的变化、地球演变的息息相关,植物的生理活动是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
三、文学生物交融
文学作为人类思想与情感的独特表达方式,借助诗歌、散文、小说等多种多样的文学体裁,生动地描绘出生物的各类特征与习性,字里行间传达出对生命的敬畏与赞美之情,生物教学过程中引入文学元素,能够巧妙地打破学科之间的固有界限,引领学生从全新的视角去感受生物学科的独特魅力[2]。
比如,教学《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选取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来引入,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关于贾府精美饮食的诸多描写片段就是非常好的例子。在《红楼梦》中,贾府中的人所吃的食物被详细的描写,如“莲叶羹”“茄鲞”等。教师先让学生从文学的角度,将作者如何用精炼的语言把食物的色香味以及烹饪的环节如实地刻画出来呈现给读者,让读者欣赏文学语言的魅力及作者对于生活的细微观察。
最后,笔锋一转,从生物学的专业知识加以探讨食物中存在的营养成分。以“茄鲞”为例,茄子富含维生素P,其能增加人体细胞之间的粘着力,增强人体毛细血管的弹性,使人体心血管保持正常的功能,并富含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利于消化和防治便秘,制作“茄鲞”的辅料如鸡肉、火腿等皆是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蛋白质是人体细胞组织与器官的主要成分,对人体的生长发育、修复及维持起着重要作用,其中辅以各种佐料如盐、糖、醋等虽不多,但也在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当然现代文学作品也有不少关于食物的精彩描写,例如汪曾祺的散文,在他的作品中经常会深情地描写各地的美食。比如描写高邮咸鸭蛋的篇目,先让学生去体会作者对家乡美食的情感与怀念,思考文学作品中的描写是如何实现情感的传达,再去分析咸鸭蛋的营养价值,咸鸭蛋中富含脂肪、蛋白质以及各种人体所需要的氨基酸、以及钙、磷、铁等多种矿物质,还有人体必需的各种微量元素及维生素,它比较容易被人吸收利用。
总结:
跨学科背景下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虽任重道远,但前景广阔。只要教师们坚定信念,不断探索创新,积极应对挑战,就一定能够实现跨学科教学在初中生物课堂中的有效实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让生物课堂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江美惠.新课标下初中生物跨学科学习价值与实践策略[J].学苑教育,2025,(05):67-69.
[2]陈兴兰.跨学科视域下的初中生物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导学,2024,(35):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