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食堂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黄麒西
百色市教育局 广西百色 533000
摘要:学校食堂工作是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当今环境下,校园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中小学校食堂问题突出。食材加工是否规范,采购食材是否合格、物资保管是否规范、从业人员身体是否健康,都关系到学校的食品安全问题。食材招标采购、出入库管理、资金管理等都属于财务管理工作,因此抓好食堂财务管理工作是食堂管理工作的关键。本文主要研究当前中小学食堂财务管理存在主要问题,针对问题分析原因,最后给出中小学财务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食堂;校园餐;招标采购;财务管理
引言
近年来校园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关注,如何让学生吃上“放心餐”,筑牢校园食品安全防线成为各地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重点工作之一。学校食堂工作是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当今环境下,校园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中小学校食堂问题突出。食材加工是否规范,采购食材是否合格、物资保管是否规范、从业人员身体是否健康,都关系到学校的食品安全问题。食材招标采购、出入库管理、资金管理等都属于财务管理工作,因此抓好财务管理工作是食堂管理工作的关键。但是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往往对食堂财务管理不够重视,导致食堂管理存在很大的风险漏洞。
一.当前中小学食堂财务管理存在问题
(一)采购管理不规范
一是食堂采购应该公开招标而未公开招标,大部分学校只针对营养餐部分进行公开招投标,对营养餐之外的早餐、晚餐食材未能进行公开招投标。二是食堂食材采购流于形式。存在围标串标,独家中标等情况。三是食材采购价格高于市场价或者大型商超价格。四是在集中采购之外进行大额、非必要零星采购。
(二)食堂内部管理混乱
一是物资验收程序不规范,物资出入库管理混乱,很多学校没有规范物资出入库登记管理。二是岗位轮换制度不健全。很多学校存在由单人验收的情况,且多年由同一人负责,没有岗位轮换制度。 三是食堂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存在同一人员同时负责采购、验收、登记、出入库等管理工作,存在廉政风险漏洞。四是资产管理制度不规范,未定期盘点,资产底数不清,存在资产流失风险。
(三)资金管理不规范
一是对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资金和学生自费的伙食费没有进行分账管理,容易造成挤占营养改善计划资金的问题。二是不及时清退学生伙食费。部分学校存在提前收取学生整个学期的伙食费用,但学期末没有核实学生实际就餐数量及时清退结余伙食费。三是存在挪用食堂资金用于发放教职工福利,支付行政保洁和保安的工资,支付学校接待费用等。四是存在以虚报采购数量、品种等方式套取伙食费,甚至存在大额支出“白条”入账等。
(四)会计核算不规范
一是中小学校食堂普遍存在财务基础工作不扎实现象。具体表现为:学校食堂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会计科目设置不合理,账目记录混乱,原始凭证不规范、不齐全,存在“白条”入账,财务数据失真。二是财务收支核算不合规。具体表现为:学生餐费收缴不及时、不足额;违规收取饭卡押金或清理结余不及时;未严格执行财务审批制度,报销手续不完备,存在违规支出现象。
二.中小学食堂财务管理问题原因分析
(一)采购管理不规范的原因
一是地方平台公司垄断中小学食堂食材采购,导致食堂食材采购流于形式,有的地方存在连续几年都是一家独家中标的情况。二是配送企业唯利是图,社会责任感不强。部分企业存在串标围标行为;部分公司中标后,直接分包给其他企业配送,收取管理费后,对分包企业的配送的食材质量不予以监督;部分配送企业在合同期内供应商直接抬高价格,导致出现集中采购食材价格严重高出市场价格的情况。三是当权者存在贪腐意识,无法抵挡供应商利益输送,与供应商串通,或是签订超长期合同,或是抬高学生饭菜价格,从中收取好处。四是询价、定价机制不合理。部分县区中小学当期价格是采用当地发改部门公布的最高定价。
(二)食堂内部管理不规范的原因
学校食堂内部管理混乱的原因主要是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一是物资管理制度不健全。没有制定严格的验收、保管、出入库等管理制度。二岗位轮换制度不健全。很多学校存在多年由同一人同时负责验收、保管、出入库等工作,没有岗位轮换制度。 三是食堂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存在采购、验收、登记、出入库环节缺乏有效监督,存在廉政风险漏洞。
(三)资金管理不规范原因
部分学校未配备食堂专职会计人员对学校食堂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食堂出纳未及时将现金上解银行,未及时做好日记账的登记,未做到日结月清,未定期与银行对账,未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食堂会计没有认真审核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进行账务处理、妥善整理、保存会计档案,未及时反馈食堂收支情况等有关会计信息。监督机制不健全,教育主管部门、审计部门、纪检部门对中小学食堂财务管理检查监督不够。
(四)会计核算不规范原因
一是食堂专业财务人员紧缺。特别是县城和乡镇学校普遍存在财务人员紧缺的情况,很多食堂没有专职的财务人员,主要由学校学科教师兼任,专职财务人员大部分为非财务专业的人员,缺乏财务管理专业知识。二是针对食堂财务及管理人员培训较少,对新政策、新文件、新标准等学习不够。三是缺乏行业性规范文件引领,行政主管部门很少结合实际出台食堂财务核算的收入、支出、物资、结余等管理工作相关的规范性文件。四是会计信息化水平较低,很多学校食堂财务人员目前仍使用原始的手工记账。五是缺乏审计监督。审计部门开展针对学校食堂管理相关审计工作不多。
三.规范中小学财务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规范中小学食堂大宗食品采购管理
各地教育部门建立学校食堂大宗食品采购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各学校要成立学校膳食管理委员会,成员组成要以学生家长代表为主,校长、工会干部、后勤人员、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等共同参与,探寻学校食堂管理的规律和特点,创新食材配送遴选新机制,探索合理配送模式。学校食堂大宗食品招投标工作采购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和实施,参照公开招标采购办法,通过比较优中选优。制定合理的定价机制,健立结果运用机制,如“淘汰”机制、“留用机制”、“入围”机制,完善退出机制,健全评价机制,保障学校话语权。
(二)完善学校食堂内部管理制度
加强中小学食堂管理,要加强组织领导建设,建立校长负责制,明确责任分工,同时要建立健全组织运行模式和科学规范的规章制度。一是要建立食材原材料的索票索证制度。学校的米面粮油及固定资产等耗材要定点采购,采购原材料要严格开具正规发票,不允许白条或二连单入账。二是食堂原材料的采购要实行双人采购机制,采购人员要不定期轮换。三是建立完善的原料采购审批报批机制。食材采购要严格按照学校重大事制度报批,采购要确保物资新鲜安全、物美价廉,不采购不合格、质量不达标、无安全保障的食品,未经审批的食堂物资严禁进入学校。四是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严格固定资产台账登记、定期开展资产盘点工作。五是建立健全食堂管理人员的培训机制。通过定期的培训,不断提升食堂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
(三)提升食堂财务信息化管理水平
一是引用信息化管理,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食堂财务信息化管理水平。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创建适合中小学食堂财务的管理平台,将繁琐的学校食堂管理事务性工作通过信息化数据处理,实现实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三者融合,建立统一的中小学食堂财务核算系统,为中小学食堂账务处理提供更快捷、更准确的服务保障,提升中小学食堂财务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五)加强对中小学食堂的全面监督
一是加强纪检监督和审计监督,特别是纪检部门要强力整治“校园餐”管理问题,惩治贪蝇腐蚁。二是加强社会监督。各个中小学可以增加食堂公告栏,以公示食品的价格以及具体的项目,接受社会监督。三是当地教育部门要建立和完善中小学校食堂管理相关制度,实时监督与检查中小学食堂的财务收支行为,定期开展教育内部审计,全面了解学校食堂各方面的工作。四是加强学校内部财务监督。将食堂财务活动纳入学校财务部门统一管理,分账核算学校食堂业务,真实反映收支状况,定期公开账务。要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食堂成本核算,严格控制食堂成本开支范围。
参考文献:
1.潘晓艳 浅谈中小学食堂财务内部控制审计 /审计月刊/2023/6/ 总第422期41
2.王文江 苏志力 审计视角下深化中小学食堂财务管理的路径探析 河南教育 教师教育 教育审计2024.12
3.晋登凤 中小学食堂财务管理研究与分析-以淄川区中小学为例 中国管理信息化/2022/11/第25卷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