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建设对智慧农业的影响研究
刘振 陈辉 邱颖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 山东 济南 250100
摘要: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举措,其对智慧农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旨在探讨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内涵、智慧农业的特征,以及高标准农田建设对智慧农业在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并提出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以助力智慧农业发展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高标准农田;智慧农业;农业生产效率;资源配置
引言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全球农业竞争的加剧,智慧农业已成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方向。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智慧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农业生产的智能化、高效化、绿色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深入分析高标准农田建设对智慧农业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发展措施。
1.高标准农田及智慧农业概述
1.1高标准农田
高标准农田是指土地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农田配套、土壤肥沃、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耕地。建设高标准农田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通过科学规划和建设,高标准农田能够显著提升农田的生产能力和抗灾能力,为智慧农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1.2智慧农业
智慧农业是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农业新型生产方式。它通过对农田环境、作物生长、土壤状况等多维度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为农田管理提供精准、科学的决策支持。智慧农业的发展能够大幅提升农业生产效率、节省人力成本、节约资源,并推动农业生产的智能化、高效化、绿色化。
2.高标准农田建设对智慧农业的影响
高标准农田建设对智慧农业的影响是全方位且深远的,它不仅重塑了现代农业的生产模式,还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科技的进步与应用。首先,在基础设施层面,高标准农田的建设严格遵循科学规划与高标准设计,确保了农田具备完善的灌溉系统、高效排水体系以及便捷的道路网络。这些基础设施的升级,为智慧农业所需的各种智能设备,如自动灌溉控制器、无人机监测系统、智能农机等,提供了稳定可靠的运行环境。例如,精准的灌溉系统能够与智能传感器相结合,实现根据土壤湿度自动调节水量,大大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同时减少人力投入。
其次,高标准农田建设强调了信息的集成与共享,构建起了覆盖农田管理、作物生长、气象监测等多维度的信息收集网络。这一网络不仅能够快速获取大量精准的农业数据,还通过云计算平台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与共享,为智慧农业的数据分析、模型构建及精准决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农民和农业企业可以依据这些数据,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预测作物病虫害发生趋势,优化种植结构与施肥方案,从而有效提升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再者,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加速了农业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特别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及人工智能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物联网技术使得农田中的每一个元素都能被智能化管理,从土壤温湿度监测到作物生长状况跟踪,无一不体现出科技的力量。大数据则通过对海量农业数据的挖掘与分析,揭示出农业生产中的潜在规律,指导农业生产更加科学化、精细化。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如智能识别病虫害、自动化农机驾驶等,更是将农业生产推向了智能化的新高度,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作业精度。
3. 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助力智慧农业发展的措施
3.1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政府应当深化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政策扶持,不仅要从宏观层面规划指导,更要从微观操作层面提供具体可行的政策措施。首先,需细化税收减免政策,明确哪些环节、哪些投入可以享受税收优惠,比如对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企业和个人给予所得税减免,对进口用于农田改造的先进设备给予关税减免等。其次,财政补贴要更加精准有效,可以设立专项基金,重点支持农田水利设施、土壤改良、防护林建设等关键领域,同时根据地区差异和项目特点,灵活调整补贴标准和方式,确保资金使用的高效性和公平性。此外,土地政策也要创新,比如通过土地流转、租赁、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优化土地资源配置,降低农田建设成本,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在强化政策支持的同时,政府还需构建一个全面、透明的监管和评估体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卫星遥感监测、大数据分析等,实现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全程跟踪和效果评估。通过定期发布评估报告,公开建设成果,接受社会监督,确保每一项建设都能达到预期目标,真正服务于智慧农业的长远发展。
3.2 推广先进技术和设备
在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过程中,技术革新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的关键。要加速数据技术与农业生产管理的深度融合,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农田环境监测系统,实时收集土壤湿度、温度、光照等关键数据,为精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特别是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上,要鼓励研发针对特定作物、特定区域的病虫害智能预测模型,通过机器学习不断优化预测精度,实现病虫害的早期预警和高效防控。同时,推广智能灌溉系统、精准施肥机等先进设备,根据作物生长周期和实际需求自动调节灌溉量和施肥种类及数量,减少资源浪费,提高农产品品质。为了促进这些技术和设备的普及应用,政府应组织多层次、多形式的技术培训活动,不仅邀请专家进行理论讲解,更要注重实践操作,通过田间地头的现场演示,让农民直观感受到新技术带来的好处。还可以建立技术示范基地,选拔一批积极性高、有一定基础的农户作为“科技示范户”,通过他们的成功经验带动周边农户主动学习和应用新技术。此外,利用互联网平台,如在线课程、社交媒体等,拓宽技术传播渠道,让技术知识触手可及,激发广大农民群众参与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共同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向智能化、精准化转型。
3.3低空经济赋能智慧农业生产
低空经济中的农业无人机在智慧农业生产中扮演着核心角色。无人机搭载高分辨率摄像头、多光谱传感器等设备,能够对大面积农田进行快速、精准的监测。通过对农作物的生长状况、病虫害分布、土壤墒情等信息的采集与分析,为农业生产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例如,利用多光谱传感器获取的图像,可以准确判断农作物的氮素含量,从而指导精准施肥,避免肥料浪费与环境污染,提高农作物产量与质量。在病虫害防治方面,无人机能够快速定位病虫害发生区域,并根据病虫害类型和严重程度,精准喷施农药,相较于传统人工或地面机械施药,效率提高数倍,且能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农产品农药残留。低空经济在智慧农业中的发展还催生了一系列衍生服务岗位。农业无人机租赁服务、植保服务公司等应运而生,为农户提供一站式的无人机应用解决方案。这些服务公司需要专业的销售人员、技术支持人员、售后服务人员等,负责推广无人机服务、为农户提供技术培训与指导、解决设备故障等问题。此外,随着低空经济与智慧农业的融合发展,农业数据服务、农业保险等领域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需要相关专业人才为农业生产提供数据管理、风险评估等服务。
4.结论
综上所述,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推动智慧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石。通过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可以显著提升农业生产的智能化、高效化、绿色化水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拓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将在智慧农业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我们应持续加强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让高标准农田建设成为驱动农业现代化的强大引擎。
参考文献
[1]孙学涛,张丽娟.高标准农田建设对智慧农业的影响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25,(03):111-122+132.
[2]刘世国,邵明星.智慧农业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的应用[J].黑龙江水利科技,2024,52(09):108-111.
[3]黄慧敏.智慧农业在西林县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的应用现状及建议[J].农村科学实验,2025,(05):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