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国有企业基层纪委如何做好日常监督工作
蔡小兵
甘肃建投绿色建材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730000
2023年12月发布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对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进行了适当修改,将第一种形态完善为“经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及时进行谈话提醒、批评教育、责令检查、诫勉,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更加有利于各级党组织以党的纪律为尺子,从点滴抓起,常咬耳朵、常扯袖子,抓早抓小、防微杜渐,严肃认真做好日常监督工作。
当前党风廉政建设暨反腐败工作已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持续将国有企业作为重点反腐领域,持续纵深抓到底。本人紧密结合日常监督检查、案件办理情况,掌握目前基层纪委日常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指导帮助党员干部扣好“廉洁从业第一粒扣子”,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环境。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重视不够。《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中规定,党委(党组)应当“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支持纪检监察机关履行监督责任,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党组织对履行主体责任的认识还不足,主动履行主体责任的意识还需提高,仍然存在做好监督是纪委一家事的误区,没有真正认识到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党组织履行的是主体责任,而纪委只是发挥“监督的再监督”,履行监督责任。同时,党员干部个人接受主动监督的习惯还没有形成,往往是被动接受监督,致使党员干部思想上不够重视,言行举止没有得到有效的规范和约束。日常工作中还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没有深刻认识到组织的监督往往是关心、爱护自己的一道关口,能有效阻止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发生在自己身上,能帮助自身始终沿着正确的轨道干事创业、成长成才。
(二)方式方法单一。监督作为纪检机构的基本职责、第一职责,要围绕企业中心任务、政治生态、干部创业环境等开展行之有效的监督,保证企业依法合规生产经营。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基层纪委日常监督效果还不是很明显,党员干部违纪违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还时有发生,违纪问题反复出现的情况仍然存在,反映内容除了涉嫌违纪还有职务违法的倾向,对于没有监察权的基层纪委来说,案件查办难度也是随之增加。日常工作中虽然能将警示教育、明察暗访、谈心谈话及各类专项监督融入中心工作,但是离监督的初衷和同级党委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致使工作停留在面上的较多,重视度不是很高,为了工作而工作,没有真正发挥好警示一片、教育一片的效果。
(三)不会监督、不愿监督、不敢监督。近年来,企业纪委虽立足监督职责定位,采取一系列措施创新监督制度机制,压紧压实监督责任,着力提升了监督质效。但是在具体实际工作中,纪检干部不会监督、不愿监督、不敢监督的问题仍然存在。受工作复杂性、人情关系以及个人综合素质等因素影响,怕得罪人的老好人思想仍然存在,得过且过,监督检查也是浮于表面,对一些深层次、矛盾突出、反映强烈的事项没有深挖细查,没有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角度去发挥监督作用,导致只是为了监督而监督,缺乏担当意识。同时,同级监督主体巡察、审计、业务、法务、外部董事等发现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对各自领域缺乏相应的监督与指导,与纪委在信息共享、问题线索处置上还有衔接不到的地方,致使监督合力发挥不够。
二、原因剖析
(一)政治理论根基不牢。不管是基层纪委还是其他监督主体,不管是领导干部“关键少数”还是一般干部职工,对党中央和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重要论述的学习不深不透,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不足,深化、内化、转化工作做得不够。没有充分认识到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加强对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注重抓早抓小、防微杜渐,使党员干部无论八小时之内还是八小时之外都受到约束,使违反纪律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都能及时被发现和纠正,切实把“严”字体现在日常管理监督中。
(二)学用结合不紧密。企业纪委虽然把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党的自我革命重要思想作为推动工作的根本方向,反复学、深入学,并且紧密结合党纪学习教育、结合工作实际,深学细悟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在围绕中心工作,保障公司正常生产运行上也做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是从实际工作看,在理论知识的深化、内化、转化上还有一些差距,学用结合还有“两张皮”的倾向,理论知识不会用、不敢用、不想用问题常在,致使延用“老方法”“老经验”开展工作较为突出,新想法、新思路不多,工作死板,不够新颖,与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新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三)斗争本领不足。新时代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对国有企业纪检干部队伍的业务能力、综合素质提等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时刻自觉接受最严格的约束和监督,打好“预防针”、提高“免疫力”,努力做自身净、自身硬的表率。但是,从日常监督检查和案件查办中看,纪检干部业务能力欠缺、监督工作经验不足及自我约束不够等问题仍然存在。如克服“本领恐慌”还做的不够,对党纪党规学习不够、钻研不深,导致专业的人做不好专业的事。围绕企业中心工作掌握不了情况,发现不了问题,意见建议泛泛而谈,解决不了实质性问题。面对具体人、具体事时用纪言纪语分析研判问题线索不够有力、不够精准。严于律己、率先垂范,离努力做自我革命的表率,遵规守纪的标杆还有差距,等等。
三、对策建议
一是突出政治引领。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引导纪检干部怀着深厚感情、怀着坚定信仰,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自觉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统领纪检监察一切工作。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不断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督促纪检干部认真落实好党的组织生活,严格履行党员义务,积极参加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主动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和管理。
二是创新监督方式。把办案是最有利的监督贯穿纪检工作全过程,严肃铲除职工群众身边的“蝇贪蚁腐”,对上级纪委交办的、监督检查发现的、职工群众反映的问题线索,严谨细致做好分析研判,精准处置问题线索,依规依纪做好追责问责工作,以问责推动工作高效落实、以问责警醒干部廉洁从业。发挥“第一种形态”在教育、管理和监督干部成长成才的重要作用,对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经常开展面对面提醒谈话,凡是以第一种形态处置的,一律和本人年度评先选优直接挂钩,在精准出具廉政审查意见时明确提出否定性意见,真正达到警醒作用。
三是强化自身建设。加强党内政治生活锻炼,积极参加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严格落实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制度,严肃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以委务会为基本载体,组织纪委委员深入学习上级有关文件和工作安排部署,不断强化对纪检监察工作的认识。深化全员培训,积极参加上级纪委组织的纪检监察业务知识培训,广泛学习思想理论、专业知识,全面加强执纪执法专业素质培训,帮助提升纪检干部的履职能力,打牢履职基础。要强化廉洁从业意识,始终坚实“八小时内外表里如一”,自觉净化自己的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防止纪检干部的“朋友圈”异化为“腐败圈”,逐渐成为“围猎”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