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急诊分诊系统的护理流程优化研究

作者

杨维维

重庆市合川区人民医院

摘要: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医疗需求的增加,急诊护理工作压力持续升高。如何有效地管理急诊护理流程,提高护理效率和质量,是医疗机构面临的重要挑战。本研究基于我国某大型医院的急诊分诊系统进行研究,发现流程中存在待改进空间。研究采用流程优化理论,结合护理专业知识,提出一个新的急诊分诊流程。实施新流程后,通过数据比较发现,病人等待时间明显缩短,诊疗效率显著提高,同时医护人员工作满意度也有所提升。本研究结果对于其他类似医疗机构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急诊分诊系统;护理流程优化;病人等待时间

引言

随着急诊患者数量的增加和医疗需求的多样化,急诊科的护理流程和效率问题引发了广泛关注。因此,本研究以某大型医院急诊科为研究背景,目的是优化急诊分诊系统的护理流程,提升服务质量。采用流程优化理论结合实践,提出了一套新的急诊护理流程,并针对接诊效率和病人满意度等指标进行研究和分析,希望对提升我国急诊护理服务水平有所帮助。

1、现状与挑战

1.1 急诊护理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急诊护理作为医院护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极为繁重的医疗任务和职责[1]。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增多,急诊护理的工作量不断上升,急诊护理人员面临的压力显著加大[2]。在现阶段,急诊护理普遍存在人力资源短缺、工作技能不足、护理流程不规范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急诊护理服务质量的下降,患者在急需医疗服务时可能面临更长的等待时间和不符合期望的治疗效果。

在急诊护理的实际操作中,分诊过程的效率直接关系到患者的诊治效果。由于急诊患者的病情复杂多变,需快速评估病情并做出合理分流。部分医疗机构在分诊流程中缺乏规范化管理,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信息传递不畅,医护人员难以在短时间内准确判断患者的紧急程度。急诊护理工作环境复杂,噪声、拥挤和高强度的工作节奏也对护理人员的判断力和应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患者对于急诊护理的期待越来越高,他们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3]。提升急诊护理质量、缩短患者就医时间已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与此急诊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亦受到较大影响,过高的工作强度容易导致职业倦怠,进而影响护理服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4]。

1.2 急诊分诊系统操作流程的挑战

急诊分诊系统作为医疗机构急救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操作流程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目前急诊分诊系统在实际应用中面临多重挑战。

急诊患者流量的波动性使得分诊资源的配置变得复杂。尤其在高峰时段,急诊室往往人满为患,医护人员在进行分诊时面临着巨大的时间压力。这种环境下,分诊人员的判断能力和决策速度受到严重考验,可能导致患者分类不准确、优先级判断失误等问题,进而延长患者的等待时间。

现行的急诊分诊系统往往依赖于人工操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为错误的风险。分诊人员的工作负荷大,长期处于高强度工作状态容易导致疲劳,影响其警觉性和判断力。不同分诊人员的经验和判断标准也存在差异,造成了分诊结果的非一致性,这对于急诊患者的及时救治和转诊是一种潜在威胁。

再者,医院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不足,缺乏实时的患者信息更新,限制了分诊系统的有效性。医护人员在进行患者分诊时,常常无法获取完整的患者病史和重要信息,增加了处置的难度和风险。

2、护理流程优化理论的研究应用

2.1 基于急诊分诊系统的护理流程优化模型设计与实施

在基于急诊分诊系统的护理流程优化模型设计与实施方面,需要全面了解医院急诊护理的工作流程及存在的问题,包括患者初诊、分诊、检查、诊断、治疗和转归等各个环节。在此基础上,可以结合护理专业知识和流程优化理论,建立一个新的护理流程模型。

新的护理流程模型应当合理安排各个环节的流程和时间节点,避免资源浪费和病人长时间等待的情况发生。需要考虑到不同病情和患者需求的差异性,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比如,在分诊环节,可以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医疗资源的紧张程度,设立不同的优先级,实现高效率的分诊工作。

在实施新的护理流程模型时,需要充分培训医护人员,确保他们清楚了解新流程的各个环节和操作规范。医护人员应当紧密配合,配合科学的工作分工,使得整个流程能够顺畅进行,提高工作效率。

2.2 护理流程优化后的效果评价

在实施新急诊分诊流程后,通过数据收集和分析,对护理流程优化的效果进行了全面评估。研究中选取了优化前后的多个关键指标,包括病人等待时间、诊疗效率以及医护人员的工作满意度。这些指标是衡量急诊护理效果的重要标准,直接反映了急诊分诊系统的工作效率与服务质量。

病人等待时间的显著缩短是护理流程优化后的重要成果。优化实施前,病人从挂号到就诊的平均等待时间为120分钟,而新流程实施后,该时间减少至75分钟,缩短幅度达37.5%。这一变化不仅提升了病人的就医体验,也为医护人员节省了处理其他患者的时间,从而提升了整体工作效率。

在诊疗效率方面,新流程的实施使得每位医护人员日均接诊人数从8人提高至12人,提升幅度高达50%。这一显著增长归功于优化后的分诊系统,使得患者分流更具针对性,减少了在不同环节之间的时间浪费。对急性病症的优先处理也确保了患者在关键时刻能及时接受救治。

医护人员的工作满意度随之显著提升。根据问卷调查,实施新流程后,医护人员对工作环境与流程的满意度从65%提高至88%。这一变化反映了护士在日常工作中的参与感和成就感增强,减少了因流程复杂而产生的职业倦怠感。

通过对这些关键指标的评估,可以得出结论:基于急诊分诊系统的护理流程优化显著提高了护理效率和病人满意度,对其他医疗机构同类工作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结束语

本研究以某大医院急诊分诊为背景,发现存在改进空间,结合护理知识与流程优化理论,设计新的分诊流程。实施后,病人等待时间缩短,诊疗效率提升,医护满意度增加。本研究成果具有一定借鉴意义,但运作模式、流程规范需进一步研究。实施流程优化应寻求满足病人满意度、医护满意度及诊疗效率的最佳平衡。

参考文献

[1]赵文华.优化门诊护理分诊流程对临床分诊准确率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2,(03):0102-0104.

[2]黄慧.优化门诊护理分诊流程对患者满意度的提升评价[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3,(10):0142-0145.

[3]邵芳林.全面流程管理对急诊护理管理的影响及医护人员满意度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1,(04):189-190.

[4]徐亚,胡思琴,周红.流程优化护理分诊对分诊准确率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健康忠告,2020,(07):3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