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幼儿园中班绘本阅读活动中师幼语言互动现状调查

作者

李湾

永城市第一幼儿园 476600

摘要:本研究以师幼互动为视角,探讨了绘本阅读中师幼互动的现状及改进建议,拓展我国绘本阅读活动中师幼互动的理论,扩展我国绘本阅读活动的研究范围,将在一定程度上补充有关师幼互动质量的研究。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学前绘本阅读领域教育相关理论,丰富了绘本阅读活动的研究,并为今后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意义。

关键词:幼儿园中班;绘本阅读活动;师幼语言互动

1 幼儿园中班绘本阅读活动互动现状分析

幼儿园中班绘本阅读活动的互动现状呈现出一定的积极态势,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从教师指导来看,部分教师能够通过提问、角色扮演等方式与幼儿进行有效互动,促进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发展,但也有教师对绘本阅读的互动策略掌握不足,活动停留在简单的故事朗读层面,缺乏深层次引导。从幼儿参与来看,中班幼儿对绘本的兴趣较高,尤其是对色彩鲜艳、情节生动的绘本表现出较强的参与意愿,但部分幼儿在阅读过程中依赖教师引导,主动性不足,未能充分发挥自主阅读能力。从互动形式来看,集体阅读活动是主要形式,教师通过集体讨论和分享帮助幼儿理解绘本内容,但个别化阅读和小组互动较少,难以满足幼儿的个性化需求。总体而言,当前绘本阅读活动的互动效果初显成效,但在教师指导策略、幼儿参与度及互动形式多样化等方面仍需进一步优化,以提升活动的整体质量,更好地促进幼儿的阅读兴趣和综合能力发展。

当前幼儿园中班绘本阅读活动中的互动还面临技术应用不足的问题。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许多幼儿园已引入多媒体设备,但在实际活动中,教师对技术的运用仍较为有限,未能充分发挥其优势。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动画、音频等形式丰富绘本内容,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但现实中这些技术往往被简单化为“电子书”播放,缺乏互动性和创新性。同时,技术应用与语言互动的结合也较少,未能有效利用技术手段促进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思维拓展。

2幼儿园中班绘本阅读活动中师幼语言互动存在的问题

教师的语言引导缺乏针对性。在绘本阅读活动中,部分教师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幼儿个体之间的差异。例如,对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幼儿,教师未能提供更具挑战性的问题或讨论;而对于语言能力较弱的幼儿,教师又未能给予足够的支持和鼓励。这种缺乏针对性的语言引导,可能导致部分幼儿失去参与的兴趣,甚至产生挫败感。

教师的提问方式单一且缺乏深度。在绘本阅读活动中,教师常常使用封闭式问题,例如“这是什么?”“他做了什么?”这类问题虽然简单易答,但无法激发幼儿的深层思考和语言表达。幼儿的思维和语言能力需要通过开放式问题来培养,例如“你觉得他为什么会这样做?”“如果你是故事中的角色,你会怎么做?”然而,这类问题在实际教学中较少出现,导致幼儿的思维停留在表面,无法深入理解绘本内容。

教师的语言反馈不够具体和积极。在幼儿回答问题或表达观点后,教师往往使用“很好”“不错”等笼统的反馈,缺乏具体的评价和鼓励。这种反馈方式无法帮助幼儿明确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也无法激发他们进一步表达的欲望。相反,如果教师能够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具体点评,例如“你说得很清楚,我特别喜欢你说的那个细节”,将更有效地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

教师与幼儿之间的语言互动缺乏平等性。在绘本阅读活动中,教师往往占据主导地位,幼儿则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师的话语权远大于幼儿,导致幼儿的主动性和参与感不足。这种不平等的语言互动模式,不仅限制了幼儿的语言表达机会,也可能抑制他们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综上所述,幼儿园中班绘本阅读活动中的师幼语言互动存在针对性不足、提问方式单一、反馈不够具体以及互动不平等问题。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和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教师需要在这些方面进行改进,创造更加积极、平等和互动的语言环境。

3幼儿园中班绘本阅读活动中师幼语言互动教育对策

3.1 教师层面

在幼儿园中班绘本阅读活动中,教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言行举止深刻影响着幼儿的语言发展。为确保绘本阅读活动的有效性,教师应从多个层面进行改进和提升。教师应成为幼儿语言学习的正确示范者。中班幼儿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模仿能力,教师的语言示范对其语言习得至关重要。因此,教师在与幼儿交流时,应注重语言的规范性,包括准确的发音、正确的语法和丰富的词汇应用。同时,教师应保持耐心,给予幼儿积极的鼓励和反馈,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教师应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并灵活运用提问策略。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实际情况,确保教学活动既具有挑战性又符合幼儿的发展水平。在提问时,教师应以启发式、引导式问题为主,鼓励幼儿通过思考和语言组织来回答问题。同时,教师应合理搭配封闭型和开放型问题,激发幼儿的思维和创造力,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表达空间。

3.2 幼儿层面

在幼儿层面,应着重关注幼儿主动参与绘本阅读活动的积极性及其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这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关键环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入手,为幼儿营造一个积极、互动且富有挑战性的阅读环境。教师应积极鼓励幼儿在阅读活动中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在绘本阅读过程中,教师应成为幼儿表达意见的倾听者和引导者,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幼儿深入理解绘本内容,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式问题,如“你觉得这个故事中最有趣的部分是什么?”“如果你是故事中的角色,你会怎么做?”这类问题能够激发幼儿的思考,促使他们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3 家庭层面

家庭是幼儿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不仅是孩子的抚养者,更是他们情感和认知发展的引导者。在绘本阅读活动中,家长的作用同样举足轻重。为了促进幼儿绘本阅读中的师幼语言互动,家长应积极参与并发挥其独特作用。家长应树立正确的绘本阅读观念。绘本不仅是幼儿娱乐的玩具,更是他们认知世界、培养阅读兴趣和能力的重要工具。家长应认识到绘本阅读的价值,将其视为与孩子共同成长、增进亲子关系的重要途径。家长应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在家中设置专门的阅读区域,配备丰富的绘本资源,让幼儿随时随地都能接触到优秀的绘本作品。同时,家长应定期与孩子进行绘本阅读活动,通过共读、讨论等方式,增进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提升孩子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结论

师幼互动语言的特点:教师是传播者,不能很好地进行互动,幼儿占据被动地位,没有主动权中班幼儿的阅读活动中教师约束纪律的频率下降,大多是不同类型的提问;在导入阶段,互动是由老师发起,幼儿只能被迫回答,并且教师与幼儿之间的语言交流是单向的,二者之间并不流通。教师提出较多围绕绘本主题的启发式问题,此外,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之间的互动也会增加,他们的思维更加灵活且富有创造性。在活动总结环节中,教师在进行总结时,会引导幼儿说出活动主题,并对其进行鼓励。总之,在此次教育活动中,教师与幼儿的语言会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变化而变化;教师对幼儿的词汇、句子的运用方面有很大的影响;在不同阶段,教师的提问对幼儿以及他们之间的交流也有极大的影响,并展现不同特征。

参 考 文 献

[1]秦雯雯.幼儿园集体绘本阅读活动中师幼语言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20.

[2]陈妍. 幼儿园语言教学中提升幼儿语言能力的有效策略 [J]. 亚太教育, 2024, (14): 175-178.

[3]严梦晓. 浅析幼儿语言教育目标及活动开展措施 [J]. 东方娃娃·绘本与教育, 2024, (08): 71-73.

[4]潘敏珍. 幼儿园语言活动中德育实施的途径与策略研究 [J]. 吉林教育, 2023, (04): 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