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媒体融合背景下电视时政新闻的创新路径

作者

赵卓异

乌鲁木齐广播电视台(广播电视集团) 830017

摘要:在媒体融合的时代浪潮中,电视时政新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本文聚焦于探索其创新发展路径,通过深入剖析当前电视时政新闻的现状,挖掘出在内容深度与广度、呈现形式以及传播互动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从内容创新,如挖掘深层意义、丰富报道领域、强化评论;形式创新,运用可视化叙事、打造沉浸式体验、采用多屏互动;传播创新,借助新媒体平台、增强受众互动、建立传播矩阵等方面着手,实现电视时政新闻的转型升级,以提升其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更好地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满足受众对时政新闻的多元需求。

关键词:媒体融合;电视时政新闻;创新路径;内容创新;形式创新;传播创新

0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媒体融合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互渗透、深度融合,重塑了信息传播格局。电视时政新闻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承担着传达政策、引导舆论、服务人民的重要使命。然而,在新媒体的冲击下,电视时政新闻面临受众流失、影响力下降等困境。新媒体的即时性、互动性和多元化传播方式,使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更为丰富,对新闻内容和形式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在此背景下,电视时政新闻必须积极探索创新路径,充分整合媒体资源,运用先进技术手段,从内容、形式和传播等多维度进行变革,以适应新的传播环境,在媒体融合的浪潮中实现可持续发展,继续发挥其在舆论引导和信息传播中的关键作用。

1内容创新:提升新闻价值

1.1挖掘时政新闻深层意义

电视时政新闻不应仅仅停留在事件的表面报道,而要深入挖掘背后的深层意义。对于重大政策的出台,不仅要传达政策条文,更要剖析政策制定的背景、目标以及对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远影响。例如,在报道一项新的产业扶持政策时,需解读政策是基于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科技创新还是促进就业等目的,分析政策实施后对相关企业、上下游产业链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具体作用机制,为受众呈现全面、深入的新闻内容,帮助其理解政策内涵,提升时政新闻的思想深度与价值引领作用。

1.2丰富报道领域

传统电视时政新闻报道领域相对局限,多集中于重要会议、领导活动等。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应拓展报道视野,将触角延伸至社会民生、科技创新、文化交流等与时政紧密相关的多元领域。在报道科技创新时政新闻时,关注国家科技政策对科研项目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以及科技创新成果在改善民生方面的应用。在文化交流方面,深入挖掘中外文化交流活动背后的时政意义,如文化交流如何促进国家间友好关系、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等。通过丰富报道领域,满足受众对时政新闻多元化的需求,使时政新闻更贴近社会生活实际。

1.3强化新闻评论

新闻评论是电视时政新闻引导舆论的重要手段。在媒体融合时代,要进一步强化新闻评论功能。针对热点时政事件,及时组织权威专家、学者进行深入解读与评论。评论不仅要对事件进行客观分析,更要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例如,在国际局势紧张时期,对相关时政事件的评论应从国际政治格局、国家利益等多维度进行剖析,引导受众理性看待国际形势,增强民族自信心与国家认同感。

2形式创新:增强新闻吸引力

2.1运用可视化叙事

可视化叙事能够将复杂的时政新闻内容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给受众。利用数据可视化技术,将时政新闻中的经济数据、政策实施效果数据等转化为图表、图形,使数据更易于理解。对于重大工程建设时政新闻,运用动画演示工程建设过程、技术原理等。在报道国际会议时政新闻时,通过地图标注、动态演示等方式,展示会议参与国家地理位置、会议议程推进等信息。通过可视化叙事,打破传统文字报道的枯燥感,提升受众对时政新闻的理解与接受度,增强新闻的吸引力与传播效果。

2.2打造沉浸式体验

借助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新兴技术,打造沉浸式时政新闻体验。对于重要时政活动,如重大庆典、国际峰会等,通过VR技术,让受众仿佛身临其境,感受现场氛围。在报道历史事件相关时政新闻时,利用AR技术,将历史场景与现实画面相结合,为受众呈现生动的历史回顾。例如,在纪念某一历史事件的时政新闻报道中,受众通过手机或VR设备,可看到历史人物、场景在现实环境中重现,增强时政新闻的趣味性与感染力,拉近时政新闻与受众的距离,提升受众对新闻内容的感知与理解。

2.3采用多屏互动形式

在媒体融合环境下,电视不再是唯一的传播终端。电视时政新闻应采用多屏互动形式,实现电视屏、手机屏、电脑屏等多屏联动。在电视播出时政新闻时,同步在手机客户端、网站等平台推送相关内容,并设置互动话题。受众可以通过手机对电视上正在播出的时政新闻进行评论、分享,发表自己的观点。同时,电视端可以选取部分精彩的受众评论在节目中展示,形成多屏互动的传播模式,提升受众参与感,扩大时政新闻的传播范围与影响力,使时政新闻传播更具活力与吸引力。

3传播创新:拓展新闻影响力

3.1借助新媒体平台传播

新媒体平台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的优势。电视时政新闻应积极借助新媒体平台拓展传播渠道。将时政新闻内容制作成短视频、图文等形式,发布在微博、微信、抖音等热门新媒体平台上。根据不同平台的特点和用户偏好,调整内容呈现方式。在微博上,利用话题功能,设置热门时政话题,吸引用户关注与讨论;在抖音上,制作生动有趣的短视频,以轻松活泼的方式传播时政新闻。

3.2增强受众互动

互动性是新媒体的重要特征,电视时政新闻应增强受众互动。通过在线直播、网络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受众对时政新闻的需求与关注点。在新闻报道过程中,设置互动环节,邀请受众参与新闻话题讨论。例如,在报道民生政策时政新闻时,通过网络平台征集受众对政策实施的意见与建议,并在后续新闻报道中予以回应。通过增强受众互动,提高受众对时政新闻的关注度与参与度,使时政新闻更符合受众需求,增强受众对电视时政新闻的粘性与忠诚度。

3.3建立媒体融合传播矩阵

为实现电视时政新闻的高效传播,应建立媒体融合传播矩阵。整合电视媒体内部的电视节目、网站、手机客户端等资源,同时联合外部的新媒体平台、社交媒体大V等,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传播矩阵。不同平台发挥各自优势,协同传播时政新闻。电视节目进行深度报道,网站提供详细资料,手机客户端推送即时消息,社交媒体大V进行话题引导。通过建立传播矩阵,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升电视时政新闻在媒体融合环境下的传播效果,扩大时政新闻的传播范围与影响力,提升电视时政新闻的整体传播效能。

4总结

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电视时政新闻的创新发展势在必行。通过内容创新,挖掘深层意义、丰富报道领域、强化新闻评论,提升新闻价值;形式创新,运用可视化叙事、打造沉浸式体验、采用多屏互动形式,增强新闻吸引力;传播创新,借助新媒体平台传播、增强受众互动、建立媒体融合传播矩阵,拓展新闻影响力。电视时政新闻能够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冯蔷薇.媒体融合背景下的时政新闻创新能力研究[J].记者摇篮,2024,(02):60-62.

[2]陆锡梅.媒体融合背景下电视时政新闻记者的转型路径[J].记者摇篮,2020,(04):58-59.

[3]李培广.媒体融合背景下电视时政新闻的创新[J].视听界,2017,(04):8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