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常见类型阴道炎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

张贝贝 王敏

临朐县人民医院妇科,山东 潍坊 262600

[作者简介] 张贝贝(1984-),女,汉族,籍贯:山东临朐,主治医师,硕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妇科肿瘤学。

[通讯作者] 王敏,E-mail:wangdawei215311@163.com

[摘要] 目的:研究临床常见类型阴道炎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Human papillomavirus HPV)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4年1月至2024年12月期间在临朐县人民医院就诊的患者400例,均同时行HPV及阴道微生态检测,根据HPV的检测结果分为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两组之间阴道炎感染情况。结果:阳性组92人,占总数的23.0%;阴性组308人,占总数的77.0%;阳性组中患细菌性阴道病的有35人,占38.0%;患两种及以上阴道炎(混合性阴道炎)的13人,占14.1%;患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的有6例,占6.5%,患滴虫性阴道炎的1例,占1.1%,前两种类型阴道炎检测结果在HPV阳性组中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部分阴道炎在HPV的感染差异性上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及时彻底的治疗阴道炎有助于提高HPV感染患者的转阴率。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阴道炎;感染

宫颈癌是比较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根据国家癌症中心数据,宫颈癌年新发病例约11万(2022年),死亡约5.9万例,且呈年轻化和缓慢上升趋势。众所周知,约 90% 以上的宫颈癌与高危型HPV有关[1]。近年来,有研究显示[2],HPV感染和阴道内微生态的动态变化有相关性。本研究通过探讨HPV感染与阴道炎之间的关系,试想是否可以通过及时彻底的治疗阴道炎来降低HPV的感染率及HPV感染者的转阴率,从而对宫颈癌的一级预防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4 年 1月至 2024 年12月期间在临朐县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的患者40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同时行HPV和阴道微生态检测。根据HPV的检测结果分为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两组之间阴道炎感染情况。

1.1.2 纳入标准

(1)自愿参加检测者;

(2)年龄>21岁,且性生活史>3年、性伴侣数<3个者;

(3)48小时内无阴道灌洗、无性生活史及无阴道用药者。

1.1.3 排除标准

(1)正处于月经期、产褥期及妊娠期的妇女;

(2)不能正常沟通的患者;

(3)48小时内行阴道镜、宫腔镜、宫颈锥切或刮宫手术者;

(4)患有传染病者。

1.2 研究方法

1.2.1 阴道分泌物

用无菌棉拭子在阴道上1/3或阴道后穹隆处取得足够量的分泌物,应用阴道炎自动检测工作站(江苏硕士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型号和规格:bPR-2014A)进行检测。

1.2.2  HPV核酸检测

行HPV检测时,充分暴露宫颈,应用HPV专用的采样刷在宫颈管内至少旋转5圈,采取足够的宫颈上皮细胞后将其放入保存液中,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检测出是否有HPV感染(亚能生物 人乳头瘤病毒基因23型检测试剂盒)。

1.3 统计学方法

将收集的数据应用Graphpad Prism8.0.1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两组率的比较用 χ 2检验,检验水准 α=0.05。

2 结果

2.1 一般临床资料

HPV阳性组和阴性组的平均年龄分别是(38.5±5.5)岁和(37.8±6.7)岁,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8,P>0.05)。

2.2 HPV感染在不同类型阴道炎中的比较

HPV阳性者有92人,占总数的23.0%;HPV阴性者有308人,占总数的77.0%;阴道炎患者有160人,占总数的40.0%(细菌性阴道病患者最多,占阴道炎总数的62.5%。),阴道微生态检测结果无异常的有240人,占总数的60.0%。

①细菌性阴道病100例,HPV阳性35例,占35.0%(35/92),HPV阴性65例,占21.1%(65/308),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②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28例,HPV阳性6例,占6.5%(6/92);HPV阴性22例,占7.1%(22/308),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21);

③滴虫性阴道炎4例,HPV阳性1例,占1.1%(1/92),HPV阴性3例,占1.0%(3/308);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4);

④混合型阴道炎28例,HPV阳性13例,占14.1%(13/92),HPV阴性15例,占4.9%(15/308);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2。

3结论

宫颈癌严重威胁着女性的身心健康,其主要高危因素是HPV感染(尤其是16/18型),其他因素还有多个性伴侣、过早性行为、吸烟、免疫抑制、长期口服避孕药等。近年来,关于人乳头瘤病毒与阴道内环境的研究也不少[3]。女性的阴道内含大量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之间相互制约,形成一个相对平衡的环境,若阴道内环境的平衡被打破,阴道的免疫力就会随之下降,增加HPV感染的机率。在本研究中,阴道炎类型以细菌性阴道病最常见,在HPV感染者中,细菌性阴道病的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细菌性阴道病是一种菌群失调性疾病,其阴道微环境内以加德纳菌为首的厌氧菌繁殖增加[4],乳杆菌数量减少,阴道内PH值升高,局部免疫力降低,HPV感染风险增加以及HPV的清除能力下降,持续性HPV感染容易导致宫颈病变,甚至发生宫颈癌。由此可见,维持女性阴道微生态平衡尤为重要,也是降低HPV感染以及预防宫颈病变发生的关键。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提高HPV疫苗的接种率及国家免费两癌筛查的普及率[5],及时彻底的治疗阴道炎能够有效的预防HPV感染以及改善HPV感染者的治疗效果,对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有一定意义。

本研究的样本量较小,阳性结果有限,在下一步的研究中,需要增加样本量,收集更多的临床资料,进一步分析常见类型阴道炎与HPV感染的相关性。

4参考文献

[1]吴艳芳,陈蕾.八珍汤加味联合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疗效及对患者细胞免疫水平和营养状态的影响[J].陕西中医,2022,43(8):1052-1055.

[2]张瑜.乳酸菌阴道胶囊辅助治疗对细菌性阴道炎合并HPV感染患者疗效及阴道微生态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3,30(7): 60-63.

[3]李小宁, 贺丰杰.乳酸杆菌与宫颈癌防治的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与教

育,2010,27(05):77-79.

[4]王春远,罗孟军,刘成桂.细菌性阴道病患者人乳头瘤病毒基因检测及感染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20,12(06):25-28.

[5]赵艳霞,陈佳暄,狄江丽.等.中国妇女常见病筛查现状的SWOT分析[J].中国妇幼卫生.2020,11(4:):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