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浅谈城市街道旧楼改造设计

作者

马林旺

身份证号:620422199006130532

摘 要:以兰州市城关区会宁路街道小楼改造、亮化、美化为例,沿途学校较多,以文化历史为主题进行打造,沿街门店改造的同时,对楼体进行整体清洗粉刷,对城市沿街居民小楼改造设计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改造设计;街道居民小楼;建筑立面

0 前 言

街道是城市的灵魂,沿街建筑的形象体现了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会宁路街道建筑是建于20 世纪九十代的沿街老建筑,由于受当时等因素,这些建筑年代久远、失修,部分功能满足人的生活需求,但是审美要求无法达到都市人的审美观,因此街道环境美化与整治来解决这些问题。

1 项目区位分析及意义

项目位于兰州市城关区会宁路,会宁路西面为兰州大学校本部,东面为兰大附属医院,是科研人才和高端创业人才的聚集地,非常适合创建创新创意创业一条街。项目装修范围为会宁路两侧商铺以及部分临街建筑物外立面,商铺的业态主要是电气产品批发零售,比较低端,建筑物也比较老旧,存在脏乱差的问题和一定的安全隐患。

2.设计原则

2.1.设计原则,遵循简洁、大方、美观、实用的设计理念,根据周围环境和实际规划需求,在现有建筑物的基础上通过立面设计、形体改造、材质变化、色彩变换,搭配富有韵律感的线条分割等方法,达到比例、形态的协调,凸显街道特色.

2.2.设计构思,吸引创意创新机构入驻,力争使会宁路成为创业者的摇篮,成为创新创意产业的孵化器。[1]本次改造的会宁路核心路段,将建设五个功能区,分别是文化创新功能区、专业创新功能区、大学生创新功能区、生物医药创新功能区、研发孵化功能区,针对各功能区的特点,推进先行先试、探索经验、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方面发挥重要的引领、辐射、带动作用。

2.3设计特点,对会宁路街道电子商贸城外观立面进行全面升级打造,体现现代科技感,街道重点建筑物建筑外墙面改造采用干挂幕墙(采用玻璃和铝板)。在街道内设置街道景观及建筑小品,提升整体街道品味,营造街道风貌,突出街道主题,同时对街道增设绿地,使得行人可以更亲近街道,营造一种接近自然的舒适感。在街道主要节点,安排布置景观、绿化及公共服务设施,针对景观小品的夜间使用也增加相应的夜间照明,主要采用地灯和 LED照明等方式。建造优良的城市景观体系、生态环境,着力提高景观规划设计水平、市政景观建设品位,不断完善绿地系统布局和功能,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科学的景观管理长效机制。智慧街区建设,智慧街区是智慧城市的一个“细胞”,充分利用成熟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将街区公共设施、医疗、安全、服务、导航、商业、办事窗口、新闻政策导读、园林维护、社会保障、远程监控、保安巡逻、安全应急、街区水电智慧感应等通过互联网+智能硬件的整合,为社区居民、游客提供安全、智能、舒适、便利的居住环境,为街区服务中心(街道办)提供智慧分析、智慧监控、智慧节约的统一可视化办公服务平台。

3 设计主题,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将会宁路规划建设为创新创业者的摇篮,以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创意设计、互联网+、众创空间为重点培育方向,兼顾兰州大学优势学科资源进行分段布局,促进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创客等创新主体协作通融,为创新创业者提供研发设计、成果交易、知识产权等专业服务,搭建政、产、学、研有机结合的全方位协同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4设计元素,通过整体的规划设计,运用新材料、新技术、为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城关区主要以商业建筑和公共建筑为及居住建筑为主。每种建筑均赋予其统一的个性,如商业建筑的张扬奔放,公共建筑的凝重大方.居住建筑的沉静安稳,在运用特征性符号的同时,特别注重对各种不同建筑的特性的挖掘和强化。重点突出:区分地段内不同位置、性质的建筑而采取保留或更新的手法,通过对一些重点建筑或空间的精心营造来带动整个地段的改观。具体而言就是以城关区街道两侧各组建筑物,以及建筑物所围合的线形城市空间为设计主体注重街道景观的序列性,力求在建筑处理上营造浓郁的兰州风情突出文化与商业氛围。

5设计原则,遵循简洁、大方、美观、实用的设计理念,根据周围环境和实际规划需求,在现有建筑物的基础通过立面设计、形体改造、材质变化、色彩变换,搭配富有韵律感的线条分割等方法,达到比例、形态的协调,充分体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题定位,展现创新创业的活力气息。建筑外墙装饰采用玻璃及铝板,在立面的材料及色彩设计上,本着简洁、大方、现代的思想体现出明快,清晰的风格特点,使在会宁路创业人有清晰的条理,从心理上有助与思想创作。

6主要设计内容:

(1).对会宁路街道电子商贸城外观立面进行全面升级打造,体现现代科技感,街道主要建筑外墙面改造采用干挂幕墙(采用玻璃和铝板)。

(2)在街道拟建设国内最大的波光泉景观,水流通过特制的喷头喷出,形成的水柱沿着设定的轨迹喷射,水柱好似根根晶莹剔透的冰柱,让行人感到目不暇接、惊叹不已,可以充分聚集街道的人气,并可通过商业广告获得一定收益。

(3).在街道内设置街道景观及建筑小品,提升整体街道品味,营造街道风貌,突出街道主题;同时对街道增设绿地,使得行人可以更亲近街道,营造一种接近自然的舒适感。在街道主要节点,安排布置景观、绿化及公共服务设施。建造优良的城市景观体系、营造优良的生态环境,着力提高景观规划设计水平、市政景观建设品位,不断完善绿地系统布局和功能,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科学的景观管理长效机制,全面推进景观工作的发展,是此次项目的功能定位。正确的定位对于促进城关区产业结构的调整、改善人们生活水平、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富有文化表现特色及具备建设的条件的街道布置景观小品或雕塑,突出不同街道的风格,针对景观小品的夜间使用也增加相应的夜间照明,主要采用地灯和LED照明等解决。

(4).智慧街区建设:

智慧街区是智慧城市的一个“细胞”,充分利用成熟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将街区公共设施、医疗、安全、服务、导航、商业、办事窗口、新闻政策导读、园林维护、社会保障、远程监控、保安巡逻、安全应急、街区水电智慧感应等通过互联网+智能硬件的整合,为社区居民、游客提供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居住环境,为街区服务中心(街道办)提供智慧分析、智慧监控、智慧节约的统一可视化办公服务平台。

(5).建设规模和设计范围

今年来,户外广告和招牌乱像一直是兰州市执法整治的重点之一。依据规划设计任务书要求,本工程的建设目的,是对会宁路沿街立面进行整体改造,改善城市环境,丰富城市内涵,提升城市品位。把会宁路创建为创新创业一条街,改善会宁路的业态,提升街区品质,设计的建筑风格要突出时代特色、展现创新形象,同时结合城关区城市街道一体化改造的进程,突出街道特色,与城市周围环境相协调。

7 结 语

总之,街道沿街居民楼改造的整体面貌是城市人容貌的综合体现,通过对对会宁路街道改造打造双创示范一条街奠定坚实的基础条件, 立足会宁路区位优势,有效利用高校和科研院所人才、资源优势,通过改变街区功能定位、提升软硬件环境、渲染双创氛围等措施,建设科技金融、创客创业、科研成果转化、技术交易等多个服务功能的科技市场,加强业态招引集聚,促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

参 考 文 献:

[1]方松林 王军 长安区太乙镇沿街建筑立面改造设计[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