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时代群众文化活动的多样化发展趋势与实践研究

作者

马楠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文化馆 湖北 武汉 430300

摘要:我国科技水平和我国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多样化发展是主要工作。群众文化活动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其不仅是实现民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关键渠道,同时也是激发民族创新精神的重要平台。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全面深化改革,我国社会的各个领域均实现了更为迅速和深入的变革和发展,借助经济发展驱动技术进步等多元因素,促进文化活动组织策划的能力水平不断创新。

关键词:群众文化活动;组织策划;互动性

引言

新时代的群众文化活动在社会经济发展、信息技术进步、政府政策支持和市场机制引入等多重驱动力的推动下,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多样化发展趋势。群众文化活动不仅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吸引了广泛的参与群体,还在组织与管理上日益专业化,提升了文化活动的质量和影响力。可以发现,文化活动已成为提升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文化活动与社区建设、社会治理、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不仅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也为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路径。

1群众文化活动组织与实施存在的问题

1.1活动内容单一

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往往过于单一,缺乏足够的创新性和多样性,主要体现在活动的主题、形式和表现手法上。许多活动长期停留在传统的歌舞表演、体育比赛等常规项目上,未能充分结合时代特征和群众需求进行创新和拓展。这种单一性不仅难以吸引年轻群体的参与,也使得活动缺乏新鲜感和吸引力,导致观众审美疲劳,参与度下降。此外,群众文化活动应紧密结合当地的历史和风俗习惯,挖掘和传承地方文化精髓。但在实践过程中,群众文化活动工作人员往往忽视了这一点,导致活动缺乏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

1.2专业人才匮乏

群文活动的策划和执行均需要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职业素养、创作经验和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但是,目前多数地区群文活动工作人员为志愿者或是其他兼职人员,此类人员工作热情较高,但实践经验不足,缺少系统的专业培训,很难策划出高质量的群文活动。而且在后期活动执行环节,由于大部分工作人员专业能力有限,无法灵活有效地应对活动中的各类突发情况,影响了最终的活动成效。群文活动不仅仅是娱乐活动,也是传承和创新文化的主要载体,但专业人才缺失,使得地方文化传承和弘扬工作有所不足,不利于本土文化的融合渗透。同时,还有些工作人员创新能力不强,所策划和组织的群文活动形式、内容也停留在传统模式,无法满足新时期群众多元的文化需求。

2新时代背景下群文活动开展的有效路径

2.1以资本为支撑,为群众文化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群众文化的发展离不开资本的支持,没有资本的支持,就会使群众文化的发展受到阻碍。经费的来源可以从两个角度考虑。一是开源,二是节流。从“开源”的观点出发,可有多种途径。如按照市场操作,鼓励、激发、引导民间、企业、社会资本支持群众文艺创作和文化活动开展;进行精品文艺创作,争取项目立项,进“笼子”,获取扶植资金和奖励;开发系列文化产品。文化机构可以通过与群众文化的互动,开发相关的文创产品,例如某革命老区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又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老革命根据地,各级文化机构通过开发红色文化和人文历史文化相关的纪念品,来达到文创收入的目的,这样既可以使文化和文化的社会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也可以使文化和文化的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支持群众文化艺术的进步,各个文化组织需要加强与政府部门的交流,并努力争取更多的资金援助。目前,我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如缺乏科学有效的规划、资金投入不足以及资金短缺等。从节约资金的角度看,文化部门需要合理地分配文化艺术活动和文化艺术场所的资金,以确保群众文化艺术的健康发展,与此同时,尽量降低无谓的经费开支,这样才能让每一份经费都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

2.2优化活动组织模式

优化活动组织模式是推动群众文化活动高效进行的基石。一方面,可以通过推行“社会协作、群众参与”的模式整合各方资源,社会组织和企业可以为群众文化艺术活动提供建议与技术支持,而群众通过广泛的参与,能够为活动带来更多活力。通过深度挖掘与分析数据,相关人员可以准确把握群众的文化需求与参与偏好,进而设计出更加贴合实际、满足群众期待的活动。例如,某文化馆通过大数据分析,了解到群众对户外文化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于是精心策划了户外音乐会与露天电影活动,深受群众的欢迎,并在社会上引发了热烈反响。

2.3做好活动准备和反馈收集工作

在探讨群众文化活动管理的创新对策时,做好充分的活动准备与构建及时有效的反馈机制是必要的前提。这不仅关乎活动能否顺利启动并高效运行,还直接影响到活动的开展效果。首先,活动准备是确保群众文化活动成功举办的基石。它要求管理者在活动策划阶段深入调研,准确把握群众的文化需求与兴趣点,以此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确保活动既贴近群众生活,又富有创意与吸引力。同时,资源的有效整合与配置也是准备阶段的关键,包括资金、场地、设施、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合理安排,以确保活动在物资与人力上有充足的支持。此外,风险管理同样不可忽视,管理者要准备应急预案,对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进行预判与防范,为活动的平稳进行提供坚实保障。其次,建立科学的反馈机制对于提升群众文化活动管理水平至关重要。活动结束后,应及时收集参与者的意见与建议,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在线评价等多种渠道,全面了解活动的效果与不足。这些反馈信息不仅是对活动成效的客观反映,更是未来活动改进的依据。管理者需具备开放的心态,认真对待每一条反馈,深入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调整活动策略,优化管理流程,以期在后续活动中达到更好的效果。

2.4推动形式创新

当前,推动群众文化活动形式创新是基层文化工作的关键。文化活动的形式直接影响着参与者的积极性和活动的效果,因此创新活动形式能够有效提升群众的参与度。首先,应注重活动形式的多样化。丰富活动内容,结合不同文化元素和现代科技手段,可以使文化活动更加多样化。例如,可以引入音乐、舞蹈、戏剧、文学等多领域内容,让参与者在不同的文化体验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传统的文化活动往往以表演和观赏为主,而现代群众文化活动应更多地强调互动和参与。通过设置互动环节,如文化体验区、手工制作坊、文化知识竞赛等,增加参与者的互动机会,使他们在活动中不仅是观众,更是积极的参与者和体验者。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化和智能化手段在文化活动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例如,可以利用虚拟现实(VR)技术、增强现实(AR)技术、线上直播平台等,开展虚拟展览、远程文化交流等活动。这不仅能扩大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还能为参与者提供更为丰富的文化体验。

结语

综上所述,文化工作者在开展组织策划群众文化活动的过程中需要遵循公益性、参与性及创新性的原则。同时,想要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文化工作者应创新文化活动组织形式,合理利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开展宣传工作,积极开发当地特色文化资源,强化与社区间的合作等,以充分发挥群众文化活动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颖.文化活动浸润民心[J].文化产业,2024(27):106-108.

[2]彭曲.传承与创新: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策划[J].云端,2024(37):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