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服饰文化融入中职《服装设计》课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邓月华
通道职业技术总校 湖南省怀化市 418500
摘要:职业教育是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将中国传统民族文化融入职业教育,不仅有助于提高学习教育质量和实现培养人才的目标,还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传承,让学生对民族文化有更深刻的意识,同时增强学生的民族荣誉感和自豪感。当前,侗族服饰文化融入中职课程面临诸多挑战,文章从分析侗族服饰文化的重要教育意义,到中职服装设计专业融入侗族服饰文化已有的实践和存在的问题,深入探讨侗族服饰文化融入中职服装设计课程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侗族服饰配饰;中职服装设计;课程教学
引言
一、侗族服饰文化概述
侗族服饰文化历史悠久,色彩、款式丰富,侗锦和刺绣都是侗族服饰文化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侗族的图案更为丰富,每一种图案都有独特的寓意,象征着侗族人民对生活的美好追求。侗族女性的服饰千姿百态,她们平时穿着便装,讲求实用,盛装时注重装饰审美,朴素与华贵相得益彰。侗族服饰不仅是遮体之物,更体现了侗族人民对美的追求与传统文化的传承,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艺术风格在中华民族服饰文化中熠熠生辉。
二、侗族服饰文化的重要教育意义
(1)传承与弘扬民族文化,丰富教学课堂活动
侗族服饰上的图案、色彩和工艺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情感,表达了侗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尤其是图案最能表达侗族人民对生活的美好祝愿和期盼。在服装设计专业的时装画课程当中,从了解图案的不同象征,到绘制图案最后将图案运用在现代服装当中,将民族文化图案与现代服饰相结合的方式,让民族文化得到传承和弘扬,同时丰富教学课堂。
(2)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侗族文化历史悠久,特别是侗族服饰以其独特的刺绣图案、浓郁色彩和复杂工艺,展现了侗族人民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才华。侗族图案丰富多样,并且每种图案都有美好的寓意,通过系统的学习服饰图案,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从而提高学生对美的认知和欣赏。
(3)促进各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
侗族人民非常好客,面对南来北往的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朋友亦是如此。在交谈过程中向他人展示侗族服饰,甚至可以邀请一起感受侗族服饰的魅力,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增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同时,侗族服饰文化也是侗族地区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石,通过服饰的传承和弘扬,可以增强侗族地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三、中职服装设计专业融入侗族服饰文化已有的实践和目前存在的问题
已有的实践:
以通道侗族自治县通道职业技术总校为例,分析中职服装设计专业融入侗族服饰文化的发展情况,本校创立了侗族侗锦工作室,邀请非遗传承人吴念姬老师在校负责侗锦的制作和授课。但仅限于小范围内教学,找部分感兴趣的同学制作非遗侗锦。
目前存在的问题:
1.师资力量不足:大部分中职服装设计教师没有系统的学习过侗族服饰传统制作工艺,例如:侗锦的制作、侗族的刺绣绣法等,对侗族服饰文化缺乏深入的了解和实践经验。对侗族服饰文化的理论知识可以在网上查阅相关资料,但是对于需要实践的传统制作工艺不是一时半会能掌握的技能,所以很难开展相关的课程进行教学。
2.课程安排困难:中职服装设计课程除了学习文化课程以外本身还需要学习服装结构制版、服装工艺和时装画等专业课程,在有限的时间内还要额外学习侗族服饰文化相关的知识。需另外安排课程,课程的安排较为困难。
3.教学的材料和工具有限:侗锦的制作和刺绣独需要独特的材料,如特定的布料、丝线、银饰等,尤其是侗锦的制作,需要一人一台织布机,只能满足一小部分学生学习。
四、教学案例设计—以侗族服饰图案为例融入服装设计《时装画》课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侗族图案文化起源和发展,认识侗族独特的图案,如:八角花纹、抽象马纹、踩歌堂耶罗纹、几何纹、太阳花纹等等。
2.技能目标:掌握侗族图案的基本元素和设计技巧,能够将侗族文化与现代服饰结合设计服装,培养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和尊重,增强文化自信。
(二)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展示侗族传统服饰、建筑、工艺品上的图案,学生观察图案思考这些图案源于哪个民族,图案带给你们什么样的感受?有什么样的象征意义?
2.讲授新课。讲解侗族图案的文化背景,如:发展与起源、图案分类、象征意义。再从线条、色彩以及构图三个方面分析侗族图案。
3.设计实践。用侗族图案元素为灵感,设计一个几何适合图案,并将设计的图案运用于服装当中。
4.作品展示。
5.总结归纳
本次课程以侗族图案为切入点,深入探索侗族图案的背后意义及侗族服饰的文化。图三左侧作品以侗族图案马纹为灵感,结合传统的侗族服饰款式和配饰,恰恰表达了侗族盛装时朴素与华贵相得益彰的状态。图右侧作品以侗族图案太阳花为灵感,将传统图案与现代服饰相结合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次课程学生收获颇丰,通过对侗族图案的学习延伸至对侗族服饰文化的了解,将传统元素与现代服饰结合,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侗族服饰文化。
五、侗族服饰文化融入中职《服装设计》课程的途径和方法
1.优化课程设置
在时装画基础的课程中,合理融入侗族服饰历史、文化内涵、象征意义等文化知识的讲解,让学生建立文化认知,后期运用图案和色彩搭配,使学生掌握设计方法;在服装工艺课程中,分析侗族服饰款式的结构特点、制作方法,使学生掌握侗族服饰的制作技巧。
2.将传统侗族服饰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结合教学
在服装设计时装画课程中,可以组织学生对侗族服饰的元素进行解析,深入研究侗族服饰对自然万物的生动描绘的图案图案及其寓意。有充分的解析之后,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将这些图案元素进行打散、重组、变形等方式融入现代服装设计理念中,使传统的服饰元素在现代服饰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3.开发教学资源和引入多元师资
收集各地区的侗族服饰文化内容,编写适合中职生的校本教材,同时邀请侗族服饰制作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担任兼职教师,不仅教学生,同时也要教老师,提升教师侗族服饰文化的教学水平,做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加强教师的专业能力素养,学校才会走的更长远。
六、结束语
侗族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与实践。为保护和发扬侗族服饰文化,本文通过将侗族服饰元素融入中职服装设计课程,不断优化课程设置,深入学习侗族服饰文化;再将传统侗族服饰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结合教学与实践,从而推动侗族服饰文化在职业教育中的传播。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不断优化教学方法,让民族文化在职业教育中绽放更耀眼的光芒。
参考文献
[1]侗族非遗服饰文化融入地方师范教育的开展策略—一小学专业教学为例[J].肖群.2021(09).
[2]侗族服饰文化在幼儿师范教育中的传承.唐进丹.胡慧颖.化纤与纺织技术.2024[08].
[3]广西民族非遗元素融入中职《室内设计》课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陈黔.杨丽蓉.2021.[12].
[4]广西侗族大歌融入高中音乐课堂的实践探索—以南宁市第十四中学为例.肖艳莉.
作者简介:邓月华(1999.12-)女,汉族,湖南邵阳,本科学历,助理讲师,研究方向:服装与服饰设计。