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育人视域下初中化学跨学科教学
田彦龙
海原县第五中学 755200
摘要:伴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跨学科教学已然成为了提升学生提升素养的重要策略。在这种教学改革的氛围中,初中化学教师也要主动跳出舒适圈,积极寻找化学与其他学科的契合点,利用科学合理的跨学科问题与活动,完成立德树人目标的同时,稳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学科育人;初中化学;跨学科教学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敢于打破各个学科之间界限,合理利用更为科学合理的跨学科教学策略与引导手段,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精神品质,保证学生能够准确体会到跨学科教学的独特魅力与乐趣。此外,教师也要发挥出数字技术的优势,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有效拓宽学生的视野。
一、结合教学目标,找准跨点
为了让跨学科教学更具教育性,初中化学教师不仅要以本课的教学目标为出发点,还应深度研读教材与教学目标,通过现实性、探索性更强的跨学科问题,将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与初中化学跨学科教学有效整合在一起,调动学生学习动力与热情的同时,积极引导学生运用化学与各学科知识有效解决各种问题。从另一种角度而言,在设计跨学科问题时,还应着重判断学生的实际学情与知识储备情况是否匹配,如若学生出现无法顺利解决问题等状况,教师应在第一时间内将问题科学拆解,利用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的问题序列,引导学生采用小组协作等方式解决问题。
以《化学与能源》为例,为引导学生明白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不仅可以转化成光能、热能,还可以转化成电能等多种形式的能量,引导学生养成节约能源意识,强化学生保护自然、关心社会的责任感。在教学活动正式开展前,教师可以利用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在互联网上收集一些展示三协水电、大亚湾核电站的视频与图片,让学生观看视频的同时,结合文章内容总结出化学能转化成热能、电能的过程(1.物质燃烧会放出大量的热,燃烧反应的过程就是将化学能转化成热能;2.化学电池可以将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供给人们使用......)。在学生对新课知识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后,为了让学生养成节约能源意识,教师还开展太阳能电解水制氢装置实验,让学生在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当前背景下,制作环境与能源计划保护书,珍惜不可再生资源,明白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的重要性[1]。
二、聚焦核心素养,设计跨学科活动
从当前教学现状来看,仅仅依靠单一的化学实验与理论知识传输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更别提贯彻立德树人目标。在这种状况下,教师应抓住学生好奇心强等特征,利用话题度较高的热点内容与时事,设计出形式、内容多样的跨学科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深度交流与合作,共同为问题解决出谋划策。与此同时,教师作为引导者,在学生必要时,应及时提供相应的文献资料与实验材料,密切关注学生在活动中各种表现,积极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这类问题对社会后续的影响,最终实现“知识解域—素养融通—价值生成”的育人进阶。
以“化学视角下的垃圾的分类与回收利用”跨学科实践活动为例,为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对化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在活动中,一名名学生化身成为了小小宣传员,从化学的角度剖析不同垃圾的成分和特性。比如,可回收物中的塑料,像聚乙烯、聚丙烯等,因其分子结构特点可通过特定方式回收再利用;有害垃圾如废旧电池中含有的重金属(汞、镉等),若处理不当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在学生完成普及工作后,教师还要举办回收实验活动,要求学生通过拆解废旧电池,电池的碳棒可回收利用做电极材料。掌握相关物质的性质和实验操作技能[2]。
结束语:
总而言之,要想让初中化学教学发挥出应有的育人功效,教师应敢于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利用学科之间的契合点,借助趣味性、教育性更强的跨学科问题与活动,彰显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引导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主反思等学习流程,保证学生所具备的核心素养能够得到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颜嫱,亓英丽.学科育人视域下初中化学跨学科教学——以"保护生命之源"为例[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24(5):33-36.
[2]柯志超,黄丹青.行之愈笃,知之益明--初中化学开展跨学科实践活动的探索[J].化学教与学, 202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