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语文基于学习任务群的作业设计策略与实践研究

作者

赵秀珍

德州市天衢东路小学 山东德州 253000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正迎来深刻变革。传统作业形式已难以适应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需求,而学习任务群理念的引入为作业创新提供了全新思路。通过将语文知识融入真实情境,设计多层次、跨学科的任务,不仅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还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创造力。本研究旨在探索学习任务群指导下作业设计的有效路径,助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作业设计

引言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的一大难题是如何让作业真正服务于学生发展,学习任务群以任务驱动为核心,强调知识的综合运用与实践探索,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有效方案。通过对不同类型学习任务群的深入剖析,结合实际研究,本研究试图揭示作业设计的新规律,为教师提供具有操作性的指导建议,以期实现从“教为中心”向“学为中心”的转变。

一、学习任务群的概念

学习任务群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出的一种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语文学习方式,它将语文知识、技能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通过设置真实、开放的任务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情趣。学习任务群打破了传统单一的知识传授模式,强调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注重任务之间的关联性与递进性,使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把握语文学习的脉络。例如,在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中,学生不仅需要阅读经典作品,还需结合个人体验进行创作,这种形式既激发了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与表达力;而在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中,学生则需完成诸如撰写调查报告或策划主题活动等贴近生活的任务,这有助于他们在实践中提升沟通协作能力。

二、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现状

当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普遍存在形式单一、缺乏趣味性的问题,许多作业仍停留在机械抄写、重复练习的传统模式上,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部分教师习惯布置大量书面作业,导致学生负担过重,却难以有效提升其语文素养。此外,作业内容与学生生活脱节,无法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得很多作业流于表面,难以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同时,作业评价也较为单一,多以分数或对错评判为主,未能充分关注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的思考过程与个性表现。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虽然部分学校开始尝试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平台丰富作业形式,但由于缺乏系统的规划与指导,实际应用效果并不理想。

三、基于学习任务群的作业设计策略与实践

(一)目标导向的设计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作业设计必须以明确的目标为导向,确保每项任务都紧扣核心素养的发展要求。在确定作业目标时,教师应深入分析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可操作的目标。例如,在“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中,目标可以设定为“通过阅读经典童话,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和创造力”。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教师可以设计“续写童话”的作业,让学生在原有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发挥想象,续写结局。这样的作业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还能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同时,目标导向的设计还体现在任务的层次性上,即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特点,设置由浅入深的任务序列,从而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起点上获得成长。通过明确的目标指引,作业设计能够更加聚焦于学生的发展需求,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

(二)情境化的任务构建

学习任务群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情境化,即通过真实的情境来驱动学生的学习活动。情境化的作业设计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实际价值,增强他们的参与感和责任感。例如,在“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中,教师可以设计“模拟新闻发布会”的作业,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某一社会热点话题搜集资料,并在课堂上扮演记者或发言人,模拟新闻发布会的场景。这种任务不仅锻炼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情境化的任务设计还应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他们能够在熟悉的环境中学习语文,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此外,情境化作业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如视频录制、音频制作等方式,进一步丰富任务的表现形式,增加趣味性。通过营造真实的情境,学生能够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三)多层次的任务设置

多层次的任务设置是学习任务群作业设计的重要策略之一,它旨在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在具体操作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难度的任务选项,供学生自主选择。例如,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中,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可以安排较为简单的题目,如“列举三个你认为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的细节”,而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则可以设置更具挑战性的任务,如“分析作者为何采用特定的叙述视角,并探讨其艺术效果”。多层次的任务设置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还能让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就感。同时,这种差异化设计也有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避免因任务过于困难而产生挫败感。通过提供多样化的任务路径,教师可以更好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实现教育公平。

(四)跨学科的资源整合

学习任务群强调学科间的整合与联系,因此在作业设计中融入其他学科的知识,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还能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例如,在“综合性学习”任务群中,教师可以设计“家乡文化探究”项目,要求学生通过实地考察、查阅文献等方式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并以研究报告的形式呈现成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地理、历史、美术等多个学科的知识,这不仅加深了他们对家乡文化的认识,还培养了跨学科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跨学科任务的设计还可以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如环保、科技发展等,让学生在关注现实的同时,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跨学科整合,学生能够建立起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更为完整的认知结构,从而提高学习的整体效益。

(五)技术赋能的创新实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工具为学习任务群的作业设计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在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入各种技术手段,使作业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便于管理和评价。例如,利用在线平台发布任务,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完成作业,并通过平台提交成果,教师则可以即时查看并给予反馈。此外,还可以使用动画制作软件、虚拟现实技术等,让学生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参与学习。例如,在“科学幻想作文”任务群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VR设备创建属于自己的未来世界,并用文字描述其中的故事,这种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技术赋能不仅提升了作业的趣味性,还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使学习变得更加高效和便捷。通过技术的应用,教师可以更好地实现个性化教学,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

结束语

学习任务群作为一种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新型教学模式,为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带来了深远影响。通过将知识学习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它突破了传统作业形式的局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造力。

参考文献

[1]张文彬.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小学语文单元作业设计思考[J].天津教育,2023,(33):170-173.

[2]仇恒石,蒯正聪.强调模块完整,突出任务驱动——学习任务群统领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J].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23,(10):36-39.

[3]王晓琴.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策略[J].教育界,2022,(19):81-83.

[4]黄琼.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湖南大学,2022.

[5]黄家红.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策略[J].小学生作文辅导(中旬),2022,(04):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