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创融合视域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探究
吴霞
河北美术学院 050700
摘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成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这一背景下,高等教育机构纷纷开设《乡村景观规划设计》课程,旨在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的乡村规划人才。然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专创融合视域下,对《乡村景观规划设计》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成为提升教学质量、培养符合社会需求人才的关键。
关键词:专创融合;《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教学改革
引言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然而,传统《乡村景观规划设计》课程教学模式单一,难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在专创融合视域下,探索《乡村景观规划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旨在通过创新教学方式和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其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本文将深入探讨专创融合视域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实施策略,以期为培养适应乡村振兴战略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提供有益参考。
一、明确课程目标,注重能力培养
在专创融合视域下,对《乡村景观规划设计》课程进行教学改革,首要任务是明确课程目标,注重能力培养。课程目标应聚焦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适应乡村振兴战略对人才的需求。
具体而言,课程目标应涵盖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课程设计中,教师可以引入乡村景观生态修复、乡村旅游规划等实际案例,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了解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实际应用场景[1]。此外,课程目标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鼓励他们勇于尝试新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为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注入新的活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引入最新的行业信息和技术动态,确保学生所学知识与实际需求保持同步。同时,教师还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项目式学习、翻转课堂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优化教学内容,强化实践环节
针对当前《乡村景观规划设计》课程教学内容与实践脱节的问题,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强化实践环节。优化教学内容的关键在于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引入实际案例,让学生通过分析案例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例如,教师可以选取一些成功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设计理念、技术手段和实施效果,从而理解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核心要素和关键环节。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了解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实际情况和需求,为他们的设计实践提供有力支持。教师还可以邀请行业专家进行讲座或授课,为学生提供最新的行业信息和技术动态,这些专家可以分享他们的实践经验和设计理念,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实际应用和发展趋势。
三、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
在专创融合视域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必须注重创新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侧重于理论知识的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实践机会和自主探索的空间。为了打破这一局限,可以采用项目式学习和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2]。
在项目式学习中,教师可以设定一个具体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项目,让学生分组进行研究和设计。例如,教师可以选择一个具有典型乡村特色的村庄,让学生根据村庄的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需求,进行景观规划设计的实践。学生需要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地考察、资料收集、方案设计和成果展示等环节的工作。在项目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需求分析、方案设计、实施计划和成果评估等环节的工作,同时还需要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学习和探索,不仅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还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翻转课堂中,教师可以提前录制好教学视频供学生预习,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答疑。这种教学方式将传统课堂中的讲授环节转移到课外,让学生在课外自主学习,而在课堂上则更加注重讨论和实践。例如,教师可以录制关于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的教学视频,让学生在课外观看并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遇到的问题,然后进行答疑和指导。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四)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
为了全面评价学生的能力,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传统的考核方式往往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考核,如期末考试和课后作业等,而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评价。在专创融合视域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课程的考核方式应该更加注重实践考核和创新能力考核。
实践考核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实际项目设计或参与社会实践等方式进行。例如,教师可以设定一个具体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项目,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方案设计和实施计划等工作。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评价,或者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如参加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竞赛、参与乡村景观改造项目等,通过实践锻炼来提升自己的能力[3]。创新能力考核则可以通过评估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计划或创新成果等方式进行。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提出具有创新性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理念或技术手段,并对其进行评估。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比赛或申报创新创业项目,通过创业实践来展示自己的创新能力。通过这些考核方式,教师不仅可以全面评价学生的能力,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业热情,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在专创融合的大背景下对《乡村景观规划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深入探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一系列创新性的教学方式,如项目式学习、翻转课堂等,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还有效提升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特别是实践考核和创新能力考核的引入,使得对学生的评价更加全面、客观,进一步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未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相信这些改革措施将会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为乡村景观规划设计领域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参考文献:
[1] 杨珂晶,赵雪君,魏维宽,等.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专创融合"课程改革探索——以室内环境与检测课程为例[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4(5).
[2] 靳鸿,孟令军,刘姿,等.专创融合背景下的创新课程改革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24, 46(3):208-210.
[3] 刘思萌,陶喆,夏杰.专创融合视角下"旅游接待业"课程改革路径研究[J].科学咨询, 2024(6):138-142.
该论文是2023年度河北省教育厅创新创业课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成果资料之一,立项单位:河北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