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时代背景下森林抚育经营技术及措施研究

作者

云威浩

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林业和草原局,内蒙古 兴安盟,137600

摘要:森林资源不仅具有涵养水源、净化空气、保持水土等生态功能,还是维护生物多样性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目前森林资源面临着退化、病虫害频发、火灾风险增加等多重压力,因此探索和实施科学合理的森林抚育经营技术,成为提高森林质量、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抵抗力、保障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途径,本文将深入分析新时代背景下森林抚育经营技术与有效措施,为森林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新时代背景;森林抚育;经营技术;措施

当前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显著提升,通过密集发布一些战略决策与实施方案,有力推动了生态文明事业的蓬勃发展,并取得了明显成就与积极反响,在此过程中,森林资源作为自然界的宝贵财富,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核心地位不容小觑。森林抚育经营是森林资源科学管理与合理利用的关键环节,目的是改善森林结构,提升林木品质,进而维护国家生态系统的丰富多样性和生态平衡,为公众营造更加宜居宜业的自然环境,切实执行森林抚育经营任务,不仅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度践行,更为构建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奠定了坚实基础。

1新时代背景下森林抚育经营技术

1.1透光抚育

针对郁闭度达到0.9或分布不均且郁闭度超过0.8的人工幼龄林,以及郁闭度分布不均且超过0.7的天然幼龄林进行透光抚育,当这些幼龄林进入郁闭阶段后,由于林分密度增加,林木受光条件恶化,营养空间竞争随之加剧,导致林木出现明显的分化现象,若目标树种受到非目标树种、灌木及杂草的压制,也需采取透光抚育措施。在实施透光伐时,需依据预先确定的保留株数,遵循“疏密留稀、去劣存优”的原则,精心筛选保留珍贵树种及优质树木,以此优化林分结构,保留林下的灌木和草本植物,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和食物来源,维护生物多样性,抚育作业完成后,需确保人工林的郁闭度维持在0.7以上,进而保障林分的持续稳定和生态功能的充分发挥。

1.2生长抚育

郁闭度超过0.8和郁闭度在0.7以上,且下层目标树种幼树丰富、分布均匀的林分,尤其是经历过轻度自然灾害、林内卫生条件欠佳的中龄林,适时开展生长抚育,在具体操作中,灵活运用上层抚育、下层抚育及综合抚育等多种技术手段,将妨碍保留木正常生长、发育不良、感染病害或腐朽的林木,以及密度过大的林木予以清除,对于抑制主要树种生长的灌木、藤本植物和高大草本植物,也进行必要的砍伐。抚育作业完成后,确保林分的郁闭度维持在0.6以上,以保障林地的生态功能不受影响,林分的平均胸径也能低于抚育前的水平,在作业过程中,确保留木的均匀分布,避免出现“天窗”现象。

1.3卫生抚育

卫生抚育是对遭遇自然灾害的林分进行干预,这些自然灾害可能包括病虫害的侵袭、风力的强劲折损、风倒现象的频发、严寒冰冻的影响、厚重雪压的压迫,以及森林火灾的肆虐等,为了维护森林的健康与稳定,有必要对受害严重的林木进行及时的清除,这些被害木不仅无法继续为生态系统贡献力量,还可能成为病虫害进一步扩散的源头,因此,通过卫生抚育,能够维持生态环境的纯净,避免不必要的污染扩散,切断病虫害的传播链条,为森林的后续恢复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抚育作业后的林分郁闭度不低于0.6,确保森林仍能保持其应有的生态功能和防护效益。

2新时代背景下森林抚育经营措施

2.1因地制宜,优化森林抚育方案

在森林抚育经营的过程中,必须深入贯彻“因地制宜”[2]的核心理念,根据当地独特的气候特征、土壤类型及原生植被分布,精心设计一套既科学又具有高度针对性的抚育经营方案,策划这一方案时,林业部门需全面审视树木种类多样性、生长周期特性、病虫害防控需求、土壤养分状况及季节性生态变化等多重维度,确保方案既精准又全面。在此基础上,明确抚育目标、细化任务分解、制定实施措施及时间表,并灵活采用现代科技手段与传统智慧相结合的抚育方法,力求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有效提升天然林、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度与稳定性,促进生态与经济的和谐共生,为确保森林抚育经营任务的高效推进,需构建森林抚育全周期智慧管控机制,需以智能物联技术为核心搭建动态监测网络,通过布设土壤墒情传感器、激光雷达扫描装置及多光谱成像设备,形成覆盖林分结构、微环境参数与生物活性指标的立体感知体系,该模型可同步整合历史经营数据与生态演替规律,运用自适应算法识别林窗形成、优势木竞争等关键生长阈值,自动生成疏伐强度建议与目标树培育方案。在作业实施阶段,借助北斗定位与无人机巡检技术,对机械作业轨迹、采伐木标记精度进行毫米级复核,确保实施方案精准落地,同时建立包含碳储量增量、枯落物分解率等12项生态效益指标的量化评估模型,通过对比经营前后数据变化,动态修正抚育规程与技术标准。

2.2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在当前全球环境挑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已成为不可回避的时代课题,为实现这一目标,相关部门需要采取多元化策略,不断拓宽环保宣传的渠道与形式,以期达到广泛而深入的影响,例如,利用短视频平台、VR科普展馆等新媒体技术构建全媒体传播矩阵,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碳中和原理等专业议题转化为可视化叙事内容,增强知识传播的沉浸感与互动性,同步开展社区清洁行动、绿色生活体验日等丰富多样的宣传活动,这样能够直接传递环保理念,进而激发民众的参与热情,让环保行为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活动应注重将环保知识融入人们的日常细节之中,大力推广节能减排的生活方式、倡导垃圾分类与循环利用、鼓励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等,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公众的环保实践能力,这样的方式能破解传统宣传的浅层化困境,激发公众从环保旁观者向生态共建者的角色转变,让他们深刻认识到,维护地球家园的健康与美丽,是每一个人不可推卸的责任。

3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民众环保认知的日益增强,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社会各界瞩目的焦点,实施森林抚育经营工作,对于推动我国森林资源向更加丰富的生态结构转型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缓解当前面临的生态环境挑战。依托科学的森林抚育经营措施,不仅能够达成生态文明建设的既定目标,还能为我国林业经济的长远发展注入持久动力,确保其可持续发展路径的稳步前行。

参考文献:

[1]侯帅帅.新时代背景下森林抚育经营技术及措施研究[J].花木盆景(下半月), 2024(7):118-119.

[2]侯发阔.现代化背景下森林抚育经营技术与措施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2024(3):52-53

[3]李永平,李振峰,王军.新时期森林抚育经营技术与措施研究[J].造纸装备及材料, 2023, 52(11):13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