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探大班幼儿早期阅读活动中的指导策略
唐雅铃
四川天府新区永兴幼儿园 610217
摘要:早期阅读3—6岁儿童的阅读,是指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的前期阅读和书写准备,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将影响幼儿今后的学习能力及学习水平。大班幼儿受年龄限制,更多地是依赖教师与家长的共同指导进行早期阅读,早期阅读是大班幼儿接触和了解书面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由此可见早期阅读指导策略的重要性。
关键词:大班幼儿、早期阅读、指导策略
引言:幼儿园是幼儿第一个正式学习场所,也是幼儿学习和了解社会知识的起点,在幼儿园阶段要为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阅读意识,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做好环境支持。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探索大班幼儿早期阅读活动中的指导策略,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引导幼儿去发现文字所表达的画面意思,从而感知新鲜事物,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
一、大班幼儿早期阅读的意义
早期阅读可以帮助幼儿获得接近书面语言的机会。幼儿可以自由地看图书、根据自己的想法编故事,通过这样的自主阅读和自主创编的机会可以有效地帮助幼儿建立初步的阅读自信,也会让幼儿在正式学习书面语言前提前感知语言文字的意义。
早期阅读可以帮助幼儿习得早期阅读技巧。经常阅读的幼儿可以在反复阅读中感知画面所表达的不同含义,从而建立起自我纠正、自我调适的阅读技巧,这对于他们进入学校学习书面语言和文字有很好的铺垫作用,有利于幼儿获得较高水平的阅读能力。
二、大班早期阅读的现状分析
受传统教育思想的禁锢,现依旧有大部分家长和教师认为早期阅读就是早识字,误解了早期阅读的真正意义,从而影响幼儿早期阅读的开展及其效果。大班幼儿的早期阅读时间和早期阅读读物较少,一方面教师为了迎合家长只是一味的引导幼儿认识汉字,缺少了安静阅读的时光;另一方面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市面上的早期阅读读物大多以文字为主,根本不适用于大班幼儿进行阅读和理解。
三、大班幼儿早期阅读活动中的指导策略
(一)创设丰富适宜的阅读环境
1.班级阅读环境支持
创设宽松且具有童趣的阅读环境是可以帮助幼儿积累阅读经验。在阅读区规划中首先收取幼儿建议、和幼儿集体商讨规划区域划分,班级阅读区选择要远离嘈杂的区域,选择靠窗户、光线充足的区域、巧妙的使用色彩,适宜的地垫、地毯、靠枕的质地柔软的物品进行布置。同时设置阅读角,可以选择一些比较小的私人空间来满足幼儿的心理需求,满足内心的独处感,让幼儿自发地去阅读。比起全是书本的阅读区幼儿更喜欢到一个环境温馨舒适的地方进行阅读,也更愿意在阅读区驻足,慢慢的沉浸到阅读活动中。
2.家庭阅读环境支持
环境支持幼儿阅读能力培养还有一个关键就是幼儿家庭环境。在大班幼儿早期阅读活动中,幼儿园和家庭都应为幼儿提供相应可以阅读的区域。在大班幼儿家庭阅读区的创设和规划中:可以选择家庭的空闲区域,参照班级阅读区的创设,选择光线充足的区域,设置适当幼儿的书架,提供孩子近期喜欢阅读的书籍。在家庭阅读区活动时,家长要有意识地与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鼓励孩子根据画面给出的线索进行大胆的预期、假设、比较和验证。将会进一步的激发幼儿自主阅读的兴趣,为幼儿幼小衔接上小学做好阅读经验准备。
3.社会环境中的阅读环境
现当代社会,图书馆、社区阅读室、商场等社会机构书屋、书吧......等都是人们推崇“全民阅读”的位置首选。这也可见当前社会对阅读的重视,教师和家长要充分利用这会社会资源并将其利用起来。家长可带领引导幼儿参与体验社会环境中的各种阅读活动,在不同环境中感受浓厚的阅读氛围、激发幼儿自主阅读的兴趣。
(二)创设有实际意义的文字环境
创设有实际意义的文字环境,目的在于帮助幼儿去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事物表达的含义,并对文字的含义产生兴趣。一般情况下,有意义的文字环境大多指在幼儿的生活环境的常见事物贴上具有说明性的文字标签,如“玩具”、“滑滑梯”等,这样具有说明性的暗示环境其实是一种外部的物质环境,帮助幼儿通过感知和理解这些贴有说明性的标签去知道它所表达的含义,了解文字可以代替某一种物体。如果幼儿没有及时关注到或在生活中使用这些文字,那这些暗示环境将失去它本身的意义,对幼儿来说也只是一些无法理解的文字符号,幼儿不会对它产生兴趣,更不会尝试去理解这些文字所表达的意义。
对幼儿来说在他的周围能够看到的、与自己生活、游戏有关的文字可以称作有意义的文字环境,如贴在小椅子上的名字;语言区放置的报纸、明信片;建构区的积木拼搭说明书;娃娃家的食物包装袋等。教师应有意识地在生活各个环节中抓住随机教育的机会与幼儿一起阅读、讨论材料等,如在学习折纸前引导幼儿学会看折纸的步骤示意图,读说明性文字给幼儿听,让幼儿感受文字给生活带来的便利,从而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的进行阅读。同时教师也要鼓励幼儿在自由活动中大胆地进行阅读。
(三)注重阅读能力培养,积累阅读经验
1.阅读中的倾听与表达
倾听能力与表达能力是幼儿学习的基础能力。在大班幼儿阅读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图书故事的内容、情节、人物特征等入手,和孩子一起谈论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对幼儿的学习以及自主学习都非常重要,在这过程中幼儿会根据自我经验对图书的理解进行分享,提醒幼儿不插话、不打断谈话要发言要等同伴说完后在发言等。这些都是养成幼儿注意力集中、专心听讲习惯的细节问题。
2.阅读中的观察表达
收集并投放一部分与幼小衔接高相关的绘本图书:《大卫上学去》《生气汤》《爷爷一定有办法》。幼儿在阅读这些绘本时,易缺乏观察思维,更多都是走马观花。教师要引导幼儿试着观察说明:画面中是谁?它在什么地方?它在做什么?引导幼儿了解故事中的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在这样的观察和表达中,幼儿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一个具有良好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的幼儿,能够在自主阅读过程中主动了解故事画面的内容,尝试运用多种方式去阅读,运用多种感官表达自己观察的画面内容,也能够对一些事物有自己的感受和看法,并能大胆表达出来。教师为幼儿创设温馨舒适的阅读环境,并注重在阅读过程中对幼儿引导和陪伴,能够培养幼儿阅读习惯和提升阅读能力,在无形中让幼儿爱上阅读。
【参考文献】
【1】李季湄 冯晓霞主编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 人民教育出版社
【2】余珍有著 《幼儿园语言领域教育精要—关键经验与活动指导》教育科学出版社
【3】周兢主编《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