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提高党校教学管理学水平的若干思考
田姝
中共伊美区委党校 黑龙江省伊春市 153000
摘要:新形势下教师提升党校管理学教学水平需要从课程设计、需求分析以及内容组织三个维度进行系统性优化。精细化管理课程设计强调以系统性思维构建知识框架,将抽象管理理念转化为可操作的方法论,并精准化分析学员需求建立科学的需求识别机制,使教学内容贴合学员需求。模块化组合教学内容则分解庞杂的管理理论体系,形成可拓展、可迭代的教学资源库,提升教学的系统性。
关键词:新形势;党校;教学;管理学
引言:在当前经济社会快速变革与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管理实践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对党校管理学教学提出更高要求。作为培养领导干部管理能力的重要阵地,党校教学需要突破传统模式,以更系统化、科学化的方式回应时代需求。管理学教学水平既关乎传授理论知识,更在于培养学员应对复杂管理情境的实践智慧。
一、精细化管理课程设计
在学科特性上,党校管理学课程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导向,这要求教师设计课程时,必须逻辑清晰、目标明确,确保教学内容符合管理学的基本要求,又能有效服务学员的实际需求。在优化课程设计时,教师应基于教学安排,科学划分知识模块,使教学内容既有系统性,又能突出重点。并结合学员背景,适当调整课程安排,使其更具针对性。借助精细化的管理学课程设计,教师能保证教学内容层层递进、逻辑严密。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教师需结合党校教学特点,结合党的管理思想与现代管理理论,帮助学员在学习过程中理解管理学基本规律,掌握党政管理的实际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优化课程结构,有机结合理论讲解、案例分析以及实践模拟等教学环节,形成逻辑严密、内容充实的教学体系。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先要熟悉教学内容,明确各章节的核心要点,合理安排课时,使有条不紊的传递知识。接着,结合学员需求,灵活调整案例教学、实训模拟等教学方式,使课堂更加生动。讲解管理学中的组织决策理论时,教师可以引入典型案例,让学员分析问题并提出对策,提升其决策思维能力。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关注学员的理解情况,结合课堂提问等方式适时引导,保障学员深刻掌握关键知识点。对于抽象难懂的理论部分,教师能利用图示、数据分析等方式讲解,使学员更直观地理解相关概念。除此之外,教师也要建立课程评价反馈机制,组织学员测评,收集意见,根据反馈适当调整教学内容,以不断优化课程设计,提高教学质量。
二、精准化分析学员需求
党校学员的构成较为多元,既有基层干部,也有机关管理人员,其知识背景、工作经历与学习需求存在较大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精准分析学员需求,确保课程内容的针对性。管理学课程的核心在于培养学员的组织协调能力、决策能力以及执行力,而不同岗位的学员对于管理理论的关注重点也有所不同。基于此,教师在教学实施中,应结合学员的职业背景、工作领域,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使学员在学习过程中找到适合自身岗位需求的知识点,提升学习效果。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在授课前收集学员工作领域、管理经验、学习目标等基本信息,以便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针对基层管理人员,教师可以更多地讲解组织管理与提升执行力的方法,而对于机关干部,则加强政策分析及决策能力方面的训练。在课堂上,教师需结合学员的实际工作场景,设置有针对性的讨论话题,使学员在互动交流中理解并运用管理学理论。另外,讲解知识点时,教师也能引用学员熟悉的案例,使理论更具实际意义,提高学习的代入感。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关注学员的课堂反馈,灵活调整教学方式,适时增加互动式教学、案例分析等,以提升学员的学习效果。课后,教师还能运用问卷调查了解学员的学习困惑,据此调整后续课程内容,使教学更加贴近学员实际需求。经由这种动态化、持续化的需求分析,教师能够保障课程内容始终衔接学员的实际需求,符合学员的职业发展目标,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学效果。
三、模块化组合教学内容
在党校管理学教学中,教师合理划分知识模块,并优化课程内容,能够有效提升学员的学习效率。管理学涉及的知识点较为广泛,涵盖组织管理、决策分析以及执行力等多个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整合各类知识点,并根据不同模块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以增强教学的层次感。模块化教学还有助于学员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更有针对性地实践应用,使课堂教学更具实效性。由此,在设计课程时,教师应结合理论学习、案例分析以及实践训练等多种教学方式,形成层次分明、内容丰富的教学体系,使学员更高效地理解并应用管理学知识。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先根据教学目标,将课程内容划分为管理基础理论、组织结构优化、领导力培养、执行力提升等若干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模块。每个模块既要有理论讲解,也要配套案例分析与实践活动,以增强学员的理解应用能力。讲解组织管理模块时,教师需结合典型组织架构案例,让学员分析不同管理模式的优缺点,讨论优化组织结构的方法,以提升管理效能。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引入小组讨论、模拟演练等教学方式,帮助学员在实践中深入理解管理学理论。决策分析模块中,教师能设置模拟决策场景,要求学员扮演不同角色,模拟管理者在实际工作中的决策过程,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关注不同学员学习需求,适时调整模块内容教学方式,使课程内容更加贴合实际工作需求。这种模块化组合教学,既能确保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又能提高课堂的互动性,有效提升管理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结束语:教师提升管理学教学水平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以精细化、精准化以及模块化为核心,构建深度融合理论与实践的教学体系。精细化管理课程设计、精准化分析学员需求以及模块化组合教学内容,三者相互协同、有机统一,能共同推动管理学教学从传授知识转向培养能力。这一探索既回应了新时代对管理人才的迫切需求,也为党校教育提供新的实践路径。
参考文献:
[1]王茅.基于全新研究式学习的党校经济管理教学改革路径探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 2022(3):3.
[2]姜长宝,谭玉磊,冉立泽,等.新常态视域下高校党校教学改革的路径探析[J].大学教育, 2022(4).
[3]李霞.新时代党校公共管理学科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方法[J]. 2021.
[4]杨颖菡.以全面推进数字化改革为抓手系统提升党校教学管理实效的思考[J].明日, 2021(10):0479-0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