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人脸识别考勤系统中区域权限管理的优化策略研究
王修竹 于骁楠 董哲希 李明霞
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文学院 116400
摘要:在高校教育管理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人脸识别考勤系统已被广泛应用,但其中区域权限管理存在诸多问题。优化该系统的区域权限管理成为提升高校考勤管理效率与质量的关键,通过深入剖析现存问题,如权限划分模糊、更新滞后及缺乏精细化控制等,针对性提出优化策略。具体包括基于教学区域特性进行精准权限划分,建立动态更新机制保障权限时效性,以及实施精细化权限控制提升用户体验,这些策略有效解决了现存问题,提升了考勤管理的准确性、效率与用户满意度,为高校智慧校园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关键词:高校;人脸识别考勤系统;区域权限管理;优化策略
引言: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高校教育管理模式正经历深刻变革,人脸识别考勤系统作为智慧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普及。权限划分模糊导致考勤数据混乱,权限更新滞后影响教学秩序,缺乏精细化控制给师生带来诸多不便。在追求教育管理精细化、智能化的新发展理念下,如何优化高校人脸识别考勤系统区域权限管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深入研究这一课题,探索创新的解决方案,不仅能提升高校考勤管理水平,还能为智慧校园建设提供新思路与实践范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一、高校人脸识别考勤系统区域权限管理现存问题剖析
(一)权限划分模糊导致管理混乱
不同教学楼、实验室等区域的功能和使用对象各异,然而权限界定却缺乏明确且细致的标准。这就使得学生和教职工在使用过程中频繁出现权限错误的情况。以某综合性大学为例,其计算机学院的学生在进行课程实践时,按照规定应在指定的计算机实验室打卡考勤,以便准确记录实践课程的出勤情况。但由于权限划分模糊,部分学生在其他实验室也能完成打卡操作。这不仅导致考勤数据无法真实反映学生在实际教学区域的出勤情况,还使得教师难以依据这些混乱的数据进行有效的教学管理和考核,极大地影响了考勤管理的准确性和效率。
(二)权限更新滞后难以适应教学变动
随着高校教学安排的动态调整以及人员的频繁流动,区域权限更新不及时成为一个突出问题。高校的课程安排每学期都会有所变动,教室的使用情况也随之改变。某高校在新学期对部分专业的课程进行了重新规划,原本在A教学楼授课的课程调整到了B教学楼。但由于考勤系统的区域权限未同步更新,导致这部分学生在新的上课教室无法正常打卡。教师无法及时获取学生的出勤数据,学生也因打卡问题产生困扰,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
(三)缺乏精细化权限控制影响使用体验
不同课程的教学场景和要求各不相同,部分课程可能涉及跨校区授课或特定时间段的特殊考勤需求。以某高校开设的跨校区选修课程为例,学生需要在不同校区的特定教学楼和教室上课。现有的考勤系统无法根据实际教学需求,灵活设置学生在不同校区特定区域的临时考勤权限【1】。这就导致学生在跨校区上课时,可能因权限问题无法正常打卡,教师也难以准确统计学生的出勤情况,给师生双方都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严重影响了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和教学体验的提升。
二、高校人脸识别考勤系统区域权限管理优化策略构建
(一)基于教学区域特性的精准权限划分
教学楼可按楼层区分权限,低楼层基础公共课程教室面向全体学生开放打卡,高楼层专业课程教室仅对相关专业学生和授课教师授权。教室用途不同,权限也应区分,如多媒体教室限制仅使用该设备的师生打卡。实验楼依据实验室安全级别设置权限,化学、生物等危险物品实验室,只有参与相关实验课程且具备操作资质的师生可打卡进入,普通计算机、物理实验室权限相对宽松。以校园地图为基础开发可视化权限管理平台,用不同颜色区分区域权限范围,如红色为限制进入区域、黄色是普通教学区域、绿色是公共开放区域【2】。管理人员可直观查看权限设置,点击区域获取详细信息,还能在地图上便捷调整权限,提高了权限设置和调整的准确性,使管理工作更高效。
(二)动态更新机制保障权限时效性
学校教学管理系统包含课程安排、教室分配等关键信息。借助接口开发,教学管理系统与考勤系统实现紧密连接。一旦教学安排出现变动,如课程调整、教室更换,教学管理系统能自动捕获变化,并以特定数据格式经接口推送至考勤系统。考勤系统收到信息后,会启动内置权限更新程序,按照预设规则实时修改相应区域权限。例如课程从A教学楼调整到B教学楼,考勤系统会自动让该课程的师生在A教学楼打卡权限失效,同时在B教学楼赋予其打卡权限,保证权限与教学实际相符。在人员变动方面,教职工调动时,学校信息管理系统更新调动信息,考勤系统通过数据交互获取后,依据预设规则,取消其原学院教学区域打卡权限,再根据新学院工作安排赋予新区域权限【3】。学生转专业时,考勤系统也会根据转专业信息,调整其原专业教学区域权限,为新专业涉及区域赋予权限,有效防止因人员变动造成的权限混乱。
(三)精细化权限控制提升用户体验
对于短期实践课程,管理员在课程开始前,于考勤系统选择对应师生名单,为其临时设置实践区域打卡权限,并设定课程时间段。课程结束,系统自动取消权限,防止滥用。跨校区选修课程同理,上课期间为学生设置对应校区特定教学区域临时考勤权限,课程结束后权限自动失效。特殊科研项目负责人可在考勤系统提交申请,注明特殊权限需求,如特定实验室非工作时间进入权限、校外人员临时打卡权限等。经学校相关部门审批通过后,考勤系统为相关人员定制专属权限。校外合作培训时,学校管理员依据培训计划,在考勤系统为校内外参与人员定制特定培训场地和时间段的专属打卡权限,平衡教学管理需求与特殊情况的灵活性。
结语:
当前存在的权限划分模糊、更新滞后以及缺乏精细化控制等问题,对考勤管理的准确性、效率和用户体验造成了不良影响。基于教学区域特性进行精准权限划分、建立动态更新机制以及实施精细化权限控制等优化策略,能有效提升系统的管理效能。这些优化策略有助于确保考勤数据的准确性,更好地适应教学变动,满足不同教学场景的需求。随着技术的持续发展,应不断完善区域权限管理,使其在高校教育管理中发挥更大作用,助力高校实现更加高效、智能的教学管理目标。
参考文献:
[1]张亮敬,姚国鹏,吴作洲.基于人脸识别的课堂考勤系统设计与实现[J].无线互联科技,2024,21(22):23-27.
[2]孙方,王慧芳,陈迪泼,等.基于人脸活体检测的智能考勤系统设计[J].现代信息科技,2024,8(19):75-79.
[3]姜智轩,侯涵宇.基于嵌入式人脸识别的智能考勤系统的设计[J].黑龙江科学,2023,14(14):147-149.
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2024年度研究课题《"洞察者"考察出勤软件》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S2024132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