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张敏敏
馆陶中医医院 河北邯郸 057750
[摘要]目的: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病原菌分布情况与耐药性问题。方法:选取32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利用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鉴定,同时开展耐药检测,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病原菌分布情况、耐药性特点。结果:所选322株菌株中,创伤分泌物来源最多,占45.03%,重症监护病房(18.32%)、脑外科(17.70%)、耳鼻喉科(17.70%)的分布最广,青霉素(94.72%)、苯唑西林(95.65%)、克林霉素(51.24%)、红霉素(56.21%)耐药较为明显,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加环素无耐药情况。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布主要集中在呼吸科、烧伤科、妇科、眼科等,其对抗菌药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情况,需根据药敏实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值得重视。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布情况;耐药性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革兰阳性菌中较为常见的菌种,主要在人体的皮肤、软组织、气道中感染,会导致相关感染性疾病、败血症等,严重威胁人体健康与生命安全。金黄色葡萄球菌可通过抗生素治疗,但随着我国近年来临床抗生素用药的大量增多,耐药问题也不断增多,使得金黄色葡萄球菌也出现耐药问题。尤其对于重症监护病房、脑外科等重大疾病科室,细菌耐药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威胁性极大,因此需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布情况、耐药问题进行研究,对抗生素的合理用药进行指导[1]。本文对所选金黄色葡萄球菌开展干预,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2022年—2024年,32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在患者的呼吸道、伤口、阴道、血液、尿液样本中培养获得。排除同一名患者同一部位分泌物中重复分离的菌株。
1.2 方法
细菌培养分离:标准株ATCC25913,根据我国临床操作规范进行菌株的分离与培养。
细菌检测与耐药性分析:选择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对分离的菌株进行鉴定与药敏试验,同时进行耐药实验,并采取红霉素诱导克林霉素耐药实验,如结果存疑,利用K-B法进行确认。所选质控菌株均购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临检中心。
1.3 疗效判定
①观察培养菌株的来源分布情况。
②观察培养菌株的科室分布情况。
③观察菌株的耐药性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7.0分析数据,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以(%)、(x±s)表示,并分别进行2和t检验,均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所选322株菌株中,创伤分泌物来源最多,占45.03%,痰液(25.47%)、眼部(12.42%)、耳部分泌物(5.28%)较多,血液(2.48%)、尿液(3.11%)中的来源相对较少,其他来源(4.66%)、咽拭子(1.55%)中也有分布,见表1。
2.2所选322株菌株中,重症监护病房(18.32%)、脑外科(17.70%)、耳鼻喉科(17.70%)的分布最广,烧伤外科(14.29%)、呼吸科(10.25%)、儿科(7.76%)、肾病科(5.59%)、神经内科(4.35%)次之,消化内科(3.42%)、其他科室(0.62%)也有分布。见表3。
2.3所选322株菌株中,青霉素(94.72%)、苯唑西林(95.65%)、克林霉素(51.24%)、红霉素(56.21%)耐药较为明显,庆大霉素(16.77%)、利福平(12.73%)、环丙沙星(15.22%)的耐药性较低,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加环素无耐药情况。见表3。
3 讨论
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自然界中大量分布,进入人体后会定植在黏膜、呼吸道、皮肤软组织等部位上,导致较为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发生。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导致皮肤软组织感染、获得性肺炎的主要致病菌,对于重大疾病患者、儿童与老年人群,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危害性极大,其致病性较强,症状反应则与入侵数量、毒力以及宿主的免疫功能有直接关联,因此针对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患者,需要进行针对性的用药治疗。由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属于格兰阳性菌,使得其通过抗生素可以得到有效的杀灭,因此临床多利用广谱抗生素开展杀菌治疗,但随着临床用药的增多,广谱抗生素的耐药性问题不断增加[2]。以头孢菌素、青霉素、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为主,且耐药性不断提高,不同菌株对药物的耐药性有所不同,需要根据耐药情况选择耐药性较低的药品治疗。如利奈唑胺等药物不具有耐药性,但需要慎重用药。
实验表明,创伤分泌物来源最多,占45.03%,说明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床上中的分布最为广泛,重症监护病房(18.32%)、脑外科(17.70%)、耳鼻喉科(17.70%)的分布最广,存在创伤、感染等情况的科室,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布较多。青霉素(94.72%)、苯唑西林(95.65%)、克林霉素(51.24%)、红霉素(56.21%)耐药较为明显,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加环素无耐药情况,说明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广谱抗生素存在耐药问题,虽然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加环素无耐药性,但上述药物具有较高的毒性,其临床用药需要慎重,值得临床重视。
参考文献:
[1]王芳,刘晓,任小东,等.马鞍山市临床来源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和肠毒素基因特征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4,21(24):3631-3636.
[2]吴品,庞彩莲,陈凯妮,等.2019—2020年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性分析[J].内蒙古医学杂志,2024,56(09):1103-1105+1108.
作者简介:张敏敏(1985—),性别,女,民族,汉,籍贯,河北邯郸市邱县,学历,本科,单位,馆陶中医医院,职称,副高职称,研究方向,临床检验微生物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