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体育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探析

作者

车贤举

广东省惠州市中国工农红军惠阳叶挺红军中学

摘要:《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深入推行,使体育学科“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维目标的达成成为课程改革的热点,而合作学习的深度学习情境“目标互赖、责任共担”这一特点恰好符合核心素养的要求。该文在社会互赖理论的基础上,研究合作学习下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改进途径,以期对新型的体育课堂教学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体育教学;合作学习

引言:随着教育现代化和核心素养的培养,体育在高中阶段的教育教学必须在关注学生身体健康和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持续运动能力的前提下开展。然而在传统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很难满足学生作为社会人自身主体及社会发展性的需求,而合作学习的开展则为满足这一需求提供了一条捷径。

一、高中体育教学中引入合作学习的意义

1.提升体能素养,强化团队协作

群体式教学则借助问题与角色设计,使得学生身体素质能力与合作能力共同进步。学生在群体化的训练下,结合师生教学、学生练习达成相互协作的结果,在教师的参与设计基础上,学生群体中的个体间能力存在互补,在这种状态下,技能的差距能够转为集体的优势因素,且只有在成员的积极配合与技能融合之下才能够达成完成集体教学的目标,使得动作技能练习得以加深,在变化过程中也赋予学生一定的责任感以及集体意识。

2.培养沟通能力,增进社交效能

小组合作学习在任务设计方面以问题为载体,从真实的生活情境出发,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提高合作意识以及合作技能。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复杂的运动技能活动对学生提出要求,必须通过语言、表情和肢体动作的方式进行有效沟通、理解、协商、分工,这也是一种有效“非暴力沟通”的练习,从而减少和避免相互间的摩擦,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体育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

1.优化分组策略,促进技能互补

任务的布置是合作学习的关键。为科学开展合作学习,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时要依据“运动能力雷达图”的评定方法,根据每个学生在力量、速度、柔韧、协调、耐力、战术意识等能力的强弱,制定出学生能力“雷达图”,再按照各小组学生所获得的评价结果,合理开展分组,以小组的形式展开合作学习,并安排有“技术示范员”“组织协调员”“创新思考员”“执行督导员”等,让学生分工明确,协同作战。比如在田径教学中,老师要为田径组中短跑学生善于爆发,协调性好的学生安排为“起跑演示员”,柔韧好的学生安排为“交接棒辅导员”、思维能力好的学生安排为“战术安排员”、性格稳重的学生安排为“团队纪律巡查员”,从而区分学生的小组,打破以前的分组随机状态,让学生在了解自己、认识小组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其小组成员的主体性,在其他小组同学的影响下,创设其潜能并调动其主观积极性。

2.设计协作任务,激发创新思维

把问题链串起的任务设计是激发学生产生创造性想象的首要手段,教师要从课程标准的条文把学生需要达到的具体学习程度要求转化为难度依次递进、由浅入深的任务包,比如篮球课按先要求五人传球不失误为“初级”,设计挡拆结合的进攻策略为“中级”,独立自主设计“既能突破上篮又能结合区域联防”的“防守反击、转换进攻”比赛战术为“高级”。同时引入“拼图法”合作方法,把班内学生按照教学实际情况平均分为若干主小组,并让每一个主小组再分割成子任务小组分别解决专项的技术重点难点(如突破上篮技术、区域联防破解技术等),子任务小组在完成其特定的技术任务后又重新将各个小组整合为一个新的主小组,大家各自已经完成的子任务可拼图合成“一气呵成”的完整的解决方案。比如羽毛球双打教学中,可按“发”“网”“底”问题分组任务,分别解决不同任务目标下的问题,拼图后整合出完整的解决策略。

3.构建多元评价,强化责任意识

建立技能—协作—反思合作学习三维评价体系,合作学习达成的技能目标(规范、熟练的动作技术水平、战术水平)评价权重为40%;合作学习中学生在团队中的协作发展达成的贡献(如角色承担情况、帮助同学情况)评价权重为30%;合作学习中的反思发展情况的达成(如训练日志的完成情况、训练反馈情况)评价权重为30%。其次,引入“小组积分银行”机制,建立小组表现评价机制,以小组为单位将课堂表现转换为可累计的成长积分,如完成有效的协作、配合任务加基本积分,积极帮助学习进步的同学加辅助积分,积分可用于兑换拓展性训练(攀岩体验、体能比赛)的机会;利用“同伴互评+教师观察”进行记录,即时通过运动手环进行学生心率、位移距离、动作次数采集和数据记录,形成个性化的学生“训练负荷—参与度—进步发展轨迹”报告。

结束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的应用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改变,也是“核心素养”渗透的有效实践方法。学生在对体育基本动作的学习中,又获得了团队合作精神、批判性思考能力及自我调控能力,且在合作学习中渗透数字化学习应用手段,未来将需要结合跨学科及合作学习更多技术手段,运用更为弹性、开放的单元教学设计进行“新课改”的回应。

参考文献:

[1]马春艳.核心素养导向下合作学习体育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世纪之星—初中版, 2021(8):0081-0082.

[2]裴旭东.核心素养导向下合作学习体育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休闲, 2020.

[3]朱佳敏.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体育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探析[J].上海教育,2023,(S1):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